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印度!
印度!印度!(共四篇)
作者:方敏
“弃藏南,合南海,取台湾,据朝鲜,扶琉球,此帝国取胜天下之宏图远略也。”
这是我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中对中国地缘战略提出的“指向性架构”。5点内容很清楚,确实符合弥补民族心理缺失之可以站得住脚的“药方”,但谈到“帝国取胜天下之宏图远略也。”就可笑了!因为这个药方既不“天下”、也不“宏图”更不是“远略”。
为什么我要说策略路径可笑?因为它既先谋“一域”又着眼“过去”,格局实在“小器”。
先贤有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然而,以《印度!印度!》为题的我,为何要说到“谋”和“局”?
首篇:我们的世界
我们所处的世界其实是一个“白世界”,即白种人主导世界话语权、世界资源分配权及世界走向的世界。
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代表欧洲裔白种人掌控着世界。
如果把世界比作一个蛋糕,旁边站着6个白种人、4个黄种人、1个黑种人,切蛋糕的那个就必定是美国白人!
有一组数据可以支持以上结论:
白种人拥有全球54%以上的人口
白种人拥有全球95%以上的基础科学成果和技术发现。
白种人直接或间接占有全球65%以上的陆地面积。
白种人直接或间接占有全球80%以上的地上、地下资源。
可怕吧!其实是12亿欧洲裔白人(他们是真正控制世界的群体),掌控了世界80%以上的资源,我只能说,天道何其不公!
本来世界格局有个特点:一个 “超极”(美国)建立规则,三个“次极”(欧盟、俄罗斯、中国)维护规则,组成世界游戏的纲领。
但是,目前“超极”要求跳出规则直接“封神”(“美国第一”理念)。顺便还要打劫三个“次极”,让“次极”们失去挑战其地位的实力和勇气,永远置于其管理之下。
如果三个“次极”能够携手共同进退,也可以制约那个“跳线”的 “超极”。但是很不幸,三个“次极”中的欧盟早在1949年就被“超极”美国以一纸盟约(北约)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今天,世界力量体系彻底失衡,进入“超极”为所欲为时代。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制约的绝对地位与绝对力量,一旦失去理智,很有可能让整个地球都受伤!
那么,黄种人、中国,身处不稳定的世界,要在一场毫无优势的生存博弈中存活下来,还要活得好,我们应该怎么做?
次篇:美国“印太战略”背后的机密
现在中国多数学者和观察家都认为,美国“印太战略”就是“重返亚太战略”的翻版或加强版,目的就是要围堵中国这个“最有潜力的地位竞争者”,遏制或者扼杀中国。
这个观点固然不能说有错,美国要遏制或者扼杀中国,但中国要怎么来解这个“局”?
此外,如何能够认为美国“印太战略”仅止于此,我要说不会,绝对不会仅止于此!背后那一个层面才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机密。
只想到“美国要遏制或者扼杀中国”这个层面的战略家们,必然会把中国的应对策略和视线聚焦在地缘周边,让中国策略性地与“美国的渔网”相杀,造成中国力量在地缘周边被“策略性消耗”。
就算中国选项与俄罗斯“背靠背”,但这个策略安全性也是有漏洞的。对此,如果美国选项“暂时大幅度放松俄罗斯”,毕竟他们都是白人(尽管观点不同),而且美国目前的判定是中国比俄罗斯更具威胁(“印太战略”就是注解!),暂时大幅度放松俄罗斯并与其达成互信,拆分抱团的中、俄,这个选项的达成不那么困难。
那时,中国的“后背”就会不那么牢靠了。“削弱中国”这个美国战略的初级目的很容易就达成,策略就叫“各个击破”!
那么,美国要的究竟是什么?美国“印太战略”背后的机密究竟是什么?
我想说,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
我要说,美国“北约扩张”计划的制定者,才是史上眼光最深远的战略家,没有之一!
我在另一篇文章《世界遇见不同的未来》中曾谈到一个观点:1991年的“北约扩张”计划,美国本是用来继续捆绑欧洲,但这个计划却在2014年击倒俄罗斯!
而现在,美国正试图以“印太战略”捆绑印度、澳大利亚、日本,作为“北约全球化”的起点。
“北约全球化”才是美国需要的,才是“印太战略”的背后谋略。 “北约”发展到某个节点,美国就能够事实上以“一纸盟约捆绑世界大多数力量”,达成“永久霸权”!
也就是说,美国当前推出“印太战略”,看似计划围堵中国,实质在混淆视听,其真实意图是在未来“击倒世界”。如果没有人看穿“印太战略”的背后谋略,世界就将渐渐落到美国掌中,美国 “绝对霸业”初成!别人再无机会!
至于“遏制或者扼杀中国”那就是顺带而已!
也许最后“印太战略”名称不会归于“北约”,但它就是“亚洲版北约”,它同样会以“防务安全条款”捆绑成员国,绑着成员国共同绞杀“异见者”。
准确地说,美国会驾驭着不断壮大的“北约”和“印太战略”两架战车去杀伐决断、一统全球!
目前,“印太战略”美国希望加入的国家:澳大利亚、日本、印度。
澳大利亚和日本早就跳着脚地对美国喊话:“快来绑我!快来绑我!”,而印度却在“防务安全”及民族未来上表现出更多的自主要求。
“印太战略”从地缘上研判,印度必然更为重要,可以说没有印度,美国“印太战略”是个什么鬼?
不光是“被选择”,印度当前已自然成为世界博弈的着力点。而印度本身因其发展愿望、发展速度、人才资源、市场潜力,都有资格吸引世界聚焦。
三篇:印度!印度!
中国和印度,两国民众之间有着强烈的对抗情绪。我有一个疑问,这种对抗是怎么来的?难道是“龙象之争”的传说?难道是1962年那场为时两个月的局部边境冲突?难道是中国有限地支持了“巴铁”?
“龙象之争”,气运之说虚无缥缈。
56年前的边境冲突,中国所有缴获都未带走就自行撤军了。
印、巴之战,本质上起因和结果跟中国都没有关系。
回溯中、印之间其他各历史时期,几乎没有冲突,多是友好往来!
那么,中、印之间如此强烈的民族对抗情绪是从何处来?莫非有一支看不见的手,长久时间里持续地拨弄、推动这一切?如果事实如此,那就可怕了,这支手的心思何其叵测!它制造中、印两国民众情绪对抗,抑或最终将两国推向战争对抗?最低限度,这支手事实造成中、印两国缺少相向而行的动力。不是我陷入阴谋论,因为这很具某强国组织的手法特征!
中、印两国互为邻国,历数过去,两国之间有一个永刻碑铭的共同标记,那就是佛家思想。佛家发源于印度,而璀璨于中国。从两国对佛家思想的共同认可,就知道两个民族之间在思想领域都拥有“克制与包容”。
中印两国之间,从地缘格局着眼,大概的情形是:中国站在几千米的高台(青藏高原)上俯看印度,中国要进攻印度可以从高台上向下俯冲,也许不需要俯冲,中国只要在边境摆上一百辆WS-2D火箭发射装置,一声令下,新德里就是一片废墟;而印度要进攻中国,假如军队从新德里出发,他们从海拔200米要一直一直向上仰攻,爬过平均海拔6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才能到达中国的边陲,那时不要说打仗,累死他们了都!
两个方向的对比,可以说中国对印度的威慑力要大很多,地缘结论是:印度受制于中国。
我要问,既然印度对中国的地缘威胁如此之小,那么中国民众对印度的对抗心理有何必要?有点大国气度好不好!
于是有人就要说了,印度占着中国“藏南”地区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对抗怎么行?
说得有道理!但我要告诉你两个关键点:一是“藏南”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山脊线以南,前面说了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是6000米,不是6米。中国军队可以翻过山脉去收复“藏南”,但要如何守住?大规模军队的补给、装备消耗,后勤难题会让人头疼死!二是天气,高原山脉每年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适合军队调动,过了这个时段,风雪会自动切断人员、物资的补给通道。天气、后勤难题,也是1962年中国军队打过去两个月就主动撤退的根本原因。
你可以说采取空中补给!或者你以为印度没有防控导弹?防空导弹比飞机便宜很多!
地缘上是中国制约印度,但世事无绝对,战略上却是印度制约中国。
如果把眼光放宽、放远,就会发现印度也能够“拿住”中国,而且是只要印度愿意,就可以把中国拿得死死的!
印度地处要冲,国土深入印度洋腹地,每年全世界有2/3物流和2/3能源通过印度控制的海域。中国经海路往返欧洲、非洲、中东、部分亚洲国家的商船都要在印度的眼皮下通过印度洋航线。如果印度在印度洋上拉着“网”过滤与中国有关的商船,中国的对外贸易的一多半就陷于停顿!后果很严重吧?然而这都不算什么,还有更严重的!印度还可以完全切断中国能源的海运通道,来自波斯湾及非洲的能源不能到达中国,中国一多半的事情就要停摆。
题外说一句,如果印度切断中国海上能源供应,中国能源外来通道就只有俄罗斯,那时俄罗斯会不会要求涨价?
所以,对于扼守着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安达曼海的印度,说掌控着中国的能源安全一点也没夸张。
各位,以上推论就是美国拼命拉着印度加入“印太战略”那个表面上的“印度价值”。
实际上,美国的“印太战略”有两个关节和一个背后目标:一是围堵中国,二是将印度置于美国的监管之下。从根本上消除印度未来对世界话语权的要求(印度有那个潜力),如同1991年“北约扩张”计划,捆绑欧洲。美国背后的那个目标就是“世界王座”!
不管愿不愿意,因地缘、因潜力、因时间、因选择,印度都成为世界棋盘上那颗关键的棋子,多方棋手将在这里施展智慧与力量,这场博弈会把世界指向何方?
四篇:跳出罗网的中国
美国“印太战略”,似乎要以近、中、远三条线围堵中国,看起来中国很危险!
插手中国台海,以“航行自由”行动干涉中国南海,构建“印太战略”威胁中国海上贸易通道和海上能源通道。
美国要遏制或者扼杀中国?是的,美国正要这么做!
难道中国要全力去“击碎”这个“印太战略”?
不!我们不要这么选项!
本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印度总理莫迪的演讲表明,在“防务安全”及民族未来上,印度表达了更多的自主性要求。
印度在本能地拒绝捆绑,在拒绝“美国意志”对印度的单向输出,印度不想为美国火中取栗。这是中国之幸!因此我们完全不需要选择强硬!但是,当前的中国已不能坐看风云,要积极行动起来。在政治与经济两方面全面介入印度参与博弈,只要能够无限拖延印度下全面加入美国“印太战略”这个决心,中国就达到了博弈目标。
政治方面,中国对印度的影响力有了一些根基,印度已加入了“上合组织”,加上“金砖”对话管道,中印之间高层对话至少会有机制上的保证。
经济全面介入印度,其实也是为中国资本(包括中国民间资本)找一个出口。以中国资本加速印度的发展其实有四个效果:一是中国资本在过程中会获得利润;二是中国资本的影响力加大了中印博弈的筹码;三是美国针对印度的所有策略,中国资本的影响力还可以掺沙子、发杂音、带“鸡毛信”。再加上印度人内心对西方殖民者的警惕,中国不需要牵扯太多的精力,可以达成那个低限度的“拖延战术”,甚至最后引导印度彻底倒向中国都有可能。
而我个人,看重的是中国资本加速印度发展后出现的第四个效果:印度被加速发展达到与中俄差不多的“次极”国力会怎么样?那时印度自然会发出声音要求资源、能源、市场、话语权。
“超极”美国霸权会怎么办?
最后,“次极”们自然会相互“默契”分担压力,这才是世界“多极化”发展之正确道路!
中国不要等待“多极化”到来,要主动推进,成为“孵化器”。
如果再算上巴西和南非,把金砖国家都发展到“次极”,或者选择更多(有资源底蕴、人才底蕴的都可以)。
这是一个“阳谋”,中国在努力帮助世界人民提升生存品质,他们当然会认同和感激!过程中赚点钱,输出了一点理念根本无伤大雅。
我们已经知道,捆绑印度构建“亚洲版北约”,美国的真实目的是开启以盟约捆绑的形式收罗世界力量之路,希图将世界格局固定下来 ,确定美国不可动摇的“世界王座”。
但是,遇到这么多“次极”,美国的“封神”之路还能够走得下去?
霸权美国会怎么样?哭晕在洗手间?
对中国来说,多一个“次极”就多一个压力分担。
所以,面对美国的“全球统一进程”的强大压力。中国也有自己的应对战略:不要拘泥于地缘周边,“位置第二”的中国要以地位、力量决定策略,跳出“罗网”,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主动推行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以上,作者只是基于有限信息对时事的观察,仅代表个人观点,特此声明!)
2018年6月10日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