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通报5名教师擅自出国,网上为何一片同情

狐度

04-01 16:34

文丨陈墨

近日,河北邢台通报批评5名教师擅自出国。

邢台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报,通报称:3月22日,邢台学院3名教师未经审批同意擅自出国;3月28日,邢台学院再次发生2名教师未经审批同意擅自出国;5名因私擅自出国教师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公然违法违规,邢台学院落实省市疫情防控政策不坚决、不彻底;对邢台学院予以全市通报批评。

通报经媒体报道,引发大众关注。按“公职人员不得因私出国”的规定,5位老师确实违规,邢台学院在疫情防控政策执行上也确实存在问题。不过,大众很快产生了疑问:一个学校5名教师为何要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出国?而且22号一批出国,28号又一批出国?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直到5名擅自出国教师其中之一发声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和缘由。

为什么要出国?这5名教师在韩国读博,签证马上到期,因学业情况、导师压力等原因,最终权衡之下决定出境继续学业。邢台学院教师8年内没有学历晋升将会面临解聘,目前学校送培人数达到213人。发声的这位老师2018年通过笔试、面试,获得邢台学院送培读博的机会,这次她不去的话将面临休学和房租续租的问题。此次因为疫情,不少老师就选择了休学。

是否擅自出国?离开之前,她向社区报备了,也报备了邢台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同意并形成了书面材料。单位朋友也打电话向邢台市防疫小组、邢台市公安部门核实过,没有限制出入境。5人中有2人,因为报备了,其父母将报备送到组织部,但被批评;其中3人不是公职人员,当时也是在问询相关部门得到没有限制出境的答复后才离开的邢台。

目前,5位老师人已在韩国学习,也一直和在邢台居住的社区保持联系,再度登记、核实、反映身体情况和是否有回国意向。没想到,他们还是被邢台学院、邢台市通报了,还上了新闻,在发声讲出事情原委之前被网友千夫所指。

根据通报,5名教师未经审批同意擅自出国,而根据当事人的讲述,他们是报备之后出国的。政策上,报备和审批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规定——报备,说一声就行;审批,是需要批准的,没批准而行动就是违纪。那么,问题就是:是市里的政策含混不清?还是政策执行不力,到底是需要审批还是报备即可?这些问题,都需要调查清楚,给予当事人和公众一个公开公正的说明,才是真正的疫情防控政令畅通。

看起来,邢台学院在学校管理、执行省市疫情防控政策上确实存在问题,被通报批评不冤枉。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在“公职人员不得因私出国”这种政策下,学校更应该体谅老师们的苦衷,出面协调,跟对方院校沟通情况,协商学业是否有转圜余地等。冤枉的是被通报批评的5名老师。如果这位老师所述为事实,他们的行为并没有什么问题,他们一直在向学校报备、一直在询问是否有限制出境的相关规定。

设身处地,还要看到这几位老师不得不出国的困难,这也是不少留学生目前的困难。疫情当前,各国防疫措施不一致,一些国家并没有停止教学工作,加上各国入境政策不一样,大多数留学生的学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而其中有些人又不得不在这个学期完成学业,他们只得千方百计返校学习,甚至是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这种时候,相关教育部门要看到他们的难处,在我国出入境政策框架下跟各国院校沟通协调。

此外,此事还值得注意的是舆情变化。在当事人发声之前,舆论对这5名老师一片谩骂,发声讲明事情原委之后,多是同情的声音;只是,或许这位老师迫于舆论压力又删除了发言,导致不明真相的网友依旧在谩骂。

这提醒官方部门和媒体,对待疫情中的个案既要放置在防控的大背景下,也要考量具体人员的现实处境,处理尽量做到兼顾和公正。疫情可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在不妨碍防控大局的情况下,多一些体谅和通融,而不是一刀切地要求个体做牺牲。当前网民情绪本身就焦躁不安,要避免用类似标签错误引导。同时,也提醒大众,凡事多看一点,理智对待,不要轻易被裹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