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自媒体”与背后的读者们
在我根据自己的关注号读完每天更新的资讯之后,公众号文章结尾的推荐文章按钮吸引了我的注意。
心血来潮地打开了一两篇文章,谈及的内容涵盖了两个点,一个是对胡锡进先生的评价,一个是马云视频被B站声讨。
前者大概内容是对胡先生的部分言论进行彻底否定与讥讽,主要是为了告诉公众胡先生的“愚蠢与不切实际”,后者则是通过截图,指出B站一视频中弹幕对马云的指责与对立,笼统概括为B站观众多年轻,多天真,多“盲从”课本的内容。
对于关于胡先生的言论我实在是不了解,但到了B站的部分,我却是十分清楚。马云的那句“资本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大概意思差不多),彻底激怒了年轻的B站用户们。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张是之,则是不遗余力地为马云辩护着。 在辩护者的观点中,资本的压榨,成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须过程,而公益和慈善则是资本家们用崇高的道德给予的回报。同时,还在相关的文章里看到更有甚者,认为996是非常好的存在,年轻人不如拼谁去?
当年轻人捏着4000-5000块的工资,看着几万一平方的放假,又回头看见不断压榨着自己的资本家在讲着一些空洞而虚伪的大道理时,他们的愤怒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而这位张先生,则是将年轻人的怒火看作年轻而冲动的愚蠢,同时暗讽教育导致了年轻人思想的僵化以及将B站这群愤怒的年轻人与“小粉红”划上了等号。
说实话我在网络上阅读了那么多年,都对小粉红这个词感到无比的厌恶。当初它被用在嘲讽盲目的爱国主义,但随后一切与某些利益群体观点相背的爱国者通通都被打成了小粉红。
似乎爱国在他们的眼里就是洗脑,反政府才是公众的主流态度。
强烈的违和感让我拉到了评论区,像我一样愤怒的路人读者与张是之的粉丝们两极化的言论比比皆是,而作者也厚着脸皮和路人们争执着。
我一直都想不明白,这种明显带有着“公知”属性的公众号背后,到底都是什么样的读者。
我翻开了相关文章,发现这种文章与公众号们比比皆是,它们揭露问题,揭露矛盾,一直告诉所有人这世界到底有多糟糕,但是却没有任何贴合实际的建议,更勿论行动。它们无时无刻都在告诉这个世界有多糟糕,然后再将自己的“见解”混淆在西方古哲学家的故事中向读者们讲解。
后来我终于发现了这些读者们都是谁。他们自己遇见的现状被作者点了出来,产生了无数的共鸣,于是也在跟着抗议。
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却跟着张是之的脚步嘲讽着大多接受了十六年教育的年轻人们。他们以为自己很大声,只要自己发声就能解决问题,然而他们也只能通过转发文章来展示自己的正义感。
他们认为自由赋予了人们真正的进步,而非劳动。他们认为交换创造了价值而非生产。他们享受着成果却否认了别人的努力。他们在一个信奉集体主义,重视集体利益的国家大谈特谈个人主义,无视我们的经济奇迹,无视我们的抗疫奇迹,在西方群魔乱舞的今天依旧号召着所谓的自由与“正确的道路”。
跟随着一个跪舔资本的小丑来否认这个社会的一切。
真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