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是靠安慰剂效应吗?

500

反中医的科学主义者对中医的攻击与诋毁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他们武断地将理性主义文化中的自然科学视为认识自然的真理和理论标准,以此否定非科学的中医理论,并罔顾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彻底否定中医疗效。他们除了将中医治愈疾病毫无根据地贬低为靠患者自愈之外,还依据西医临床试验所采用的双盲空白对照试验将中医治愈疾病诋毁为安慰剂效应。他们既不能深入把握西医临床疗效评价所采用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条件,也不愿意对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特征进行客观地深入地理解,而是以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评价方法为标准,对中医的疗效进行想当然地否定。既然西药治疗疾病不是靠安慰剂效应,那么中医治愈疾病就是靠安慰剂效应吗?

所谓的安慰剂是指没有任何受试药物成分的模拟药物,其物理特性如外观、大小、颜色、剂型、重量、味道和气味都要尽可能与受试药物相同,避免被试验医生和受试患者识别出来。安慰剂效应就是在患者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模拟药物,以为自己服用的就是治疗自己疾病的药物,导致其相关症状出现缓解的反应。安慰剂主要是用于西药临床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排除安慰剂效应对受试药物疗效的影响。安慰剂效应的概念及其所指在中医药理论中是找不到的,属于西医理论范畴。从近代医学发展史来看,首次提出中医治病是靠安慰剂效应的反中医人士,正是提出废医案的余云岫,他在《我国医学革命建设与破坏》的文中依据西医理论首提中医治病的疗效依靠“精神上之慰藉”,并拿其为他人用“暗示疗法”成功戒烟作为例子加以佐证。余云岫首次将中医疗效视为安慰剂效应,后来的反中医者也多是承袭其观点极力攻击中医。

反中医者片面地夸大安慰剂效应的作用,然后以中医或者其他非西医的传统疗法不能做大样本双盲对照试验为由,指责这些医疗手段所获取的效果都是安慰剂效应所致。事实上,反中医人士并没有认识到他们所崇奉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间接地证明了中医治疗是有确切疗效的。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安慰剂效应虽然存在,但是与药物治疗患者的效果相比还是有着显著差异。中医虽然因个体化治疗不能进行共时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但大量历时的治愈个案同样能够强有力地证明中医治疗效果。为何西医的治疗效果属于药物作用,偏偏中医的疗效就是安慰剂效应所致?或许这种间接的反驳有些苍白无力,毕竟中医与西医是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那么我们再详细考察一下安慰剂效应对患者到底影响有多大,它能否代替药物治疗。大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表明安慰剂效应既不能持久发挥作用,作用也非常有限,根本达不到治愈疾病的效果。比如在临床试验过程中那些使用安慰剂的受试者往往因为病情不能得到改善而中途退出试验。既然安慰剂效应根本达不到治愈疾病的效果,为何就能断言中医治愈疾病都是靠安慰剂效应所致?

反中医的科学主义者声称西药都是经过临床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严格检验过的,已经排除了安慰剂效应,我们就可以拿西医与中医先后治疗相同的病例进行比较,这些案例既有近代史上著名的医案,也有现代史上针对相同疾病治疗的优劣比较。即使在西医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的阶段,仍然有大量的西医没有治愈的患者后来依靠中医而治愈,如果中药、针灸是依靠安慰剂效应而治愈,那么此前的西药治疗为何就没有通过安慰剂效应而发挥作用?西药此前治疗的无效恰好排除了中医在治愈这些疾病过程中安慰剂效应的影响。中医史上著名例证就是陆仲安治愈著名学者胡适先生的糖尿病,胡适因为西学的成见,认为中医没有“科学依据”,根本不相信中医。他因患了糖尿病去找西医久治无效,后经友人推荐,延请陆仲安采用中医而治愈。安慰剂效应起作用的前提就是患者相信自己服的是能够治愈自己疾病的药物,对于不信中医的胡适而言,中药是不会起安慰效应的,治愈起糖尿病的必然是中药。另外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现代著名医家施今墨治愈汪精卫的岳母的痢疾,汪是民国时期要坚决取缔中医的国民党政府要员,他的岳母患了痢疾,遍找西医治疗无效,最后经人推荐中医,汪无奈才让施今墨试试,施今墨的精准脉诊不仅让汪的岳母信服,而且只用几幅中药汤剂就将其重痢治愈。施今墨此举让向来反对中医的汪精卫心服口服,最后放弃推行废医法案。

如果说上面所举的两个案例都是个案,还不足以说明中医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远胜经过排除安慰剂效应的西药,那么中西医在2003年爆发的非典型肺炎的治疗效果比较上则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也就更有说服力。非典型肺炎爆发初期,西医由于缺乏对症的特效药,死亡率居高不下,而且患者留下诸多后遗症。后来广东省中医院让中医参入配合西医治疗,不仅大大地降低了死亡率,而且还减少和消除了后遗症。有了前期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中医最后完全独立治疗非典型肺炎,也让全世界也领略到中医治病的魅力。不仅仅是治疗非典型肺炎,对于艾滋病以及禽流感,中医都表现出了相对于西医治疗的优势,也是对那些否定中医疗效的言论最有力地反驳。

随着中药走向西研和西制,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也同样被用于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1999年4月22日发布的《新药审批管理办法》要求中药新药在被批准上市前,必须做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排除安慰剂效应对中药新药治疗效果的影响。即使西研西制西用导致中成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缺乏个体化治疗的灵活性而疗效有所下降,大量新上市的中药新药仍然经过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严格检验,充分说明中医中药治病完全不是靠安慰剂效应治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