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论文事件本人对各种舆论声音的回复

500就本人论文事件网上讨论得沸沸扬扬,给俺扣上了马屁之神,学术无耻的帽子,严重影响了哥一杯茶,一本书,有时一只烟的啃纸田的生活。闲来无事,故特挑选有代表性的几条留言点评点评。

在点评前先搞点名词解释和说明。1,拍马屁。不以事实为依据,无中生有地将对方不具有的美德戴在对象的头上;2,赞美。以事实为依据阐述观察到的对方的美德。3,无耻。这个解释有点长。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用现代文解释不知廉耻就是什么都拿,什么都做。
再接着简单分析下网友和媒体的用词。一,拍马屁用词显然不妥当,没有人否定文中采用的事实依据啊,所以文章是赞美。论文事件,大V们一点火,媒体同志们不加思索,拿来就用,不就是不廉的表示吗?二,无耻更是如此。在不了解的情况的前提下,以自己之心度别人之腹,乱扣无耻的帽子,自己不正在践行无耻吗?各位评论下,到底是谁无耻?

传媒这样的做法,如果守着要害部门,不是贪官才怪。只不过,不只是枪杆子重要,笔杆子也很重要,掌握舆论的这些传媒这样的表现,靠他们几个能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靠他们能实现吗?遇事不调查不分析,就依靠自己占据的有利地形,口诛笔伐毫不留情,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先要整改。波普尔说过,真正的无知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拒绝接受知识。还是多读点书吧。

下面点评一下大V和网友的评论,大家可以看看谁思维混乱,看一看我们要怎么做更可能实现中国梦。 大V1。他称徐中民30岁已经是中科院博导,一,看来是拍马屁的结果,徐博导已经自证是马屁博导;二,当了博导就无需拍马屁了,我看不见得。当了博导还要当院长,当校长,当院士。总之,拍马屁的成功经验绝不可轻易放弃。
点评:
1,我论文H指数是单位最高的,出版和待出版的著作17部,请大V1在人文地理领域找个比我东西多的出来。找不出来,那是不是要在微博上给俺道歉,并推荐俺这个马屁博导供大家学习学习。
2,一个人眼中看到的景象往往是他脑中已有的景象。的判断暴露了他心中潜意识的拍马屁倾向。他拍马屁功夫怎么样,俺以前不知道,但这次不小心露了马脚。就是这还是事小,事大在哪里呢?说大V1三国演义都看得不熟,也在中国当大V。三国演义长坂坡赵子龙七进七出那段,糜方看到赵云不退反进,向着曹操阵营拍马而去,马上向刘备报告:“主公,赵云反了,投奔曹操去了。”糜芳为什么如此呢?在危机时刻,在形势未明之际对赵云做出投降的判断,说明他的潜意识里就有投降倾向。但这种倾向十一年后遇到合适的土壤才开花结果,他背叛关羽向东吴投降,直接导致了关羽的走麦城。
网友1:
歌颂老师有啥错呢?民风出了问题,君不见人人谈的都是陈冠希邓文迪这样的臭豆腐么?对于老师这样坚持传统一夫一妻的臭老九怎么能歌颂呢?电视上出镜最高的难道不是换老婆如脱衣服的郎教授么!感谢你让大家知道了程院士的成家秘诀(百年后一定成为流传佳话),这才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关注和学习的,不然民族还有希望吗?

点评:灼见。一般碰到问题有两种应对角度,一是想我怎么把事情做好,这么想和做需要吸收周围的力量,要吸收周围的力量必须是欣赏的眼光发现周围值得仿效的对象和目标,把事情做好是拍马屁根本搞不定的。个人,单位,国家的发展都是这样。二是在心中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种心态内心会很快地权衡利弊得失,很多网友一权衡发现别人的赞美,自己赞不出,那就认定是拍马屁无疑,上来就是满嘴喷粪,以刷自己的存在感。结果是什么呢?当然是一种虚无的存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西方经济学是第二种心态,俺开发的穷人经济学是第一种心态支持的。这里给出俺穷人经济学的定义:如何让自己知道自己格局的不足,让自己具有经邦济世才能的学问(如何让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就什么是穷人经济学,可参考书味香里以前的文章《浅谈穷人经济学》。

网友徐梅博士:
全凭中科院徐中民研究员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当懂得“揭露学术腐败,我欢欣鼓舞”是泛️而非特指/有泛指之实而无特指之意。况且,我断定拥有这般优雅流畅文笔/这种内心世界建设的徐中民研究员应当没有腐败缝隙。️徐中民研究员顺遂如意!揭发中国社科院“一窝”院长院士领衔违规/戏谑科研/玷污殿堂+“一帮”所长书记沆瀣结伙/抄袭剽窃/污浊学术的全日制正规老牌农学博士_徐鲜梅

点评:
第一句是错误的,是事情找的我,不是我去揭露什么学术腐败。我自己能做出东西来,是用不着象那些学术界的大V(如知识分子)那样,成天搞什么学术反腐吸引眼球,而不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搞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出来的。

第二句推断是有道理的,以前公众号里面的推文讲的情景空间分析就是这样的推理套路。据此,还可以继续推理,我的导师和师娘确实是配得上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分析的。你说是不是。

第三句放错了地方,那是社科院的问题我不熟悉。我呆的科学院是一个石驻虎啸龙吟处,人处荷香水影中的地方。这次扯出事情来,最多就是文章放错了地方罢了。再挖,就是挖出了哥的光辉形象。
网友2:
起哄的人都是“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徐老师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人。

点评:此网友点评很有水平。我这里只是翻译一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讲有悟性的听说道后深信不疑,而且没有一点疑惑,它就是那么回事,并且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地去练习它,实践它。中士闻道,半信半疑。有时放在心上,有时忘得无影无踪,人的行为也会出现左右摇摆的。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完全没有悟性的人,一听说道就大笑不止,认为荒诞滑稽。不这么表现出自己鄙视,讥笑的姿态,世人又怎么会了解自己还有道呢。其实是掩盖自己的无知罢了。
网友3:
弟子对导师的欣赏和赞美就是拍马屁。
2.研究生自杀都是导师的错。
3.论文“致谢”部分违心讲一连串的“感谢”是学术规范。
4.把导师和师母互敬互爱的真实素材融入论文被视为学术腐败。
点评:带了整体性的视角在看问题。
网友泥3:
《冰川冻土》杂志发表徐中民颂扬导师程国栋院士与师母,实事求是,不过分,看不出弄虚作假的成份。我在研究报告里颂扬过一位院士:“裴文中显示了学科带头人的大家风范:既有千里马素质,又有伯乐睿智。他,光明磊落,待人坦诚;他,良师益友,指点迷津;他,实事求是,科学定真。”衷心希望有人站出来批判!中国科学院如果追查,杜绝的应该是胡吹乱拍,须好好审查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的出版物。科学院不是世外桃源,人们往往看重贪污包二奶不当行为,其实中国科学最大的问题是“学术权威”横行霸道,不允许发表不同的学术观点,这对中国科学的进步伤害最大。在科研单位,能进入有科研经费可贪和有二奶可包的都是有较高层次的人才,一般人即使有贼心贼胆也没有条件。科学家经济和生活犯法判刑最好是继续研究将功补过,因为中国的高级人才不是很多,丢弃十分可惜。

点评:做对的事情是比做对事情重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