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称有“国家安全隐患”,美要求谷歌互联网光缆只连台湾不连香港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丛超 于文】据美国《华尔街日报》9日报道,美国政府准许谷歌公司启动连接洛杉矶与台湾的太平洋高速互联网光缆,但以“存在国家安全隐患”为由要求该电缆不能与香港连通。评论称,“这项决定凸显出美中之间越来越紧张的关系。”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选择台湾作为连接点,主要是认为台湾在其控制范围内,而连接香港的话会顾虑有中资背景企业参与。“中国企业如果在海底光缆的份额越高,美国的全球监听计划就会越来越难实施。”
据报道,该太平洋海底光缆项目由谷歌、脸书和中国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支持,项目原计划在中国香港和美国洛杉矶之间铺设1.29万公里的海底光缆。据鹏博士集团网站介绍,这本将是中国香港直接连接美国本土的唯一一条国际海底光缆项目,将满足电信运营商、跨国OTT企业、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大型跨国企业对中国香港至美国及跨太平洋区域高速、低成本、大容量的国际通信带宽需求。但2019年8月,美国政府“消息人士”放风称,对该项目的中国投资者“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及香港的自治状况“存在担忧”。《华尔街日报》称,在美国相关部门迟迟未发放光缆启用许可的情况下,相关企业仍在继续建设该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海底线路及陆地锚测站的建设。今年1月,谷歌改弦更张,请求相关部门初步批准开通这条光缆中不涉及香港的部分。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司法部支持谷歌的修改,该部门8日宣布决定时表示:“允许美国和(中国)香港直接连通光缆存在重大风险,有可能严重危害美国国家安全和执法利益。”美司法部领导的跨部门“电信小组”负责评估主要国际数据项目,近年来对中国趋向强硬。该小组敦促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准许谷歌公司启用太平洋光缆中连接洛杉矶和台湾的部分。FCC于8日下午批准了这一要求,允许谷歌在接下来的6个月内启用该光缆的部分线路,直到许可申请的最终处置。
这条造价数亿美元的光缆已经建有连接至台湾和香港的部分,但没有启用。《华尔街日报》评论称,“这项决定可能会终结香港作为美国互联网电缆首选目的地的主导地位,并危及正在进行的几个项目,其中包括一条由脸书公司支持的连接洛杉矶和香港的光缆,以及一个由谷歌支持的连接香港和美国关岛的项目”。路透社称,美国对中国在处理网络流量方面的作用以及“潜在的间谍活动表示担忧”。约300条海底电缆承载了全球99%的数据流量,构成了互联网的骨干。
“全球互联网继续分解为区域互联网”,美国互联网技术网站TechCrunch 9日的报道称,太平洋光缆项目由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面临多年的延误。该光缆的最初目标是将美国与中国台湾、香港和菲律宾连接起来,从而使谷歌和脸书等科技公司能够将大量信息从其国内数据中心转移到快速发展的亚太地区。文章称,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及使用互联网在家工作的创纪录需求背景下,更迫切需要这种带宽。但特朗普政府通过“电信小组”的审查程序,在交易结构及其运作流程上“放了一个严格的放大镜”,“这个安静的官僚机构挟持了美国互联网”。
美国近年来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中国企业或涉及中国企业的通信项目,而事实上,利用通信项目盗取其他国家机密、危害其他国家安全的正是美国。科普作者张弛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通过海底光缆本身盗取信息的可能性很小,从具体操作上说几乎不可能,但将光缆中传递的信号转换成信息的运营商,最可能成为泄密源。
方兴东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贸易的中转已经到了瓶颈,目前最主要的是数据流的中转,而数据流的中转主要依靠海底光缆,所以海底光缆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区域间合作、经济发展都有很大促进作用。跨境数据的流动已经是全球化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中美间光缆越少,数据传输效率越低,会严重影响两国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巨头的业务拓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
美国国务院要海外公民尽快回国,一些海外美国人:不敢不敢2020年04月10日 12:24:09来源:环球网
0人参与0评论美国国务院领事事务局4月3日发布推文,呼吁在海外的美国人尽快回国。但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日的一篇报道显示,随着美国成为全球新冠疫情新“震中”,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持续居全球最高,一些在海外、比如黎巴嫩的美国人选择留在当地,“因为那里才更安全”。
CNN报道截图
CNN9日的报道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上个月卡莉·福格利(Carly Fuglei)在贝鲁特与一群丹麦朋友在一起时,她第一次考虑回美国。由于担心黎巴嫩暴发大规模新冠疫情,她的丹麦朋友们正准备离开该国,并试图说服她也这样做。
但是现在,这位来自蒙大拿州的28岁人道主义顾问决定留在当地。在黎巴嫩于3月19日关闭边境以防止新冠疫情在该国蔓延之后,她开始装修屋顶阳台。报道称,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在贝鲁特的时间将无限期延长。
“我做出这个决定,是出于个人原因和我们对新冠病毒的预测,”福格利说,“我想我在这里可能更安全。”
报道进一步表示,福格利的这一决定,也得到了CNN采访的另几名在贝鲁特的美国公民的响应,而他们的根据则是美国不断飙升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月16日,巴勒贝克,黎巴嫩民防部门人员往当地的古罗马废墟上喷洒消毒剂。(图源:美联社)
CNN称,当美国政府上周表示将以每人2500美元的价格包机将海外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送回美国时,一些美国人在推特上公开拒绝了这一提议。
“哦不,妈妈,我不会回去(美国),”身在贝鲁特的自由撰稿人艾比·苏厄尔(AbbySewell)在推特上就美国大使馆相关声明这样写道。
一名黎巴嫩记者回复她的推特说:“这一次,我觉得美国没一个地方比这儿更安全。”苏厄尔的母亲梅格·苏厄尔则回复道:“实际上,目前我可能不得不同意你,孩子。”
苏厄尔告诉CNN,她从未考虑过接受美国大使馆的提议。她解释说:“我看到的所有材料显示,无论是从病例数、预防措施,或者说在美国缺乏相关预防措施,还是医疗体系负担过重等角度看,美国的情况都更加糟糕。”“另外,由于我在海外生活多年,现在在美国没有医疗保险,所以如果我真的回去并且生病了,我将需要自掏腰包支付几千美元(的医疗费用)。”她说。
CNN报道援引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表示,4月5日上午,美国大使馆将95名在黎巴嫩的美国公民空运送回美国。但据估计,有数千名美国人居住在黎巴嫩,其中许多人还拥有黎巴嫩公民身份。
报道称,当被问及有美国人认为贝鲁特比美国更安全时,这名官员拒绝置评。
根据一直追踪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10日上午8时21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465329例,累计死亡病例达16672例,居全球首位;而黎巴嫩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为582例,累计死亡病例为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