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蒙牛现状,造血能力成企业续命关键

作者:黄河

500

蒙牛数十年间历经跌宕起伏,其中作为乳制品企业,其营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按照Wind系统预测,蒙牛2019年全年营收778元(人民币计价),而归母净利润51亿元,营收同比增速12.51%,净利同比增速68.29%。不过对比2018年的营收可以发现其净利润的高增长大多数来源于出售君乐宝,这对一家企业来说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净利润率可以综合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而太过倚重一个单品并不能实现长久造血输出。

并购真的是利器?

放眼整个乳企行业,利润率稳定增长是近两年来传统乳企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今存量博弈愈发激烈,因此许多企业都必须要谋求改变。

而对急于改善业绩的上市公司来说,并购从来都是最便捷、最直接的“利器”。据小编了解2017年、2018年蒙牛净利润率分别为3.38%、4.64%,而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国内原料奶及乳制品加工行业净利润平均数值分别为5.62%(2017年)、5.81%(2018年)净利润率较低。但是蒙牛通过2012年到 2018 年5年期间战略并购,先后收购雅士利、多美滋中国,增持现代牧业、出手中国圣牧,据悉2018 年,雅士利国际亏损1.32亿元,现代牧业亏损 4.96 亿元,中国圣牧则亏损 22 亿元。这是一笔看起来划算的买卖,虽然并购使得其营收得到增长,但对应的也让其背上了重担。

除了并购导致的外部现金流被积压原因,自然也有内部问题。小编查阅蒙牛财报发现,蒙牛乳业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人民币26.40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4亿元,同比下滑22.4%。财报解释主要由于预付原料鲜奶款项较去年同期增加以及销售分子公司的销售占比增加,导致应收账款及票据上升所引致。

500

2019中报末,2018年,2017年蒙牛的应付账款转换天数分别为3.22亿、5.51亿、4.00亿,同比增速分比为42.13%、37.71%、36.15%。融资成本加速上涨,增速远超同期收入增速,这意味着蒙牛对融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近年来,蒙牛通过多笔收购,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其资产负债率也持续攀升。2019年上半年其负债率达到57.06%,这意味着企业的杠杆空间持续缩小,未来靠融资、并购拉动增长的策略或将失效。

但2019年的股市动荡的确影响了不少公司的业绩,再加上蒙牛2019年的促销策略较为激进,使得今年的蒙牛业绩的上冲动能将出现趋势性减缓,或许还将影响其在港股的估值。

造血能力成续命关键

疫情加速落后企业边缘化,如今造血能力成为了企业续命的关键。

数据显示,2019年中报蒙牛的ROE为6.95%,较去年有提升,但主要是通过提高杠杆率所致,在最表现ROE质地的资产周转率指标上蒙牛今年比去年下降了,这个表现值得大家深思。而权益乘数的制约性结合周转效能的表现,将引起蒙牛净利增长模式的嬗变,其无法通过改变经营效率实现“质量式增长”,只能依靠金融杠杆推波净利。

500

此外,ROE不仅反映着股权长期回报率,其实也透视出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如今蒙牛依靠增速进行追赶,但这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快速前行的同时,其产业结构协同力是否充足,净利润能否稳定增长,而且企业规模越大,问题也愈发明显。

近5年,蒙牛的净利润分别为23.51亿元、23.67亿元、-7.51亿元、20.48亿元、30.43亿元,从数据差可以看出蒙牛的利润率还是较为不稳定的,加上去年7月份蒙牛将其持有的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 51% 股权,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石家庄鹏海基金及君乾管理,此次交易完成后,蒙牛乳业将不再拥有任何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的股权。

对于出售君乐宝的目的,蒙牛方面表示,董事会认为出售君乐宝符合蒙牛持续专注于明星乳制品的发展战略,蒙牛通过出售可以优化现有品牌组合,集中发展核心业务及拓展拥有高增长和利润前景的明星乳制品,加强总体财务状况。但是将君乐宝售出后蒙牛却收购了贝拉米,迫切转型的蒙牛也因此一度让股价下降了4%。

未来如何使得蒙牛的利润率稳定增长十分关键,这决定了蒙牛自身造血能力如何,是续命的关键,也是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存在增长价值的标准之一。

可以说,此次疫情加快了行业探底步伐,也加快了落后企业的淘汰速度。在自身经营和市场环境双重挤压下,边缘企业已是举步维艰,大企业也需找到属于自己的造血模式。

500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黄河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公号联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