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囚犯困境和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些思考
博弈论中有著名的囚犯困境,其核心观点是某些情况下每个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反而会使总体利益减少。这个模型有力的反驳了亚当斯密的观点:每个人都只想着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没有去考虑他人,结果反而会形成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何为囚犯困境:
首先是规则,两位共同犯罪的囚犯被这样告知:两人都坦白,则都被关3年;一人坦白一人抗拒,则坦白的无罪释放,抗拒的关5年;两人都抗拒,则都被关0.5年。
很明显,这里面利益最大化应该是两人都抗拒,接下来我们来看如果两个人都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会出现什么结果。这里我们假设两个人是A和B。
我们站在A的角度分析:如果B选择坦白,自己坦白则要被关3年,自己抗拒则要被关5年;如果B抗拒,自己坦白就无罪释放,自己抗拒就要被关0.5年。所以无论B怎么选,A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都应该选择坦白。同理B也会选择坦白,结果解释两人都被关3年。
而且即使两人串通好,他们依然会选择坦白,因为如果他们约定好都抗拒,坦白或者抗拒就变成了背弃约定和遵守约定,按照同样的分析,他们都会选择背弃约定。
我们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否认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甚至肯定这种行为,正如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想实现共产主义,便是想获得理想实现的满足感、成就感。所以造成囚犯困境的是什么?为什么不管怎样最后囚犯都会选择让集体利益最小化?是人的问题吗?是他们道德败坏,人性扭曲吗?我看并不是,是规则的问题。
如果我们修改规则:如果两人都坦白,则都被关0.5年;如果一人坦白一人抗拒,则坦白的无罪释放,抗拒的关5年,如果都抗拒,则都关3年。我们不难看出,此时进行同样的分析,两人依然会都坦白,但此时集体利益最大化了。
从古至今,人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这一点并不会改变,这里所说的利益不是单指一般物质(货币),也有精神层面的满足感(负责产生正面情绪的激素的生成)。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就说什么无可救药的人类,什么地球的蛆虫等,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早就被自然所淘汰。
很多人反驳我说共产主义不可能,用的就是人是自私的这个观点。从古至今人类都是自私的,最原始社会的人也是自私的,那时候还没什么私有制,人的自私会导致社会生产关系的不变吗?如果人的自私会导致社会关生产关系的不变化,那原始社会是怎么进入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怎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或者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了生产出的东西不断变多,分配制度便不断演变,导致了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人是自私的会导致社会生产关系的一成不变吗?
从囚犯困境中我们是可以看出规则对结果是有重要影响的,两种规则下人们都是会选择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战,但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我们可以知道,人们目前很多现象并不是人类无可救药,而是规则需要完善。具体到社会生产关系,便是等到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生产出的东西会有新的分配制度,社会生产关系便会更新(规则更新)。人类变了吗?人还是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动物,不同的规则产生了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