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和张灵甫同样“中心开花”,为何一胜一败?

500

NO.1025 - 衡宝战役

作者:霄羽 / 编辑:冷小军

来源: 冷热军事史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1949年10月5日,当林彪听说135师已楔入到衡宝公路以南的沙坪、灵官殿地区时,他的反应和两年前蒋介石听到74师上了孟良崮的反应一样——又惊又喜。

当初张灵甫在孟良崮陷入重围后,他与远在南京的蒋校长心有灵犀,把身陷绝地当做险中求胜的良机。蒋介石决心来个「中心开花」——拿74师当诱饵,把一路避战的共军主力粘在孟良崮的山脚下,再集中周边十几个整编师向心突击,彻底消灭山东共军。

500

蒋介石

转眼两年零五个月过去了,相似的历史大戏再次上演。林彪决心用孤军深入的135师作诱饵,把且战且退的白崇禧牢牢粘住,再集中第四野战军主力两翼包抄,也来个「中心开花」。这一次攻守之势易位,135师扮演了当初74师的角色,而张灵甫的角色,则换成了有「丁大胆」之称的丁盛。

相同的战局,一样的战术,张灵甫兵败身死,丁盛一战成名。

500

表现孟良崮战役的油画

破译情报,林彪将计就计

当李宗仁坚持要把总统职权的「代行」修改为「继任」时,蒋介石的亲信吴忠信以老朋友的名义「劝」李代总统,说蒋先生的为人你清楚,南京特务横行,你还争什么呢?弄不好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

李宗仁声称吴忠信的话吓不住他。之所以吓不住,自然是手里有枪心里不慌。桂军装备一般,但继承了太平军的狡黠剽悍,在抗战中英勇善战,有口皆碑。解放战争中桂军有意保存实力,解放军也有意避开桂军不打,因此桂系军队损失不大。

500

抗战时期的桂军

长沙解放后,林彪的眼睛盯上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的一支劲旅——白崇禧集团。当初闯关东的时候,势单力薄的林彪干不过白崇禧。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眼下的林彪手中握有4个兵团12个军,用黄永胜的话说,「光靠咱四野都足以和蒋介石争天下了」。

面对兵力雄厚且战力强劲的四野主力,白崇禧思忖再三,决心避其锋芒,将其麾下5个兵团12个军共20万人马撤至以衡阳、宝庆(今邵阳)为中心的湘南地区。

500

抗战时期的白崇禧

林彪最希望的当然是和白部在湘南决战,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如果放任白部撤到广西、云贵、海南的任何一处,都将后患无穷。为此,林彪向负责情报工作的四野二局局长彭富九下令:采取一切手段,摸清白崇禧下一步的决心,并且要快。

彭富九手下有十分厉害的电报密码破译专家,几天内就破译了几百份敌方电报,最终筛选出3份最有价值的电报:一是白崇禧电令给团以上单位发五万分之一的广西地图;二是白崇禧电告广西省政府速报各地存粮数;三是电告广西省政府上报各地桥梁分布及承重情况。

林彪依据以上情报判断,白崇禧是想回广西作长期经营。这是林彪最不想看到的,他决定采取各种手段,最大可能地稳住白崇禧,给他部署湘南防线的时间。为此,他下令四野各部放缓行军速度。

恰在这时,白崇禧在长沙布置的秘密电台被破获,报警暗号没来得及发出,也就是说白崇禧并不知道该电台已被破获。

500

四野坦克部队

林彪决定将计就计。

四野参谋长刘亚楼亲自拟了电文发给白崇禧,大意为:共军四野士兵多系东北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正处于休整状态,未发现有重大行动迹象。

白崇禧收到电报后信以为真,非常自信地断定林彪部不会很快向其发起进攻,于是便制定了先图固守, 寻机再战的方针,将主力集结于湘南。这正是林彪所希望的。

500

白崇禧

孤军深入,「小诸葛」寻得战机

白崇禧的部下曾多次建议他退回老家广西,实在不行去广东也行,呆在湘南凶多吉少。不过白崇禧认为此举会「影响国际观瞻,影响美援」,所以「必须暂缓后撤」。

白对自己的军事才华向来自负,不久前青树坪的胜利更是让他平添了几分自信,决心在衡阳、宝庆一带寻机打一仗,再创造一个「青树坪大捷」,得手后再向长沙反攻。白崇禧寻找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10月5日,白崇禧开会讨论打还是撤的问题,会开到凌晨两点也没个结论。就在此时,正在前线的7军军长李本一突然打电话报告,说该部发现共军一部在黄昏时通过衡宝公路南进!

500

桂军士兵

白崇禧闻讯大喜过望,力排众议,下令集中5个师向这支孤军深入的四野部队发起进攻,力图合围并歼灭。如果连送上门来的战机都抓不住,那他「小诸葛」的名号也就不要叫了。

这支窜入白军纵深的四野部队是45军135师,一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部队。当初林彪觉察到白崇禧有在衡宝一线反击的企图后,下令各部队停止待命,并特别强调「正面部队须等待迂回部队到达,而不可进得太快」。

求战心切的135师连日强行军,一直没有架设电台,所以没接到待命的命令.他们以急行军速度突进80公里,楔入衡宝公路以南白崇禧集团防御的纵深处。当他们5日拂晓打开电台,把部队位置电告四野司令部时,林彪吃了一惊。

500

战场上的林彪(中)

林彪对135师的处境有些担忧,但经过对战局反复思量后却转忧为喜,意识到这一意外带来了巨大战机,于是立即电令135师「采取机动灵活的独立行动,袭歼小敌,截击退敌。」从这一时刻起,135师归林彪直接指挥,这也是他一贯的指挥风格。

在命令135师坚决阻击敌军的同时,林彪急令已经停止前进的3路大军火速进发,分头扑向敌军。

于是,一场自四野进军中南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战就此打响,全军上下都在关注着陷入重围的135师,他们的生死成败,将决定整个战役的成败。


​进退自如,腰斩7军

135师的师长,是时年36岁的丁盛。丁盛原名丁三,后改丁胜,继改丁盛,1930年17岁时参加红军,当过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的通信员,因聪明伶俐、胆大心细而被组织重点培养,在黄公略学校毕业后越级升任红三军团卫生队指导员,后来成为军事主官。

丁盛作战善打穿插,并声称打穿插的部队死也要记住「四不要」,即不要怕四面包围、不要怕切断归路、不要恋战、不要恋财。这一回,他的部队一不小心穿插到敌军的心窝里,周围有白崇禧部7军171师、172师及48军138师、176师,另有乐昌方向调来的独立师。

500

丁盛

一个师同时迎战5个师,而且脱离大部队80公里以上,局面之险恶是丁盛从军以来所未有的。

「丁大胆」不慌不忙,于灵官殿设指挥部,指挥各团抢占制高点,于敌重围中四面开花。135师在战斗中表现的机动灵活,到处堵截和侧击,时而被围,时而跳出,在敌军围攻下进退自如。

白崇禧见135师插入其后,而四野西路大军也已经迂回至其侧后,才意识到林彪胃口不小,便急令猛攻135师阵地,尽快解决战斗,打开向南的通路,同时令衡宝线各部队迅速后撤。

500

衡宝战役示意图

白部5个师面对135师的死缠烂打无计可施,死活拿不下阵地。更要命的是,9日这一天,四野46军、41军、45军、49军已经杀了过来。白崇禧看出势头不妙,下令长官部向广西撤退,并把自己的命根子第7军留下来断后。

9日中午,135师各团营在察看地形时,发现黄土铺有敌南撤。该师405团当机立断组织部队截击,这一突然打击正巧把7军部及直属部队的行军序列拦腰截成数段。

10日清晨,四野第12兵团组织11个师的兵力,对被围之敌发起总攻。经过一昼夜激战,至11日上午,新桂系军阀赖以起家的两个王牌军第7军、第48军4个师以及138师的一个团共约4万人全军覆没

500

李宗仁

随着桂军主力的灰飞烟灭,李宗仁在政治上赖以生存的条件消失了。白崇禧正在筹划的「蒋李妥协方案」,己不再是支持李向蒋争权夺位,而是要把李拉下代总统宝座,作为投靠蒋的进身之阶。

李白至此分裂,叱咤风云近半个世纪的「新桂系」到此完成了历史使命。

执行力决定成败

丁盛在灵官殿遇到的战场态势和当初张灵甫在孟良崮如出一辙,林彪对135师的命令和蒋介石对74师的期望也异曲同工,可为何结局却大相径庭?要知道,白崇禧的排兵布阵并没有什么不妥,小诸葛也绝非浪得虚名。

500

张灵甫

发号施令者即便是料事如神的活神仙,也要靠下面的人去执行自己认为正确的决策。比较国共两军,其高下并不在林彪与白崇禧谁强谁弱,而在于两军执行力的差异。

当初筹划孟良崮战役时,粟裕的重要依据就是年轻气盛的张灵甫造成了74师与其他国民党军芥蒂很深,在华野坚决阻援下,友邻未必会拼死援救。

500

粟裕

事实也确实如此,张灵甫在临死前发给蒋介石的电文中痛斥了国民党军「各自为谋,同床异梦,胜则争功,败不相救」的现象,也对蒋介石赏罚不明表示严重不满。国民党军低下的执行力让蒋介石「中心开花」的妙计化为泡影,眼看着华野吃下鱼饵扬长而去却无可奈何。

相反,四野各部在衡宝战役中的表现可谓同仇敌忾,执行命令坚决彻底。135师身处险地临危不乱,友邻部队日夜兼程猛打猛冲,将司令部的图上作业完美实现在具体的战场上。白崇禧非但没有吃掉鱼饵,反而被鱼饵噎死。两军执行力的高下可谓天壤之别。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