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军迷挚爱!是否绝唱!?——坦克歼击车八十年

不知不觉,这货八十大寿了

500

       这两天我写文章痛斥二战前英法两国的坦克发展思路落伍,然后,有个网友批判了一轮二战美国的装甲战车,

       他说:

       军事思想保守脱节,毫无疑问第一名是美国人啦。

       美军虽然长期打各种小仗,一战也下场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足够的机械化战争经验,二战打完也没能真正领悟机械化战争的精髓。

       首先是罗伯特李这种多炮塔神教东东。谢尔曼是很优秀的工业产品,但上了战场就是脆皮坦克,对己方坦克兵的生命极不友好。

       陆军还顽固在条令中写道:“坦克负责突破敌军防线,如果发现敌军坦克,指挥官应调动坦克歼击车迎击敌方坦克。”

500

500

500

(M10坦克歼车

看上去炮塔防弹外形不错,很先进

其实为了减重,炮塔顶部是敞开的

这就是一辆敞篷坦克歼击车)

       这样的思想造就了M10、M36这些怪胎,按欧洲列强的概念,这些就是装甲弱速度快火力稍强的巡洋坦克嘛,跟苏德那些无炮塔超大口径善于蹲坑偷袭的坦克歼击车就不是一回事。

500

500

(M36的火力更强

是西线战斗中美军对抗虎式、虎王

的主要手段

当然,为了减重,同时保留可旋转的炮塔,

它依然是辆敞篷车)

       我的感觉是:

       M10、M36为代表的坦克歼击车是一个特殊战车类型,它有自己存在的空间,它的突出火力弱化防护是基于一个理由——如果对方推出防护力超强的新坦克,我方不至于没有反制手段。

       德国也造了一大堆专门用来反坦克的自行火炮,也就是坦歼、突击炮。

500

(基于丰富的实战经验

德国人认为坦克歼击车、突击炮

与其优先确保炮塔转动

还不如放弃炮塔

改为纯粹“守株待兔”

的固定式火炮,

因为战场上迫击炮可怕、狙击手凶猛,所以

千万不能敞篷,

千万不能敞篷,

千万不能敞篷,

当然,这种放弃炮塔、首重防御的选择,

和二战后期

德国的防守态势有关)

       至于美国二战坦克思路保守落伍,综合性能差,这是不假,但是产量大啊!       

       假定德国产能足够,石油不缺,十几万辆各种四号坦克就算落后一些,也绝对可以包打天下了。           苏联常说的数量本身就包含了质量,就是这个道理。       

       就算谢尔曼比德国坦克落后三五年,数量大就可以三打一,五打一灭了虎式、豹式。

       坦克歼击车、突击炮并未成绝唱,二战后,面对苏联坦克优势,我们在八十年代还装备了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       

500

500

500

       回望二战,看看苏军在坦克歼击车、突击炮上的构型选择

500

       SU-122自行火炮

       苏联的突击炮

       苏联人和德国人从战场上得到的经验一致,

       坦克歼击车、突击炮

       必须要保证防御能力

       不能敞篷,必须有盖,

       为此宁可放弃可转动的炮塔。

       反正在二战那会,也没有什么双稳、弹道计算机

       动对动射击本来就不靠谱,

       动对动射击,能否命中看信仰。

500

       看来,美国人对坦克的使用确实缺乏经验、积累,

       与苏联德国的选择相比,

       美国人是异想天开了,

       宁可坦克歼击车炮塔敞篷裸奔,也要保证它有一个可以转动的炮塔。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图片转自网络)

——

——

本小狗微信公号

小狗2017

请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