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配“太行”:最初的梦想,绝对要到达

随着“太行”发动机的推广列装,如今的军迷们在看到解放军歼击机屁股上银闪闪的“短喷口”的时候,已经很少再有10年前那种高兴的劲头了。毕竟涡扇-10定型至今已经15年,作为一款合格的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其广泛应用到解放军空军战机上属于理所应当。

500

▲ 如今的这种“理所当然”,10年前还是一种小幸福呢

诚然如此,当看到量产型歼-10C尾巴上的“太行”喷口的时候,施佬这样的老军迷还是觉得高兴。毕竟涡扇-10配歼-10这“原汤化原食”的搭配,才是涡扇-10一开始上马研制的第一目标。

500

▲ 视频已经无法播放,施佬也只在网上找到了一帧截图而已

尽管“太行”最早就是作为歼-10的配套发动机立项上马的,但因为进度确实赶不上歼-10,加上从俄罗斯引进的AL-31FN作为“暂时替代”发动机性能完全符合需求,因此从歼-10的0批和1批再到歼-10A,再到歼-10B和歼-10C使用42批次的AL-31FN(也就是常说的99M1),数百台俄制“FN”系发动机成为了中国空军第二大三代歼击机队动力的全部保障。

500

▲ 某种程度上说,没有AL-31FN,就没有歼-10系列在2003年这个时间节点的成功

从1998年首架歼-10原型机试飞到歼-10C全面使用“太行”之前,涡扇-10与歼-10的结合虽然有迹可循,但确实屈指可数。歼-10原型机的1004号机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的涡扇-10发动机;歼-10B原型机的1035号机也使用过“太行”发动机,歼-10B原型机1034号在改为TVC验证机后,作为“必须使用国发”的型号,反而可能是歼-10原型机里使用“太行”发动机最坚定的一架……

500

500

500

▲ 歼-10系列的样机上都有过“太行”的痕迹

与此同时,“太行”发动机则因为试飞院空中试车台的短暂“断档”,阴差阳错地上了歼-11这样的双发机进行其多数空中试车,并在此后成为了歼-11B的正式目标动力,并在逐渐完善其可靠性后开枝散叶,成为包括歼-11BS、歼-16等国产“侧卫”的动力,并在进一步提升性能之后,成为中国五代机的第二款量产型动力。

500

▲ 以这样的形式终结发动机之争,施佬觉得不是什么坏事

太行发动机在研制之初是给歼-10设计的,因此其发动机机匣位置一开始就是以歼-10的发动机安装需求布置,即位于发动机的下方;而用于歼-11A/B/BS以及歼-16所使用的“太行”发动机在设计上则更改为与“侧卫”系列使用的AL-31F系列一样的上置机匣。这一改动最早出现在第2批“太行”原型机的最后一台上,当时上置机匣“太行”还是个特例,而当第3批和第3S批“太行”被装上歼-11进行试飞之后,上置机匣“太行”反而成为了主流。

500

▲ 珠海航展上展出的下置机匣“太行”,其设计就是用于歼-10系列的

不过相比在原型机上试验“太行”的浅尝辄止,在量产型歼-10上运用“太行”从来也没有离开过空军和航空工业的视野。随着歼-11B/BS和歼-16系列的批量服役与“太行”改进型号的顺利入役以及部队发动机维护保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早期困扰“太行”的可靠性问题也有了很大改善。中国航发工业的发展同时也让“太行”发动机的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在“太行”已经满足了几乎所有国产重型歼击机的动力需求之后,在技术性能已经完全达标之后,让最新的国产单发歼击机也用上“中国心”,自然正当其时。

500

▲ 航博展出的上置机匣“太行”,其装配对象是大部分的国产“侧卫”

颇为有趣的是,与“太行”发动机先下置机匣,后来改为上置机匣,之后又出现下置机匣的经历一样,AL-31F发动机最早安装在苏-27原型机T-10-3和T-10-4上的时候,使用的同样也是下置机匣结构,而上置机匣设计的AL-31F是作为设计大改的T-10K减小机体截面和阻力的一部分出现的,再到后来为了配装歼-10战机,AL-31F又衍生出了下置机匣的AL-31FN系列……不得不说历史的巧合真的令人惊叹。

500

500

▲ AL-31F系列发动机:缘分啊!

在这批“太行”歼-10C之前,其实已经有小批量的歼-10B量产机装备了国产“太行”发动机,只不过歼-10B本身产量较小,这批“太行”战机数量更少。不过从“太行”型号发展的历程来看,这几架歼-10B某种意义上更像2007年空军进行“太行”发动机“领先使用试飞”批次的那些歼-11A一样。如果之后装备“太行”的歼-10C能够顺利在空军扎下根,那么虽然替换既往的AL-31F系列发动机缺乏经济性和可操作性,但至少中国空军新列装的战斗机里,未来很可能就是国产发动机的天下了。

500

▲ 歼-10B使用“太行”的型号的量产机也功不可没

之所以说是“中国空军”,自然是因为这个故事里还存有一些意外,那就是中国海军的航母舰载机。目前现役的歼-15舰载机以及正在量产的歼-15,使用的依然都是从俄罗斯引进的AL-31F3发动机。尽管AL-31F3主要的改进只是增加了发动机的起飞推力,类似改进的“太行”海军型也确实存在,并短暂装上过歼-15战机的554号原型机进行飞行试验,但出于舰载机着舰反区操纵对于发动机响应程度极高的原因,俄制发动机暂时还会是歼-15的动力。至于下一代舰载机,那就是毫无疑问的“国机配国发”了。

500

500

▲ 歼-15的发动机也许会成为“太行”最后的遗憾,但对于中国航空工业而言,我们必须得“向前看”

当然对于另外的一些军迷朋友而言,也许“太行”的好消息都不能算好消息了,他们期待的自然是空军新一代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在新一代歼击机上的好消息。虽然一直有人用那些言之凿凿的“好消息”来打脸,但有一说一,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已经证实了“新机配新发”的技术冒险,涡扇-15和歼-20的配合也需要按照充分严谨的流程来进行。好消息是,目前看来无论是发动机本身的试飞工作,还是量产准备工作都在顺利进行。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前,“没有消息”某种程度上就是好消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