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鄢烈山谈方方

日,某人就方方日记的话题采访了鄢烈山先生。鄢先生是谁之前并不知晓,采访者称之为著名时事评论家。既然“著名”,想来说出来的话,应该是有分量的,自然也是应该能够获得读者认可的。

然而,通过阅读和分析此次采访的内容,恐怕评论家的说法有待商榷。在此抛出一二,与读者探讨。

第一,针对日记里都充斥着“听医生朋友说”这样的字眼的所谓“非虚构”,鄢烈山这样解释:

“听说”,就是听到的意思——听亲戚朋友说。这与新华社记者的“据介绍”、“据了解”,有多大差别? 她能够根据说话人一向的信用,更好判别可信度。至于读者,日记内容的真伪就要靠自己的常识、经验、逻辑推理去判断。

我个人认为,“方方日记”的所记所感,是真实、真诚的,表达态度是正直的客观的,没有无中生有。

第二,对于“方方日记”里她都承认自己错误的纪录了云南梁小霞护士“死亡”以及“火神山有几间病房的屋顶被掀开”的问题,鄢烈山认为:

我认为这根本就不是问题,甚至连瑕疵都算不上!

首先,方方不是记者,她只是困守在家的普通市民,她被禁足想C道听途说”都不可得,不可能去现场核实听闻,听医生朋友说、听其他朋友说,记下她真实听到的这些,有什么不对呢?

先就这两点,我们不妨做一个分析,并根据鄢先生的逻辑进行一个推理。

首先,方方在其日记的第三篇《口罩代替猪肉成为过年最紧俏的东西》,开头是这么写的:继续谢谢大家对武汉和武汉人民的关心关注,我很乐意继续实事报道。

方方不是记者,却做着记者的工作,且不说需不需要记者证,满不满足做报道的资格。但至少,这句话告诉我们,方方的日记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纪实,而非一般文学创作;“为大家做报道”,显然是通过网络的形式向全国各地的读者观众来传达信息,是广而告之,而非自娱自乐。

既然是传播如此广泛的实事报道,当然需要力求真实,求信息来源的可靠,尽可能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多方位的求证。因为,至少有相当的听众已经做好了相信你所说的准备。那么你所说的一切,都有可能被他们接受。并认定为可靠的、真实的。任何不可靠的、虚构的都可能会引起社会的轰动和不良反应。

就拿广西护士为例,为什么提前11个小时宣告护士的死亡?真的就不需要对这个信息进行核实吗?真的就没有时间和渠道进行核实吗?这个消息在当时读者都认可,只有护士的家属和进行抢救的大夫并不认可。

即便禁足在家,不还是有那么多医生朋友吗?而广西护士得病的消息也不正是从医生朋友那得来的吗?怎么就不能问一下,求证一下了呢?怎么可能就没有时间再去确认一下了呢?这样的报道是实时报道的态度吗?是实时报道应该有的做法吗?尤其是在有几百万上千万的听众观众的围观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合适吗?这样“听医生朋友说、听其他朋友说,记下她真实听到的这些”就真的对吗?

即便是不做其他的求证,即便认为朋友说的话都是100%可靠,如果只是自己记录在自己的日记里,也不是什么问题。但问题在于你是向大众做事实报道,是在广而告之,你又如何保障自己的报道是事实呢?因为你报道出去,听众可海了去了,那就会信以为真,那就会到处传发。又如何保证由于自己的信息失误而不引发负面影响呢?而这种负面影响自己能够修复吗?鄢先生的这个逻辑,对吗?

如果按照鄢先生这个逻辑来推,那是不是也可以说,我的一个可靠的朋友说鄢烈山死了,而且是死于花柳病,而鄢烈山是我非常敬重的人,我相信我可靠朋友的消息,于是广而告之,让众多的鄢烈山的敬仰者知晓鄢烈山已死,且死于花柳病。我们为此组织起来,为鄢先生开一个轰轰烈烈的追悼会,在悼念追思的同时,同时谴责批判或探讨一下鄢先生行为的不检点。我们这些人虽然没有禁足在家,但毕竟跟鄢先生并非生活在一起,按鄢先生的说法,我们只能靠逻辑、经验、常识来进行合理推理。首先,死是有可能的, 毕竟人有旦夕祸福;那么死于花柳病,也绝非不可能,毕竟世事无绝对,也毕竟人不会把自己不光彩的一面公诸于众。那么如此,我们说鄢先生死于花柳病,就合理呢?又能合法了吗?又怎么谈得上不是问题,甚至连一点瑕疵都没有了呢?

鄢先生还说:小梁多日昏迷不醒,植物人一样靠人工续命,传言她已逝并不离谱。

把还活着的人说成死人,还认为是非虚构,鄢先生这样的说话,显然不体现公知们经常倡导的人性,反而更显得冷漠和反人性。

一个昏迷多日的人,像植物人一样靠人工细命,这种情况恐怕在医院里属于司空见惯的事情,而最终能够给医生挽回生命的案例,恐怕也不少在少数。即便是植物人,不也常常有奇迹发生的情况吗?怎么就能轻易的向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的读者,提前11个小时宣布护士的死亡呢?这是事实报道该有的态度吗?体现了实施报道应该具备的精神吗和素质吗?而认为这种可以把植物人一样的病患宣布死亡的做法,这么轻轻松松的说成“做的并不离谱”,难道不是冷漠和缺乏人性又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著名的时事评论家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吗?

如果说广西护士事件还没有引起多大的不良反响和轰动的话。那么“殡仪馆手机的照片”事件的社会副效应恐怕是巨大的。

社会负效应如何巨大,这里不再做详说。单说这里头的“非虚构”。

这里头找不着,非虚构,全是虚构。

第一,医生朋友传来了照片,请问照片在何处?如果有照片,至少在照片部分不存在虚构,但现在始终见不到这张照片。既然见不着又非说有,而又说是纪实报道,即使报道却不公之于众,怎么能说不是虚构呢?怎么证明不是虚构呢?

第二,听医生说的照片是来自于殡仪馆,是拍摄的宾馆现场的场景,地上丢弃了满地的手机。这个说法引起了网民对殡仪馆的声讨, 因为显然如果这是真的,说明殡仪馆的做法很负很不负责任。不管疫情当中有多么紧张,我们都不能认为这就是殡仪馆的照片,就是殡仪馆工作人员的做法。

按照鄢先生的指导,我们来做一下分析推理,并结合常识来做判断。首先死者多半是在医院抢救期间去世,他们的手机恐怕早有被家属做保管。个别有丢落可能也是存在的。正如FF后来解释,手机有污染且危险,并不能进行焚烧。不能焚烧,自然会有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将手机亡者身上取出,但工作人员会把他们丢得满地都是吗?是什么理由能让他们这么做呢?是因为混乱吗?再混乱,工作人员没有经验吗?不知道该怎么收集处理手机吗?殡仪馆没有相关的工作规范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理,在假定有这张照片的前提下,无法认定这张照片来自于殡仪馆。这样的虚构给殡仪馆和殡仪馆工作人员带来了伤害,这难道是非虚构?

第三,我们暂且假定有这张照片,如果照片不能证明来自于殡仪馆,那照片上的手机的主人就一定去世了吗?就一定死于新冠病毒吗?FF又是如何确定了的?如果不能确定,又怎能发出那样的悲嚎呢,而又怎么可以把这种悲豪向着数百万数千万的观众传递呢?以至于让那么多的观众感到天昏地暗,毫无希望了呢?

这是怎样的实事求是的报道写法呢?这是怎样的“非虚构呢?这就是鄢先生所说的:

真实、真诚的,表达态度是正直的客观的,没有无中生有。

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