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自己的身体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晚上7点,你奔跑在操场上,挥汗如雨。

手上的穿戴式设备显示着你的心率、配速、卡路里。琳琅满目的数据让你在长跑的过程当中不时抬腕,以确保自己目前的状态符合预期。

“配速终于跑进了5”,你对自己说到。

“终于跑掉了400大卡”,你对自己的“成果”沾沾自喜。

“今天比昨天快了10秒钟,看看下次能不能更快一点”,你对自己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活动作为日常生活中最易接触到的身体量化行为,似乎承载着我们对身体日加强壮的美好期许。

看着消耗掉的卡路里,喝下的奶茶带来的负罪感似乎会少一些。

看着跑5公里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心肺得到锻炼的直观感受似乎会多一些。

在智能穿戴设备日趋发达的当下,我们的身体似乎也更加数据化了。

以前,身高体重是我们关于身体数据的主要话题。如果不去参与体检,我们甚至连自己的心率都不甚了解,更不用说血压、摄氧量、深度睡眠时长等等。

而当下,一块手表、一个应用就可以让我们“准确”地知晓身体的“运作水平”。而谈论身体的关键词也逐渐过渡到了“心率”“睡眠时长”“卡路里”等等。

我们获取了心率,以至于稍有心快感就要马上知道现在心脏每分钟跳多少下;我们得到了睡眠时长,以至于没有睡到应用建议的7小时而“发誓”今晚要早些入眠;我们了解了吃下的东西含有多少卡路里,以至于美食与味蕾的“矛盾”从未如此激化。

量化自我真的让我们更了解自我了吗?

500

由于技术所限,在高度集成的穿戴设备上,精度与续航远远无法与真正的生物医疗精密仪器相提并论。我们所能触及的设备很大程度上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入肚的一勺蛋糕到底含有多少卡路里,只能通过应用程序的参考数值给自己“吃完就去健身”的托词。即使是运动记录,也只是在总体上记录了身体素质的不断提升。而涉及到高效提高竞技水平的场景,这些数据也只是看看罢了。

但是,虽然从微观层面我们不能够依赖于智能设备来“计算”自我,可这样在专业人士看来还无参考价值的数据仍然激励着我们适应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毕竟,有时候我们跑步就是为了比上一次跑得快一些,因为数据告诉我我每一次都变得更快。面对巨大的卡路里数据,我们也能够在脑中博弈,分析是否能够达到热量的“收支平衡”。

我们虽然不能真正地了解身体状况,但却可以改善身体状况。

然而,量化自己的身体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为什么需要数据作为参考,以指导自己的生活?

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与自己身体的数据作斗争,将其减小或者扩大?

我们为什么会因为身体数据的变化而欣喜或沮丧?

我们对数据的较真,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成_**我们比以往更着急了**_。

现代生活模式与工作模式对于人的不良影响在数据的帮助下得以具象、客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对于跑得快慢有了最直接的参考,那就是配速;我们对于进食的多少有了最具体的体验,那就是卡路里;我们对于睡眠质量的高低有了最真实的感受,那就是睡眠时长。

但一个个不甚乐观的数据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对于“身体不好”这一曾经模糊的概念有了最“真实”的体验。

于是我们开始着急,开始着急于改变自己。

于是我们开始对自己说到配速终于跑进5了,开始对终于跑掉了400大卡而沾沾自喜了,也开始向着更快的速度进发了。

仅仅是1秒的进步,都能给予我们莫大的鼓舞。这种对“即时报酬”狂热不正是量化自我所带来的吗?

快,在当下已是常态。我们也自然地会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好得更快一些。

但是不顾身体运作机制的客观规律,盲目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改善”身体,是否让我们陷入了对数据的盲目追求?毕竟目前的智能穿戴设备所呈现的数据并不能真正代表人体这个复杂机器的运转过程。

与此同时,用设备上的“辛苦”数据来掩盖一天的安逸躺尸,通过数据来麻痹、欺骗自己,不也是我们更加着急的表现吗?

我们现在愈加沉迷于数据,相信其客观精准能给我们带来最正确的解决方案,然而人体与社会始终是复杂而精密的机器,过于依赖数据只会导致数据反之统治人体与社会,这岂不是得不偿失。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