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可行性假设
昨夜失眠无意间翻到了几年前看的文章和自己的帖子,又回忆起了当年设想的按劳分配制合作社的构思,今天再次梳理与各位共勉!
几篇文章的链接:http://m.cwzg.cn/politics/201705/35922.html?from=timeline
http://m.cwzg.cn/politics/201705/35999.html?from=timeline
https://bbs.tianya.cn/m/post-worldlook-1777812-1.shtml
A. 综述上三篇文章,个人总结新型集体所有制合作社所包含的整体特征:
1.基本实现按劳分配;
2.意见采集分散、领导决策集中;
3.在市场条件下自发的产生并发展;
B.针对当下市场环境,为更加有力的生存一开始所拥有的初始特征:
4.人员精简、走技术密集型企业。做到小而美,而非大而全;
5.在某新兴领域开辟市场,尽量避开已经饱和或垄断的市场;
6.初创阶段的社员,拥有一定的风险持股,其比例按参与合作社时所面临的挑战强度而定;
C.达到一段阶段后,面对新的机遇或危机所采取的发展方式:
7.加强所有社员的技术学习,开办内部培训班。加强所有社员的理论学习,增强其集体所有制的意 识;
8.如合作社发展较好可扩大社员福利,合作社内设幼托、住房、老年活动中心等福利;
9.如合作社发展较差可进行二轮融资,出售部分股份退化成为合资公社企业(不完全的按劳分
配);
10.游说地方政府乃省政府注入政府融资,增加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
A:整体特征
针对第一条需要努力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结合当下市场环境计算出不同劳动的劳动价值。员工所持股份以股筹的形式体现,伴随着新社员的增加股筹总量亦会增加。股筹与股份之间存在浮动比例,此举可降低分配计算强度。下面我用数学公式来展示上述三者间的关系:
个人劳动价值=个人平均劳动效率×劳动时间(考虑到工作多样性,这只是简化算法)
持股比例=个人劳动价值/全体劳动价值
持股筹数=持股比例×总股筹数
劳动分红=(整体收益-各类公共支出)×持股比例
不同的劳动存在着难度上的差异,故而用劳动效率反映其差异。但是也需指出,在现行市场环境下不同难度的劳动其产出的劳动效率差距被夸大了。如企业高级管理与普通劳动者,在市场环境下其劳动收益率差距在5倍以上,这是有待商榷的。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后世长时间的探索来重新定义!
针对决策机构的产生,完全可以效仿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吸取其核心精华针对企业规模再次构建。需要我们对党史、近代史、当代政治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当然了华为的经验也很值得借鉴。
任何在某一社会环境下能够产生并发展的组织都有其内部合理性,如果我们所架构的按劳分配合作社能够在当下社会产生并发展就说明他的经验是可复制推广的,如果做不到这一条就应该被市场淘汰!
B:初始特征
万事开头难,为了新制度的生存我们必须在其产生之初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针对某一行业的小合作社人员精简,方便管理船小好调头。而如果不加节制的扩充人员,就算一开始启动资金充裕也难以保证所有社员的政治意识和集体意识正确,而这一点很重要做不到就崩溃或者质变的风险!
传统领域虽然有大量的熟练工和丰富的社会资源,但不适合小企业创业发展。因其市场饱和度高或者已经出现垄断型企业而发展前景大打折扣。故儿开辟新型合作社需要在新兴领域披荆斩棘创建生路!
合作社初创时原始社员付出很多、担负很大风险甚至直接注入资金,合作社的性质决定了其注入的资金不能够成为股份,只能在日后慢慢有息偿还。这需要初创社员拥有高尚的政治理想和做出巨大的付出,合作社是不能辜负他们的。可按照开始其付出的劳动或资金折合成日后一定数额的股筹,不建议折合成股份,这样有可能造成部分的老社员剥削新社员。老社员获得的风险股筹,是对其早期付出的持续性偿还。股筹相对股份比例是越来越低的,故而这种偿还没有剥削成分。
C:发展方式
当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小球滚成了大球,体量的增加使其机遇与挑战共存。如何面对新的形势,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呢?首先要加强所有社员的劳动技能学习,在新的时代不能做单纯的重复性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者,否则一定会被机器或AI代替。再者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习为什么要按劳分配、学习社会科学对经济生产的指导意义。
当然集体所有制合作社应该比一般的企业拥有更好的福利待遇,好的福利意味着能够更好的聚拢人心,须知幸福不仅仅是钱,还有很多钱得不到的东西!而合作社却能够提供。也许合作社到后期会比社会上一些高付出需要经常加班的工作获得的收入低一些,但是我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收入,而是一种全新的集体生活方式,是一份真真切切的幸福感!
如果合作社发展遇阻说明我们在某些领域缺乏经验,或者说缺乏实践知识!则有可能要与现有的社会资本融资,这样虽然短期来看是退步了,但长期来看又说不定是以退为进呢?
如果合作社发展的非常好,则完全可以吸引各地方政府投资。政府作为单独存在的资方,符合我国的社会本质。政府成为资方可以获得一笔稳定的股份分红,同时也可以为合作社提供一些合法的便利。同时合作社一旦出现不稳定的因素,政府持股可以成为稳定的基石!
其他
新入社员工一旦获得进入合作社的资质,可由人事部门确定其持股筹数量。新员工的持股需要自己购买,可先按持股比获得分红,然后分红的一部分拿来购买股筹。这种先有蛋再有鸡的操作方式,只能是合作社相对成熟之后的一种方法。
所有社员的劳动效率要及时科学更新,这是涉及到按劳分配的核心问题。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一遍,希望吾辈在有生之年能够大胆的去实践它!
注: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查阅资料,发现了有人说大量人员集体持股是非法的国家不允许(https://web.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50032)。对此笔者以毛主席的一篇文章作为回应,这里截取最关键的一句话:“世界上有许多新生的正确的东西,常常是非法的。我们过去就是“非法”的呀,国民党是“合法,的呀。可是这些非法的社,坚持下来了,办好了,你还能不承认吗?还得承认它是合法的,它还是胜利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