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能报销90%医药费,为什么“各种筹”还是朋友圈刷屏?

摘自公众号:花花窗棂子

不妨试着在自己微信朋友圈里输入“水滴筹”、“轻松筹”,结果会让你吃惊,竟然有那么多的人因为健康问题原因在筹款求助,其中绝大多数的筹款求助,经过所有亲朋好友的总动员,最大限度转发,往往也仅筹得几千元、几万元而已,就是这有限的筹款也多数用不到病人身上......

500

2020年1月13日,在距离农历新春仅12天,贵州省贫困大学生吴花燕因病离世,一个仅仅24岁的年轻生命凋零了。

而随后爆出的网络众筹公司利用吴花燕病情发起广泛筹款,共筹得百万以上巨款,筹款平台在事后的媒体声明中,承认百万筹款仅仅转给吴花燕2万元用于疾病治疗,其他都被挪作他用,更直接一点这些人在利用别人的不幸赚钱,事件发生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反思,我们不禁要问,这还是慈善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已经沦落为一门生意,而且是鲜血淋漓的生意。

当然,随着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未来情况会好转,但这一过程无疑会是漫长的,中期看中国不可能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样,去为所有国民去承担重大健康问题医疗费用兜底的角色。

道理很简单,国家仍不算富裕,却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14亿人口,而目前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又难以避免出现一系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又直接导致中国人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全部承担所有费用是不现实的。

500

这时候,很多人会自然想到:我有医保呢。

是的,随着政府的大力推进,居民医保实现全面覆盖,笔者所在的一座四五线小城也早在2016年初即实现上述全覆盖目标,全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可以说中国人除了少数流浪乞讨人员外,已经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大目标。

这也是很多人面对重大健康问题时自信心的来源,医保在手,前路大胆走。

然而,现实却证明上面的想法过于理想了,这充斥着微信朋友圈的各类筹款求助信息,又说明什么呢?

为什么已经有了医保却还是有那么多人看不起病,今天就为大家详解医保。

先说一说大家最关心的事情:

社保医疗到底能报销多少比例的医疗费?

我们今天主要说城镇职工医疗,因为城乡居民医疗的报销比例,还要低不少。

医保体系主要分:职工医保(有正式工作)、居民医保(城镇医疗和农合合并以后)。

今天主要更多了解一下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更低一些)。

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很多人都知道:

        社区医院(乡镇医院)       95%

        一级医院                          92%

        二级医院                          90%

        三级医院                          85%

        报销比例就是这样。

这样的高报销比例,也是很多人对医保信心的来源,但面对重大健康问题为什么不起作用了?

中国人对健康非常重视,往往不那么严重的情况,也希望到北上广等大医院治疗。生病住院去大医院,那么报销比例就是85%!85%,都觉得还可以吧。

1万元报销8500元,10万元报销8.5万元,100万元报销85万元。

你是不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这么认为就大错特错了...

举个现实的例子,看下面这张医疗发票:

500

这张发票中,病人在医院一共花费40.4万元,基本医疗统筹报销了11.5万元,大病统筹报销1.5万元。基本医疗和大病统筹一共报销13万元。病人自付部分达到27.4万元。很多人会认为不可思议,医保报销占比32%,自付占比高达68%。

再看一个例子:

这位病人是早期肿瘤患者,费用相对而言并不算大。发票金额是8.8万元,医保统筹报销2.2万元,自付了6.3万元。报销占比25%,自付占比75%。

这位病人个人承担部分更高了一些。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面不是说了报销比例最少都是85%吗?

为什么实际会这么低呢?

社保的报销比例最低是85%,这个不假。不过不能理解成总费用一把抓的85%,而是扣除以下费用后,再报销85%。

一、扣门坎费,官方的说法叫“起付标准线”,这个和报销比例一样,也是和医院大小有关,越小的医院,门坎费越低,越大的医院门坎费越高。社区医院门坎费160元,三级医院200元,二级医院400元,三级医院800元,市外转诊2000元。也就是上面金额以下的部分医保不予报销。

国家的导向很清楚:小毛病小医院治,不要都去挤大医院,把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这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医疗资源和高端医疗人才都是稀缺的。有些小毛病不应该去大医院,这样自己多花钱不说,也挤压了有限的高端医疗资源。

当然,这个门坎费并不算特别高,不足以那么大程度影响报销比例,可见影响报销比例的主要因素,并不是门坎费。

第二、扣除自费和自付部分。

自费项目有哪些呢?

自费医疗项目、滋补药品和非治疗性药品、保健药品、进口昂贵药品等一律自费,入院不足24小时的留观病人医药费用等也不予报销。

500

甲类药:1858种,医保全报;

乙类药:817种, 自付10%-30%;

丙类药:192455种,基本全自费!进口药、特效药全在这儿!

近20万种药品,其中处于医保目录中的部分,仅仅1858种,这1858种药品属于医保报销范围。而治疗重大疾病的药品,绝大多数却是乙类和丙类药,社保只能承担一部分或者一点都不能报。

500

2018年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这位老太太的遭遇,在现实里可以说比比皆是,这部电影也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电影《我不是药神》原型"陆勇案"始末

另外治疗技术的不一样,医保报销差距也非常巨大,以肿瘤为例,治疗技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直接手术切除,这种治疗手段缺点很多,如创伤面大,恢复慢、后遗症多等,但优点是手术切除属于基本医疗范畴,医保报销比例高。

中国第一家质子重离子医院,肿瘤5年生存率高达97%,医保不参与报销

更先进的治疗手段,如靶向药治疗、质子重离子治疗等最新药物或技术,很多情况下一个疗程几万、十几万,乃至几十万(质子重离子治疗1个疗程27.8万),却很少或完全不属于医保保障范围,换言之绝大部分或全部自付。

很多人可能会有困惑,也可能一肚子的为什么?

其实国家对于医保的定义已经说明了一切。

什么是医保?

医保指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

具有“低水平,广覆盖”的特点。

500

总而言之:

社保只承担最基础的药品和治疗方案,解决基本医疗需求,换言之,解决的是最广大老百姓最常见、最多发且基本有能力承担的疾病,对应的基本药物和基本治疗技术,【基本】是关键词。

对于高端药品、进口药品,最新治疗技术等等已经超出基本的范畴,医保很少或根本不参与,现阶段也不可能参与。

但,中国人一旦生病,家人往往很擅长【砸锅卖铁】也要用最好的药、最好的技术去治疗,社保又报不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轻松筹、水滴筹”。

500

轻松筹轻松吗?

当然答案是否定的,当开始求助所有亲朋好友协助转发筹款信息时,也说明中国人最最看重的“尊严”两个字,早已不得不丢弃了,也说明家庭经济状况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艰难境地。

这时候,试想躺在病床上的那位,会是怎样的一种心理感受?

因为自己,让家庭多年积蓄短时间耗费一空,以后怎么办?孩子们今后的教育怎么办?年迈父母以后的生活怎么办?房贷车贷......

自责、愧疚,恨不得快些去见上帝,这样又不利于康复,更加重病情。

据评估,中国目前90%以上家庭不具备较大风险抵御能力,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严峻现实。

最后一点建议:

如果不是家里已经揭不开锅,请在自己经济能力许可前提下,为自己和家人配置一定的商业健康险,这样可以充分弥补医保的不足之处,让欢声笑语常在,让幸福更行稳致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