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黄岐派出所“暖心措施”创新外国人服务管理

500社区民警为外国人答疑解惑。 通讯员供图

人民网佛山11月23日报  建起外国人服务中心,用微信群等形式提供“柔性服务”……在佛山市大沥镇黄岐社区,越来越多在此居住的外国人,对社区民警竖起了大拇指。


  佛山市大沥镇黄岐,因优异的地理位置以及繁荣的商贸活动,吸引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名外国人在此合法居住。位于黄岐的江北社区,有近700名外国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国际社区”。


  “服务管理外国人,感觉最大的难点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不理解、不支持,同时,我们开展工作也缺乏一个平台。”在黄岐工作10年的外管民警区宗仁表示,虽然他会说英语,但实际工作中却常吃“闭门羹”。“比如日常管理需要入户走访,他们不理解,以为我们是来‘找麻烦’的。”


  如何破冰?黄岐的做法是以语言来“敲”门。


  2011年,黄岐派出所外国人管理服务挂牌成立;2012年,黄岐外国人管理服务专业队挂牌成立;2017年底,在江北社区挂牌成立大沥镇外国人服务中心;2019年,位于在中海金沙湾小区建设用房的大沥镇外国人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为外国人管理服务提供了诸多平台。


  在大沥镇外国人服务中心,入口处张贴着免费学习中文的英文海报,二楼就是宽敞的服务大厅,大厅的背景墙上,用中英文介绍着中国的相关情况。与服务大厅连通,图书室、托儿管理室、幸福大课堂、厨房等一应俱全。


  据介绍,大沥镇外国人服务中心整合了居委会、黄岐派出所外国人管理服务站、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等社会资源,定期向合法居留的外国人提供社区资讯传播、基础汉语教学等服务。


  中心向小区所有居民开放。孩子放学后可以来这里休憩、娱乐、学习。逢年过节,社区民警还会和义工队伍一起,教外国居民包饺子、包汤圆、做月饼,帮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每周六下午2点半,这里会开设免费的中文学习班,对小区内的所有外国人开放。“我们会安排课程,学的都是非常实用的知识,比如时间、地点等,”区宗仁说,“上周我们教的是时间的表达,大概有十几个人来,大家热情挺高的。”


  过了沟通的“语言关”,黄岐派出所民警进一步以柔性服务促管理,让外国人进一步融入社区。


  今年春节前,黄岐派出所民警蔡健斌、区宗仁来到黄岐海北新城一小区,给来自中东地区的大卫拜了个早年。大卫十分高兴,还和民警一起贴了春联。


  民警还专门给大卫派发宣传单张,提醒他春节期间出门需要注意的防火、防盗和防诈骗知识。“太有用了。我过年可能去一趟温州,出门前一定把电闸拉下来。”大卫说道。


  “以前我们入户走访,更多的是查居住证加日常提醒,很多外国人会有一些排斥,但是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将服务送进门,外国人看到我们也会非常欢迎。”蔡健斌说。


  不仅如此,为了让服务不打烊,黄岐社区民警还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创新服务管理,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咨询。


  为增强外国人安全防范意识,辖区社区民警定期组织平安巡讲志愿服务队走进小区,为他们精心开展安全防范和法制教育巡讲活动。针对近几年频发的网络诈骗,社区民警还以案说法,以辖区发生的一起通过克隆邮箱地址诈骗百余万的案件,传授大家防骗技巧。


  “谢谢中国警察!”不少外国人听完巡讲后,表示要志愿加入反诈骗队伍,在社区民警的指引下,他们用手机注册i志愿,关注黄岐反诈骗志愿队,共同护航辖区平安。


  “我来中国做生意已经很多年了。特别感谢中国警察开展这类活动,对我们外国人有很大的帮助。”来自俄罗斯的安德列说。

          我想说:恶心,恶心,恶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