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四城游记(哈巴罗夫斯克篇)

本文是一篇2008年的游记,虽然在十年后的今天来看有些许不合时宜,然而俺自认为在关于旅程的安排上有独到之处,因此发在风闻上给各位读者老爷参考。

在这一年的夏天,俺前往满洲旅行,并顺便从抚远出境沿西伯利亚铁路一路背包游到了布拉戈维申斯克后从黑河入境(当然,签证是事先办理好的);而后,又在绥芬河的某旅行社办理了跟团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四日游(掐头去尾后便只剩两日了)。当时卢布汇率尚未跳水到日后的1:4.5而是1:3,因此颇感物价有些昂贵。后面便是这两段行程的记录。

中国扶远 - 哈巴罗夫斯克 - 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哈巴罗夫斯克考古博物馆                            
                           
                   

500

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火车站

500

500

布拉戈维申斯克沿河公园

巴罗夫斯克

上午乘扶远出发的国际快船,沿黑龙江开往哈巴罗夫斯克的,江面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泡沫塑料,不知是否是来自中国的污染物。不仅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哈巴罗夫斯克同时也是远东地区的经济中心,是中俄小商品贸易最大的集散地。由于俄罗斯政府对中国商人采取了限制的政策,这使得中国商人利用“俄罗斯公民可免税携带三十千克行李”的法律大量使用俄罗斯人来进行商品物资流通,而对于俄罗斯的当事人而言这也是一个免费来中国旅游的机会——满洲几个口岸的俄国游客几乎都是这样的人。俺所乘船上几乎都是这样的俄罗斯人,中国人反倒没几个。一路上都在捧着俄语书死记硬背,而对面的俄国女士则对俺的古怪发音窃笑不已。

虽然不能说是第一次出国,但以往的经历都是跟团,即使是如开罗一般的自助一日也是在跟团的基础上吃住不愁,远算不上真正的背包。相比之下,这次却是一切要靠自己了。

俺所安顿的便宜旅店位于火车站与飞机场之间,虽然不在市中心区,但交通也还算是方便。旅店向南约四百米的地方是游击队纪念碑,早晨有时可看到老师带领着小学生在这里义务清洁。这里居住着大量中国人,不是商人就是打工者,如俺一般的游客却是极少。他们的护照与签证上多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使得他们平时不敢上街,惟恐被警察盘查,俄罗斯警察在中国人中恶劣的风评也正是这么来的——跟团来的合法旅客们很少与警察打交道,而与警察打交道的手续又往往有问题。

总之,在事先预定好的便宜旅店安顿下来后,在下午正式开始了俄罗斯远东之旅,这里的物价水平果然如预料一般的高,俺算是领悟了奥威尔在《巴黎伦敦落魄记》中所谓“我们穷的只吃奶油面包”的含义。的确,肉类与蔬菜价格比国内贵了四倍以上,所能买得起的也只有主食面包与奶油。这两样东西——尤其是奶油——的绝对价格也比国内便宜的多,俺与其说是面包沾奶油毋宁说是奶油沾面包,在这几天内吃的奶油比过去二十年消耗的还多。说到购买食物,这里还有个小插曲,俺在哈巴罗夫斯克的阿穆尔街一商店购买面包时绞尽脑筋想不起“三十”这个词的俄语发音,于是面前的俄罗斯售货员用字正腔圆的汉语普通话对俺说“三十”。

位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这个地方在1649年被哈巴罗夫发现,于1858年正式命名为哈巴罗夫斯克。俺抵达的时候是在2008年,正赶上哈巴罗夫斯克建市一百五十周年,就如北京迎接2008的奥运一般,这里也是铺天盖地的庆祝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街道两旁凡是能放宣传画的地方都肯定有大幅的宣传画。街道上的俄罗斯姐姐们金发碧眼亭亭玉立腿长波霸,任何一人放到中国这个侏罗纪公园都绝对算得美女,令人不禁愤然造物主的不公;而水桶状乃至梨型身材的俄罗斯臃肿大妈们则表明了姐姐们那绝望的未来,让人感慨造物主毕竟也还是公平的。

首先来到火车站,连笔带划外加使用纸和笔总算是买到了两天后往比罗比詹的火车票——顺便说句,在这个国家买长途交通票真的是需要出示如护照一类的各种证件的,也算得当年苏俄时代的遗物之一。火车站大门前是叶罗费伊·哈巴罗夫的铜像,这位一身猎人打扮的哥萨克究竟是英雄还是恶棍取决于看客是俄罗斯人还是中国人。如果眼神足够好,在火车站的东侧面还可以看到一个很小的西伯利亚铁路的纪念碑。

500

巴罗夫斯克火车站,前面是哈巴洛夫的塑像

500

哈巴罗夫斯克的教堂很多

500

瘦高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或许是最出名的

500

哈巴罗夫斯克街景若干

500

500

看,街头到处都是纪念建城150周年的海报

滨江公园

火车站前的阿穆尔大街中央是绿地,两边是车道,一直延伸到江边的列宁体育场。从列宁体育场出发,沿黑龙江岸边是江边公园,无数俄罗斯人在此晒太阳,看到体态臃肿的俄罗斯大妈的概率与看到亭亭玉立的俄罗斯姐姐的概率一样高。这里还分布着无数富有历史感的纪念物:《瑷珲条约》的俄罗斯民族大英雄穆拉维约夫伯爵的铜像高高耸立,伯爵双手交叉在胸前眺望着对岸的中国,铜像周围的栏杆是用十九世纪的大炮制成,令如俺样的中国游客产生种种不洁的联想;铜像不远处的灯台现在已经废弃,旁边的说明文字告诉游客当年白俄被红俄击败后就是从这里撤退到对岸的中国去的。在这里还可以眺望已经成为俄罗斯人休闲地的黑瞎子岛,除了满载游客的游船外偶尔还能看到俄罗斯的江防舰。

500

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公园

500

我们的黑龙江、他们的阿穆尔河

500

水面上可以看到江防舰

500

滨江公园里的某个艺术家纪念碑

500

苏联的马林诺夫斯基将军纪念碑——就是这厮借酒撒疯在酒会上让俺们如苏联赶走赫鲁晓夫一般让太祖下台

500

天朝人民的死敌,穆拉维约夫伯爵的纪念碑

500

当年白军内战失败后就是从这里撤到对岸的中国

二战纪念碑

江边公园的尽头与另一条大街乌苏里街(一条与阿穆尔大街极为相似的大街)的交汇处是码头与长途船票的售票处,如果有钱有闲又有心的话可以从这里启程前往共青城或尼古拉耶夫斯克——直到现在俺还为当时没毅然买票前往这两处而后悔。再往前走一点就到了光荣广场,这里有气势极为雄伟的烈士纪念碑,红色花岗岩的碑身上是烈士们的名字,纪念碑前长明火熊熊燃烧。为消灭法西斯而牺牲的红军烈士们的英灵不朽……但看过二战纪念碑正面另一座新的纪念碑后便不会如此感慨了。这是纪念二战结束后的红军烈士们,纪念碑前的地球仪模型上所标出了他们生前战斗的地方,比如波罗地海与外高家索的治安战。与纪念碑上烈士们牺牲的年代仔细对照后,你还会找到1969年的达曼斯基岛——在中国,我们通常称之为珍宝岛。

在这战争与死亡的纪念碑的后面是劳动战士纪念碑这一和平与建设的纪念碑,碑体上记载了本地那些获得了各种荣誉勋章的英雄集体。如果你不知道勋章的涵义,那么旁边的墙壁上还有对这些勋章的具体介绍。紧挨着纪念碑是一座东正教教堂,今天俺的运气不错,看到了结婚的新人在给为纪念碑献过花圈后步入教堂的情景。

从光荣广场向西一点便到了共青团广场,这里向北沿着穆拉维约夫大街可直到政府所在的列宁广场。这条街可算得全城的中心,也是这里最富有历史感的地方,街道两旁可以看到不少历史相对而言悠久的建筑,如十九世纪的仓库,还有各种名目的纪念碑,从纪念国内战争的大型卫国纪念碑到纪念某名剧团来此演出的小纪念碑都有。俄罗斯实在是一个很喜欢纪念碑的民族——而且与中国相比,他们纪念碑的确做的不错,可以说是巍峨与精致的近乎完美的组合。

末了,乘1线环行车绕哈巴罗夫斯克市区一周,对这个城市算是有了一个总体的印象。第一天只能说是开胃的甜点,第二天的博物馆之旅才是正餐。

500

二战纪念碑

500

转到正面之后,发现还是很有气势的

500

战后之战纪念碑

500

战后之战纪念碑的珍宝岛之战!

500

战后建设纪念碑

500

500

列宁广场

巴罗夫斯克考古博物馆

乘公车来到共青团广场(终点站,所以绝不会错过),一下车路旁就是考古学博物馆,它是方志馆的分馆。虽然该馆于1998年才建成开放,但馆舍却是利用历史上的旧房子——俺日后看到的其他俄罗斯博物馆也都是如此;考古学博物馆奉行内外双重票价,俺样的外国人只能购买高价的外国票,即使算上国际学生证的折扣后也还是高价——俺日后看到的其他俄罗斯博物馆也都是如此;博物馆内可以照相,但要花钱,费用大抵相当一张外国人门票钱——俺日后看到的其他俄罗斯博物馆也都是如此。也正是因为博物馆方面的巨额开支,才使得俺落魄的如巴黎的奥威尔一般整日以奶油沾面包为生。

考古学博物馆规模很小,但内容极为丰富,从中石器时代的古人类聚落到渤海国与金帝国,直到俄罗斯人开始进入远东地区。对那些所谓的“历史敏感问题”也完全没有回避,他们泰然承认这里过去属于渤海国与金帝国,但现在则就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说到底,所谓“自古以来”毕竟还是弱者的专利。在陈列手段上看,这里不使用高科技的多媒体手段,各种陈列手段虽然都是传统式,但却利用模型、图画等各种辅助手段巧妙的真正作到了“让展品说话”,给人以“很舒服”的感觉,即使完全不懂俄文也能大致明了陈列的内容。

500

500

博物馆内景

500

介绍了俄罗斯人来此之前的历史

500

倒也不讳言远东曾属于俺天朝的辽金

哈巴罗夫斯克军事博物馆

第二站是远东红军历史博物馆,作为远东军区的司令部所在地,哈巴罗夫斯克当然会有这么一个博物馆。2008年正是红军建军九十周年,因此这里也举行了相关的活动,举办了一个寻访二战老兵的临时特展——可惜俺看不懂展板具体在说些什么。博物馆附属的广场上陈列着战车与大炮,以及国内战争时期加仑作为指挥部使用的火车车厢。

​第一个展厅正是歌颂沙俄帝国对远东地区的军事进入,以及俄罗斯视角的雅克萨要塞攻防战。第二厅反映的是国内战争时期,很明显,当代的俄罗斯军到底还是认为自己继承的是红军而非白军的传统。博物馆从第三厅开始逐入佳境——这是二战的第一厅,你可以看到红军痛揍中国军队的中东路事件,可以看到红军痛揍倭国军队的哈拉欣河会战,还可以看到朱可夫当年使用过的办公桌。在第四厅,你可以看到光荣的红军是如何在二战末期轻松的把关东军轰到渣,可以看到中国东北人民如何热烈夹道欢迎红军,以及关东军战俘在西伯利亚战俘营如何被优待。

500

博物馆的院落里照样是大量重武器

500

500

自动炊事车

500

张鼓峰与诺门坎

500

二战末期的远东之战

500

半景画:突破日本的远东防线

500

半景画局部特写

500

500

战后的远东军区

远东地区博物馆

500

500

州徽与市徽

500

自然部

500

民族部

500

阿尔谢尼耶夫在远东的考察

500

特展:远东的总督们

500

穆拉维约夫主持签订了《瑷珲条约》

500

是博物馆里一个挺重要的内容呢

500

义和团运动

500

俄罗斯居民生活的演变

500

500

沃罗耶夫卡会战全景画馆

500

全景画局部特写

500

美术馆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