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不畏死的游击队后卫——苏军在阿富汗战例节选8
更多战史及装备评说,请关注公众号asiavikin,关注后请输入fgrc,赠送90本精选的军事书籍pdf。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报告由Krutyakov少校撰写。他于1985-1987年间担任摩步营长。
在1985年6月初,游击队在Varduj山谷的Jurm村附近建立了指挥部。游击队有大约500人,装备3门山炮,8-10门迫击炮以及通信器材。游击队得到当地仇视政府的居民支持。我们得到情报说一支大篷车队最近刚刚到达那里。上级决定摧毁游击队指挥部,截获那些给养。
我营受命派出两个连及一个迫击炮连于6月4日午夜至5日凌晨期间占领谷地的东西两侧的一组高地,其余部队配合阿富汗政府军第2营从谷地南部向北清扫。计划夺取给养并抓走村庄中的青年补充入阿富汗政府军。我营得到一个D-30 122榴炮连和一个BM-21火箭炮连的火力加强。
我视察了部队的准备情况。2连(加强1个迫击炮排)的目标是谷地西侧的三个高地。3连在加强一个迫击炮连(欠1个排)后需占领谷地东部的4个高地。占领阵地的时间确定在6月5日凌晨4时。
以下为本次战斗示意图:
我营2连于6月5日3时占据阵地。敌人没有发现他们。3时45分,当我3连正在接近其预定阵地时被敌人发现并从北面的246.0高地(译注:图中蓝色圆圈所示的高地)向他们开火。我迫击炮排立即还击并消灭了敌人。15分钟后,3连占据阵地。
4时,25名敌人在一门迫击炮掩护下向我2连3排的阵地(译注:图中红色圆圈所示的224.6高地)进攻。敌人从东面进攻并背向太阳,我军被日光晃了眼不得不从该高地南撤与扼守南部高地的2排会合。同时2连指挥所(位于红圈以北由1排据守的高地)也遭到敌攻击。
我得知后命令1连、2连的支援群和作为预备队的侦察排夺回了224.6高地。敌方死7人,被俘6人,被缴获11件武器。我部随后清扫了峡谷,但未再和敌人发生接触,敌人已混进了当地居民中。我方最后发现了一个储有90吨谷物的粮仓。
图片与本文内容无关
伏龙芝军事学院的评论:
-营长很有技巧地控制了战斗进程。这表现在他能迅速地把预备队从比较平静的地方调动到战斗激烈的地带。
-同一地区的各排相互间缺乏火力配合与掩护。
-基层指挥员缺乏迅速组织防御战斗的能力。
-单兵缺乏迅速建立个人阵地并在迫击炮火力下防御的能力。
-分队缺乏伴随的火力协调员协调炮兵火力。
美军研究人员评价:
火力支援群非常适合于向受威胁的地段提供实时的快速反应火力。而机械化步兵则一定要学会离开他们的车辆作战。
我的看法:
游击队此战的表现相当强悍:游击队指挥员在遭到苏军两翼突袭的时候方寸不乱,能迅速发现苏军的弱点是左翼2连的支援火力较弱,并在火力上居于劣势的情况下敢于攻击苏军2连的阵地,并且一举得手!要知道苏军据守的是一个排支撑点,而攻击的游击队员只有25人,也不过是排规模,这样在火力上仅1门迫击炮对一个迫击炮排,兵力上1比1的攻击居然得手了。游击队颇讲究战术,利用地形背向阳光发起冲击。这样冲击得手后苏军反而陷于被动,要调集力量啃下得而复失的阵地,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战机,最终游击队以亡7人,被俘6人的代价为主力化整为零逃脱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这一仗还是游击队赢了。
此战苏军的优点是隐蔽接敌做得不错,但缺点是兵力上没有优势,2个摩步连、一个迫击炮连再加个榴弹炮连和火箭炮连就想吞掉500人的游击队,未免太托大了。500人的游击队只要当头的不慌,很容易抽出一个精锐分队和苏军死磕以便给主力溜走争取时间。苏军的最大问题可能就在于他们的方案太依赖敌人配合了,一旦出了意外,而这是战争中屡见不鲜的,整套计划就鸡飞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