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观澜:民进党在台强势崛起(下)
(一)党外初创
(二)选举翻身
(续前文。参见 隔海观澜:民进党在台强势崛起(上) 评论 0 国内)
(三)议题引领
2000年民进党以黑马之姿取得全台执政权,是台湾政坛的重大事变。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台湾本土势力,尤其是“台独”势力取得了空前的舞台。
民进党执政之初,还是知道自己算哪根葱的。蓝营由于分裂吞下了败选的苦果,但当时的支持力量还是很强,在立法机构也是最大党,国亲联合掌握绝对多数。陈水扁一度表现得十分谦卑。
陈水扁的就职演说中,竟然两大段文字是以大中华口吻论述的(下图),你敢相信吗?他这段不由衷的话,肯定是受过高人指点:既可以按“统”解读,又可以按“独”解读,是十分典型的双面文字。正是这种态度蒙蔽了蓝营某些人士的双眼,竟然误以为陈水扁态度妥协,真是愚不可及!!
无论绿营嘴上怎么说,其所作所为无一不在推动“台独”。
民进党推动“党政军退出媒体”,让国民党失去了声音。但蓝的刚走,绿的就跟上了,不断染绿公营媒体。人是绿的,钱是绿的,看你绿不绿。染不绿就分化你。
民进党推动“党政军退出校园”,让国民党失去了鲜血。但蓝的刚走,绿的就跟上了,不断染绿大中小学,配合不断独化的历史课纲,培养出来一代“天然独”。
民进党痛批国民党家大业大、搞黑金,逼迫国民党以自残的方式处理党产,让国民党失去了营养。而与此同时,当权的民进党何尝不是大肆贪污,陈水扁女儿说了,“民进党内谁没拿过我爸的钱?”
民进党中止“国统会”运作,去孙去蒋,排斥一切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东西,让国民党失去了脊梁。介寿路没了,中正像倒了,遥祭黄帝陵降级了,国歌国旗的出镜率都大大降低了。
面对民进党种种倒行逆施,国民党做了什么?龟息大法,一动不动。民进党创造“民意”,国民党屈就“民意”。在陈水扁当政期间,毕竟还有大批秉持“大中华意识”的老人在世,再加上民进党实在是执政菜鸟,国民党在这个空隙中腾挪闪躲,自以为爽。
民进党在蓝多绿少的“背风”环境下,靠公投绑大选、靠二二八悲情大游行,尤其是靠“两颗子弹”,以极微弱优势赢了2004年大选,各界无不大跌眼镜;又靠走路工事件,以微弱优势赢了2006年高雄市长选举。
2008年,由于陈水扁贪污案发酵,国民党终于迎来了空前大胜。不但马英九高票当选,还在立法机构拿到81/113的绝对多数席位。然而,民进党一只狼顶得上国民党十只羊。绿营以少数席位呼风唤雨,继续让国民党失声、失血、欠营养、断脊梁。蓝营执政期间,有没有宣传攻势?有没有青年政策?敢不敢恢复课纲?敢不敢抢回国族论述?都没有,他们除了说几句漂亮话,向大陆要福利,简直是一事无成。
2000年以后的这段时间,民进党无论在朝在野,议题把握能力十分精准,社会能见度高,势力不断蓄积。可笑的是,蓝营一直做着“蓝六绿四”的美梦,以为自己很稳,输了都是意外。
(四)摧枯拉朽
终于,李扁20年经营开花结果了。“天然独”长大了,他们在等待发力时机。
经过“马王政争”的铺垫,经过对两岸货贸协议的“懒人包”妖魔化攻击,2014年,太阳花运动爆发了。绿营马仔占领立法院,而绝对多数的国民党束手无策,一退再退。从此以后,国民党犹如过街老鼠,不再有任何作为。民进党至此获得了道义制高点,完全进入了摧枯拉朽、予取予求的战斗模式。
2014年地方选举,国民党一败涂地,自以为有优势的中北部都守不住,台北、桃园、台中全挂;高雄、台南,更是从选战第一天就摆出了等死的架势;只有新北市,朱立伦以较小优势获得连任。
2016年大选,国民党再次一败涂地。而且,党内互打、怯战、选前换将,社会观感也是差到惊人。
民进党再次执政之后,再次表现出强烈的“台独”企图心。非他族类,其心必异。谁不服,他们就整谁。管中闵不绿,就无法执掌台大;韩国瑜不绿,就无法执掌北农;南部的农田水利会不绿(国民党桩脚),就从民选改成官派。
打着“处理不当党产”的幌子,民进党彻底掌握了国民党的财权,搞得国民党揭不开锅发不了薪,时至今日借钱过日子,朝不保夕。打着“转型正义”的幌子,民进党彻底掌握了历史论述权,想批谁就批谁,想抓谁就抓谁。靠着网军,民进党强势带舆论,带着天然独鼓噪。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乐观预估,民进党将在岛内长期执政。
2018年,韩国瑜以强论述的形象出现,让蓝营军心大振。加之民进党频频出包,国民党犹如获得强心针,取得了当年地方选举的胜利。但民进党可不是吃素的,谁厉害他就打谁。受网军攻击和国民党内讧的影响,韩国瑜在网络上的形象迅速崩塌,在2020年大选中大败。韩国瑜成为悲剧英雄。
当前的岛内局势,民进党是大顺风,占据绝对高地;而国民党是大逆风,动辄得咎。
(五)动向前瞻
民进党向国民党呐喊:别乱动,谁动我打谁!想活命,向我看齐!你绿了,咱就和谐了!
国民党说:我检讨九二共识!我放弃党产!我不叫中国国民党了,我叫台湾国民党!
民进党笑了:兄弟真乖,来,后排坐下吧,我养你。
国民党说:我活下来了,改革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