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猎奇的饮料,一个物种的悲剧

公众号:物种日历/GuokrPac

作者:鸟人Robbi

我在野外跟椰子狸(Paradoxurus hermaphroditus)的初遇,至今依然记忆犹新。那是在海南的某座山里,领头的飞哥借助手电光,发现黑暗里一对幽幽反光的眼睛。他回头小声招呼我们:“有货!有货!” 我马上举起望远镜想看个仔细。

咦!居然不是鼯鼠?倒更像是豹猫。可是,豹猫怎么会爬到那么高的树上呢?纳闷之际,那对反光点开始向旁边的树枝移动,全身短暂地暴露在了手电光下,身上的斑点和头的形状完全不是豹猫款的。

500

这是一位探出头张望的椰子狸妈妈,树洞里还有她的孩子们。图片:13seaeagle / youtube.com

“椰子狸!”飞哥几乎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而我还在把这短暂时间里看到的片段努力拼凑起来——长长的黑色的尾巴,身上带有实心的黑斑点,身体颜色较浅……这便是我对椰子狸最初的全部印象。

“香风袭人”的家族

椰子狸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地区,也见于我国珠江流域以南的两广、云南、海南以及四川西南部。不同地区的椰子狸有很大的变异,甚至有研究表明,这个种可以细分为三个种。分类学上,椰子狸隶属于食肉目,灵猫科,棕榈狸亚科。

灵猫科成员体重范围在0.6~20公斤,是一群小到中型的食肉动物,主要出现于亚洲、非洲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它们身型瘦长而四肢较短,吻鼻部突出,身上常有斑点或条纹,不少种类长长的尾巴还带有环纹。我们称之为“”、“灵猫”或“麝猫”,著名的“果子狸(Paguma larvata)”就是灵猫科的成员。

500

椰子狸。图片:Sebastian Kennerknecht / Minden Pictures

多数灵猫科成员肛门周围有发育良好的气味腺,这些腺体的分泌物带有独特的麝香气味,称作“灵猫香”,灵猫的英文名civet原意便是指这种分泌物。

顺带一提,日文里的“狸”不是灵猫科的成员,而是犬科的(Nyctereutes procyonoides),而你家的狸花猫,当然也不是灵猫。

500

貉。图片:Klaus Echle / NPL / Minden Pictures

椰子狸的种本名hermaphroditus很有意思,源自希腊神话中的赫马佛洛狄忒斯(Hermaphroditus)。这位传说中的绝美少年,在欣赏自己水中倒影时,被湖中水仙萨尔玛西斯(Salmacis)疯狂爱上。随后,发生了一些很奇妙的事情,最终赫马佛洛狄忒斯变成了雌雄同体。雕塑和绘画上,赫马佛洛狄忒斯多以具有男性特征的少女形象出现,大概这就是最早的扶他。

一些灵猫科动物,不论雌雄,肛门附近的气味腺非常巨大,俗称“香囊”。香囊形似蛋蛋,因而容易使人产生“安能辨我是雌雄”的错觉。因此中国古代一直有“灵猫是雌雄同体”的传说,例如《山海经》中提到一种兽,状如狸,“自为牝牡,食者不妒”。想来没有男女关系了,也就无法妒忌了。

500

缟椰子猫(Hemigalus derbyanus)雌性(左)和雄性(右)的肛门和生殖器,圈出的部分为气味腺。图片:Wikimedia Commons

从天而降的咖啡豆

棕榈狸亚科成员主要取食各种果实,若有机会捕到小动物这样的 “高蛋白”,也是来者不拒。椰子狸至少取食35种植物的果实,在很多地方还以嗜食发酵后的棕榈树汁而出名,由于用棕榈树汁发酵而成的饮料称作棕榈酒(Toddy),椰子狸获得了“Toddy Cat”的雅号。真正让椰子狸“闻名”世界的,却是另外一种饮品——咖啡。

荷兰人把咖啡带到了荷属东印度(即今天的印度尼西亚),在这里发生了椰子狸与咖啡的邂逅。。咖啡的大量种植,客观上为爱吃果子的椰子狸提供了新的食物来源。这些夜间活动的“水果猎手”爬上咖啡树取食成熟的咖啡果,而它们的消化系统没法处理的咖啡种子——也就是人类种植咖啡的目标咖啡豆——穿肠而过,以便便的形式重见天日。

500

椰子狸粪便中的咖啡豆。图片:Studio Sarah Lou / Flickr

种植场的工人注意到了这些经过椰子狸“前处理”的,省去采摘、去皮等工序的“天屎之豆”,出于某种不可言说的冲动,把它们收集起来清洗烤制,制成了可饮用的咖啡。据传它具有独特的风味。在印尼语中咖啡被称作Kopi,椰子狸则是Luwak,这种咖啡被叫作Kopi Luwak,直译为“椰子狸咖啡”,更加形象一些的话,就是“猫屎咖啡”了。

如果椰子狸跟咖啡的故事止步于此,倒也不失为一个有趣的山野传奇。然而,后来在金钱力量驱动之下发生的一切,却给椰子狸带来了灾祸

500

被关在笼中,喂食咖啡豆的椰子狸。图片:PETA UK / youtube.com

又一个“买卖”与“伤害”的故事

1981年,一个名叫Tony Wild的咖啡商人读到《美国国家地理》上对“猫屎咖啡”的描述,十年后,正是他出于好奇,将不到1公斤的“猫屎咖啡”进口到了英国,使它第一次进入西方世界。

物以稀为贵也好,奇货可居也罢,从此“猫屎咖啡”便在追求新奇的媒体和受众的共同助力下,开始以“世界上最昂贵咖啡”的名号行销了起来。好莱坞影星杰克·尼克尔森、知名电视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等人,都跟“猫屎咖啡”有过亲密接触,1公斤“猫屎咖啡”的价格被炒到了270美元。

500

印尼咖啡店作为“活招牌”的椰子狸。被喂了安眠药保持沉睡,以免它逃跑。图片:Enrique Lopez-Tapia / NPL / Minden Pictures

和动物与人发生的许多摩擦一样,这又是一个“买卖”与“伤害”的故事。一开始,人们还秉承最初的做法,收集野外椰子狸的粪便。但随着价格看涨,需求越来越大,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市场。

于是有人便想到了圈养椰子狸的“好点子”:将野外抓来的椰子狸关在笼舍里,每天饲喂咖啡果,按时间捡屎即可。再也不用漫山遍野去跑腿了,产量也有了保证,想要更多的咖啡豆,关押更多的椰子狸便是,反正也没人能喝出哪杯是野外捡回来的,哪杯又是来自圈养的椰子狸。

 “猫屎咖啡”的生意就这样走火入魔,甚至在印尼巴厘岛形成了针对西方游客的“产业一条龙”,参观咖啡种植园,椰子狸饲养场,外加购买“猫屎咖啡”。利益熏心的商人们自然不会在意,圈舍里的椰子狸过得开不开心。

500

被圈养的椰子狸疯狂地打圈子,这被称为“刻板行为”,是动物饲养在单调环境下,行为出现异常的表现。图片:PETA UK / youtube.com

2016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通过观察16家开放参观饲养场里48只椰子狸获取的数据,指出这种商业化的“猫屎咖啡”饲养场为椰子狸提供的条件非常有限,极其不利于动物福利。而只有咖啡果的饮食营养,也不能满足椰子狸的需求,笼养死亡率很高。生产咖啡所需的椰子狸,主要来自于野外捕获,数以万计的椰子狸落入牢笼,其结果自然是野外种群受损。

连引领这一风潮的Tony Wild本人都看不下去了,发起“拒绝猫屎咖啡活动”(Cut the Crap: Say No to Kopi Luwak),想要终止这项买卖。然而潘多拉之匣已经打开,人类的影响力是如此“伟大”,一个猎奇搞笑的念头,就可以把另一个物种送上绝路。

本文授权转载自果壳网“物种日历”微信公众号

谢绝二次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