认识其他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的同时,还得客观认识袁隆平的贡献

iPlants:

前日公众号魔都囡,报道一篇《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的文章,其阅读量很快达到100000+,并且点赞人数几乎达到一万人次,可见其文章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小编看完后,心情复杂,一方面,承认确实是公众给予除袁隆平先生以外从事中国水稻研究工作者没有充分的赞誉,媒体宣传过少,主要的宣传集中在袁先生一人身上,导致普通公众不了解,另一方面,小编认为文章中有部分的语言具有煽动导向性,不具有客观性、严谨性,对于袁隆平先生的贡献的论述没有专业性和客观公正!

其中,文章开头使用的是自己想法和部分网友留言截图“他养活了大半个中国”等类似来树旗帜,然后通过查找国家的水稻数据中心查看了现在推广最多的品种后,得出结论是没有多少人吃过袁隆平先生培育的米,进而再论述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历史,认为他主要成就就是发表了一篇《水稻等雄性不育》论文。

这就让小编觉得,作为植物研究领域的公众号iPlants,我们有义务要多宣传其他水稻研究者的贡献和科研成果,同时我们也不会去造神,但是,,同样我们也不能让在这个领域里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受不到尊重!贬低他人,并不能抬高自己!所以,我们转发这篇来自网友夏禾的文章。

500

写在前面:

本文为网名为夏禾的网友投稿,我们之所以选择推送,只是想以科学本身来回答一下昨天刷屏的文章,科学的问题还是要在科学层面来讨论,就像转基因一样,当然关于这件事争论事实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想借此机会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呐喊一次,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真的不容易,大家知道的不知道的,说他们科研为了生活也好,为了什么伟大的理想也好,但他们所付出的都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唯有致敬!

————————————————————————————————————————

“魔都囡”一篇《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文章给人的感觉是主观色彩较浓厚。袁隆平常说:“杂交水稻并非我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整个科研团体的成就。这里凝结了杂交水稻科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袁隆平他没有厚此薄彼,一直在为推动我国水稻育种进步和粮食安全做贡献,“魔都囡”如果一知半解、概念不清、断章取义地发表某些论断只会误导社会舆论,冲毁公众“三观”。

下面,我就杂交水稻领域几个常识性的概念及袁隆平为杂交水稻特别是“三系杂交稻“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进行简单地客观分析。

1. 什么是“杂交水稻”,它与“常规稻”有什么区别?

“杂交水稻”属于“水稻”;按照水稻品种育成是否直接利用杂种优势,将水稻分为“常规稻”和“杂交稻”。

“常规稻”是通过多代系选稳定后育成的自交品种,因“常规稻”的后代稳定,老百姓种常规稻可以留种;“杂交稻”是直接利用2个亲本组配而成的杂交品种,遗传学原理注定了 “杂交稻”所收获的种子是杂种第二代,再种就会发生性状分离而影响产量和其他性状,这也就是老百姓不能自己留种的原因。

“常规稻”和“杂交稻”之间又有很紧密的联系,“杂交稻”可以将“常规稻”作为亲本利用,是在常规稻理论上的更上一层楼,如杂交稻“两优培九”的父本就是一个优良的常规稻。

文章作者混淆了“杂交”和“杂交稻育种技术”。“杂交”是一种普遍发生的自然行为,在自然界植物通过花粉传播就可以实现不同个体之间的杂交。 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人们有意识地利用了这种行为。

“杂交”只是一种手段,它既可以应用于“常规稻”育种,也可以应用于“杂交稻”育种;看待一个品种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不是看是否利用了“杂交”手段,而要看是否直接利用了杂种优势。比如说C品种它是直接通过将分别具有产量、抗性等优势的A、B两个品种杂交1次后获得的品种,那么它就是“杂交稻“,但如果C品种是通过A、B两个品种杂交1次后再经过多代自交后所获得的品系,那么它就是“常规稻”。

500


2. 袁隆平为什么能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丁颖先生、黄耀祥先生等老一辈农业科学家是我国杰出的稻作学家和“常规稻”育种家,他们在水稻育种中通过品种“杂交“选育出了优良的“常规稻”,特别是黄耀祥先生所培育的半矮杆品种对我国水稻产量贡献非常大,但这些成果都是“常规稻”的育种成果;同样,Henry所育成的“IR8”也属于“常规稻”(我不清楚是否有Henry为“水稻之父“这一说)。

和他们不同的是,袁隆平所发明的“杂交水稻”是直接利用两个品种杂交育成的“杂交稻”品种,其选育途径是不一样的;“杂交水稻”利用的是“杂种优势“,需要亲本之一是不育系(免除人工去雄),袁隆平因发现“野败”不育系并由此完成了“三系”配套。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之父”头衔不是他自封的,而是国内外同行对他的赞誉;1985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Swaminathan博士率团出席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大会,他基于袁隆平的开创性贡献提议誉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作者说“黄耀祥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绝对应该的”这一论断看出他对水稻学科的了解还很有限,写文章之前作者应该补补这方面的功课!

3. 从袁隆平发现“野败”看 “杂交水稻之父”的实至名归!

(1)推广面积排名前三的杂交组合培育成功离不开“野败”的贡献

“国家水稻数据中心”中查搜到了我国推广面积前三的杂交组合品种是“汕优63”,“汕优64”和“威优64”,它们都属于“三系”杂交稻;从该网站了解到第一大组合“汕优63”(福建谢华安和江西颜龙安共同选育)和第二大组合“汕优64”(浙江育种单位选育)的不育系亲本”珍汕97A”及第三大组合“威优64”(湖南袁隆平选育)的不育系亲本“威20A”都是来源于“野败”。

“野败”是袁隆平原创性地利用海南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而获得的第一个细胞质不育系,他于1972年将“野败”无偿分发给了全国杂交稻协作组成员促成了“三系杂交稻”的迅速发展。历史记住了袁隆平,但也没有忘记和袁隆平一起并肩奋斗过的谢华安和颜龙安,谢先生和颜先生都是我国杰出的杂交水稻专家和领军人物,都评为了院士!

500

(2) 为什么“野败”能开启中国“三系”杂交稻育种的大门

“杂交稻”是由两个水稻品种(即亲本)交配后直接产生的后代,生产“杂交稻”不可能通过低效费时费力的人工去雄手段(即将一个育性正常的亲本的花粉去掉)去获得一个“物理性不育系”亲本,而必须依赖一个可稳定遗传的“生理性不育系”亲本。因此,“三系”杂交稻育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获得可遗传的“生理性不育系”亲本。

日本科学家的确在袁隆平之前先研究这一问题,他们通过籼稻(类同于我国南方品种)和粳稻(类同于我国北方品种)杂交创造出了“包台型”不育系(学名“BT-CMS”),但是这些不育系存在花粉败育不彻底、“保持系”保持能力不完全等问题而丧失了应用价值,这提示袁隆平必须转变思路。

他通过思考后,提出了利用野生稻和栽培稻杂交创制出不育系的思路,并经过实践育成了败育彻底的实用型“野败型细胞质”不育系(学名“WA-CMS”),并向当时攻关组的所有成员单位发放了“野败”材料,各单位在拿到材料后加大配组力度选育出了“三系”强优势组合。

需要提及的是,与袁隆平同时期开展“三系”攻关的还有武汉大学的朱英国院士,朱院士发现了“红莲型”不育系(学名“HL-CMS”)并选育出了珞优系列等组合。从我国“三系”杂交稻所利用的不育系来源来看,“野败”来源的不育系占绝对主导地位,现通过分子技术证实我国其他地方所命名的“冈型”、“D型”、“印尼水田型”等不育系事实上都与“野败”同类型(Huang, RICE, 2014)

(3)原创性发现的价值——开创了杂交水稻学科和杂交水稻产业

“魔都囡”认为水稻育种只是手脚工作,但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必须得有理论的指导,缜密的思考不可缺少!

袁隆平在“三系”育种实践中总结出了技术方法形成了理论,比如袁隆平在1977年的一篇文章就杂交稻亲本如何选配、不育系如何获得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为了解决杂交稻制种产量低等产业技术问题,他团队又发明了解除不育系“卡颈”的化学调控方法及父母本花期调控方法,将制种产量从十几斤提高到了300多公斤。

“三系”的成功得益于袁隆平万千次的失败后找到了“野败”,得益于协作组充分利用“野败”加强配组、试验和品种选育,得益于亲本繁殖、制种等产业技术的成功攻克!正是“野败”这项原创性的发现,才诞生出了如此蓬勃发展的“三系”杂交稻育种和杂交水稻学科与产业,才解决了当时几亿人的温饱问题!

500


4. 以下列举了“魔都囡”文章中不客观的观点并进行了事实澄清,供大家参考:

(1).“……黄耀祥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绝对应该的”

客观事实:黄耀祥先生的最大成就是矮化育种,从事的是“常规稻”育种研究,他没做过杂交水稻工作,不是“杂交水稻”专家。

500

黄耀祥先生(资料图)

(2)“……所以后世有很多人把李必湖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客观事实:1970年,在袁隆平的指导下,他的助手冯克珊、李必湖按照袁隆平所提出的“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创制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思路,在海南崖县南红农场寻找到了天然败育的野生稻植株;1972年,袁隆平将这个野生稻植株与栽培稻多次回交后育成了稳定的“野败”不育系“二九南1号A”。所以,三系“杂交水稻”是在袁隆平的亲自指导和实践下获得成功的。

(3)“1964年日本琉球大学实现了粳型稻的三系配套。”

客观事实:日本创制了“包台型”细胞质不育系,但不育系育性不彻底、保持能力弱、制种产量低等问题没有实现配套!

(4) “中国在70~80年代粮食产量突飞猛进靠的是什么? 不是袁隆平的研究成果,而是我们的田地制度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化肥的运用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农药的运用减轻了病虫害的侵扰,农田水库的修建减缓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现状, 最后才是杂交育种的应用。”

客观事实:上世纪70~80年代在同等肥力水平种植条件下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杂交水稻比普通常规稻的产量增产幅度一般在20%以上(我国《中国农业科学》、省级农业科学等期刊上很多论文都有详实的数据支撑),也因此杂交水稻为我国温饱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明确将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的首要技术。当然,杂交水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各行业的整体进步和推动。

(5)“农业水稻研究是看成果的, 一项理论很难成为通用的一个东西,那么是袁老爷子发明了三系杂交法吗?”

客观事实:袁隆平不仅提出了三系杂交水稻发展的思想和方法,而且创制了“野败不育系”,并将野败不育系分发至全国,开展全国科研大协作,各育种单位利用野败育成了新的不育系和“三系杂交稻”;这是袁隆平和三系杂交稻的关系,他发明的野败型三系杂交稻受到行业认可!

(6)“第一个把三系搞出来的也不是袁老爷子,而是中国另外一位专家,颜龙安”

客观事实:“野败”不育系是构成三系杂交稻的一个基础性亲本,“野败”系袁隆平团队发现(1970年),他利用“野败”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颜龙安是全国协作组专家,他利用袁隆平的“野败” 转育成了“野败”不育系“珍汕97A”(1972年)及全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组合“汕优2号”。所以,袁隆平是三系的开拓者,他和颜龙安都为三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00

颜龙安先生(资料图)

(7) “ ……第三个就是更为先进的二系,这是石明松自己搞出来的”

客观事实:中国的两系杂交稻得益于光温敏和温敏不育材料的发现。

第一个光温敏不育材料是由湖北石明松发现的农垦58S,由于当时的科研理论和实际的限制,(光)温敏不育系的科学原理一直没搞清楚,从1975年到1995,二系杂交水稻科研排徊了20年;袁隆平又一次倡导了与湖北和其他省份科学家的全国大协作,完成了(光)温敏不育系的深入科学研究;袁隆平团队成员罗孝和通过杂交转育农垦58S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两系籼型不育系培矮64S(可以这样理解,石明松为两系做出了原创性贡献,而袁隆平团队将这一原创性材料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将其转变为生产上实用的品种)。推动两系发展的第一个温敏不育材料是由袁隆平团队成员邓华凤发现的安农S。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两系不育系以安农S来源的为主(占不育系数量的70%以上),而农垦58S来源的不育系只占30%左右。所以,袁隆平和石明松都为两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关于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贡献,建议感兴趣的朋友看看他在《中国科技奖励》(2001, 9( 1))上的一篇文章“我在杂交水稻方面所做的工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