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后,我们的医疗体制该如何改革?

新冠疫情爆发后,政府定下决心:所有新冠病人诊疗完全不收费,政府全额包办。于是实现了新冠病人尽收、尽治,从而较快的控制了疫情。

但疫情过后,我们的医疗体系又要回归到常态。我的很多同事都在感叹,武汉医保的钱恐怕消耗完毕了。医保没钱后,病人怎么办?

回头来看看我们目前的医疗体制:医保固然广覆盖,但却是低水平保障。对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家庭有较大的帮助。但真正的穷人还是望而却步,真正的穷人还是看不起重病!(参考《不要用疾病来考验人性-----看父母放弃抢救孩子有感》)

不但如此。国内医疗的普遍性不规范,不循证!导致过度医疗泛滥,严重伤害了病人权益,也浪费了大量资源。比如医保资金。(参考《在中国治病,有多少过度医疗?》)

是到了彻底改革我们医疗体系的时候了。那么该如何改革医疗呢?------学习香港好榜样!

香港公立医疗的特征就是病人几乎免费看诊。公立医院的资金来自政府的直接拨款。(参考《穷人看病的天堂--------香港医疗体系好!》)

但有很多人坚决反对这个做法。认为医疗改革必须走全面市场化,依靠医疗保险来保障医疗福利。但是,这个做法有很多弊端。而且从理论上讲,依靠医疗保险来实现医疗福利就必然增加医疗成本。这点我也早有论证。(参考《从希拉里败选看:从美国医改里汲取哪些教训?》)

香港作为一个城市,实现目前的公立医院体系,政府直接拨款资助医院是可行的。如果放到全中国,就很容易导致官僚主义横行,导致相关成本高涨。这点很多人用美国的退伍军人医院体系做过论证。

我不想去直接回答美国退伍军人医院体系的问题。我会用具体的建议来回答如何减少公立医院的官僚问题。

建议如下:

1,全国公立医院联网;一个人一个身份证只能在一个医院轮候一个医生门诊。并且全国公示。

500身份证验证

2,每个公立医院出诊的医生只能每天最多看诊30个人。

每个医生的初始价格是100元。一旦轮候人排到5天后。那么价格上涨20元;如上涨到120元后还超5天,则再涨到150元。涨到150元还超5天,则涨到200元……总之,只要上涨后轮候人数排期超5天则继续加价。迟到轮候人数排期在5天内。

而看诊费全交给医生本人。(5天是指5个工作日)

除医生的看诊费由病人支付外,其他费用全免除------包括检查、检验、药品等;

500只有控制看诊数量,才能保证看诊质量

3,住院医生、实习医生的教学门诊不收费。由有资格的医生指导年轻医生看门诊(初诊)。每个年轻每天看诊人数不超10个人。

他们还要负责诊断明确病患的复诊。如看复诊时每天人数不超40人。

500由实习医生,专科实习医生提供免费门诊服务

4,急诊每人看诊收费800元。视乎当地物价、收入水平调整。

为避免急诊有人闹事,常规设置全副武装警察驻守,一旦有人闹事立即拘捕。

500急诊科不论先来后到。所以需要警察维持秩序

5,住院病人每天收费100元。如使用血液制品、新特药品(要列出药品目录)则自费。

轮候住院病人根据严重度设置:最优先级别、优先级别、普通轮候。

一个病人只能在一个医院轮候。可以根据病情严重度,由医院调配到不同医院。

500学习香港,公立医院给公众近乎免费的住院医疗服务

6,什么样的病人可以住院?应该设定全国性的诊疗规范。每个轮候住院的病人都应得到一定程度公开待查。保证都符合住院规范。

无论是全科医生、专科医生,还是住院医生、实习医生都可以开具住院单。但必须符合住院规范。多次开具不符合规范的住院单则取消门诊资格。如住院医生、实习医生有指导老师,则是处罚指导老师。

500确保医生的诊疗行为规范、循证

7,设立专门的慢性疾病跟踪门诊、疾病筛查门诊。主要由符合资格的实习医生、专科实习医生等等年轻医生出诊。看诊病人无需付费---无论是医生的看诊费,检查检验费,还有药品费。

务必保证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癌症筛查等可以规范循证处理。

500慢病防控很重要

8,公立医院由政府直接拨款。经费详细目录公开,以供公众查核、监督。

成立病人权益委员会,负责监督医院、医生。

同时成立医生、护士等委员会。保障他们的合理合法权益。

500政府直接拨款给医院,减少中间环节,减少浪费

9,公立医院财务、人事、管理全面透明化。为保护隐私,不公布工作人员名字的情况下,公布每个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的薪水、奖金等等待遇。

建立公立医院公众参与制度,聘请社会专业人士、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公立医院管理。

鼓励普通公众做志愿者参与医院管理、医疗服务。

500把公立医院建设为一个透明、公开的体系!

补充阅读

1,《「白色强人」与「乡村医生辞职」,对我们的医改有什么启发?

2,《罗一笑事件、裴正康医生与免费医疗

3,《从电影《生门》说起中国人的医疗困境

4,《为什么民营医疗不被公众认可?

5,《作为医生,最不能被原谅的错误是不专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