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该被废除了

随着越南废弃户口体制,中国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依然保留户籍制度的国家,户籍制度作为分配居民公共福利(医疗,教育)的身份凭证,在缺乏人口流动的计划经济时代固然有其合理性。但随着中国经济中的市场化要素越来越多,现行的户口制度除了维护少数特权户口的利益,对社会总体的利益伤害已经明显超出了维护所带来的好处。在我们对外都越来越开放的同时,还要维护现行的户口体制,才搞出了种种类似《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中外国人获得北京户口比中国人自己还方便的黑色幽默。

废除户口制度并不是仅仅是需要名义上的废除,更需要的是建立全国全民统一的教育,医疗等的社会福利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口在全国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实现合理流动。同时合理化地方财政之间的矛盾,实现地区均衡发展。现行国地分税体制与户籍制度共同作用下,中国出现了持续性的地区之间的劫贫济富。当下中国的规模以上工业与矿产资源税收,主要上交中央财政,而商业,小工业与土地流转收入主要归地方财政,这就造成了哪个地方的轻工业,商业发达,哪个地区的税收上占便宜。同时由于基础的民生领域如医疗教育,大部分由地方政府支付,地方政府当然只会向本地户籍的居民提供服务。于是出现了人口流出省份在沿海地区打工,在沿海地区缴纳所得税,却回老家享受社保福利与子女教育权利的现象,造成人口输出省份财政功能性失血。尤其是大多数底层打工者缴纳的不连续的小额的社保,个税都会留在沿海发达省份,更造成了地区之间的权责失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北与山西,东北作为重工业,农矿业发达的地区,和人口外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两相重合下造成东北全国最严重的地方财政功能性失血,这与治理能力无关,并不是撤换领导干部就能解决问题。例如占据吉林省三分之一GDP的一汽集团,除了解决了当地部分就业问题,却并不给地方带来多少财政收入,所以地方政府并不给一汽员工提供户籍内的教育医疗服务,企业为了给员工提供类似政府职能的社会服务反过来又降低了企业的市场化能力。不同于国家对其他省份的转移支付,国家对于东北地区的振兴投资,实际是允许东北地方政府截留一部分需要上缴的中央税收,而并不是真的对东北进行投资。

 关于废除户口制度所带来的城市贫民窟问题实际也不是问题,恰恰相反,聚集起来的过剩人口反而方便管理与培训,只有城市才有相对完善的警察司法系统,才可能对这些人口有效管理,如果强行把过剩农村人口压制在户籍所在地,让2个派出所警员去管上万乡镇人口,其必然的结果就是除了杀人放火的事才要管,其他所有事情只能让乡镇处于自行管理的半无政府状态,这也是近来基层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强行维护户籍制度只会继续固化地区特殊利益集团,现在国家明确立法禁止企业招聘歧视,禁止在招聘广告中明确要求只要985,211的学生。但却并不禁止央企与中央部委只要特定户籍的应聘者。这样利益固化的政策制定者必然维护集团利益,使得户籍改革更难进行。所以如果不想重走苏联老路,全面废除户籍制度几乎是必须进行的了。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