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些星星,样子好怪哦

原创:牧夫天文

翻译:liufeng

校对:DAIKIN

美编:葫芦

后台:库特莉亚芙卡 李子琦

原文链接:

http://www.astronomy.com/news/2020/01/these-are-the-universes-five-strangest-stars

500

哈勃在2006年拍摄的疏散星团NGC290。这个年轻的恒星团距我们约20万光年,跨度约65光年。

宇宙中大约70%的恒星是微小的红矮星,又暗又弱,再加上缺乏想象力,业余观星者可能会觉得恒星物理学有些乏味。

但是恒星的“大众脸”掩盖了星表里那些广泛存在的怪异家伙。宇宙中的恒星既有超乎寻常的超大型恒星,也有特别小的恒星,乃至于它们看起来更像是气态巨行星,而不是燃烧的氢球;一些恒星移动得超级快,以至于它们可能会完全逃离银河系;而一些“理论恒星”存在的可能性,则会突破物理学已知的边界。

从这些不走寻常路的恒星之中,我们挑选了五个例子,可以让您领略各类恒星独特之处。

- 大个子 -

红超巨星盾牌座UY是已知的最大恒星,它的半径大约是太阳的1700倍。作为比较,太阳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所以四舍五入的话,其半径是地球的20万倍。很大的数字,大约是地球直径和足球场尺寸的对比。

500

盾牌座UY 与太阳对比,图一里面太阳只有一像素

盾牌座UY 位于盾牌座中,距我们约有5100光年。它很像红超巨星参宿四,但却比参宿四还大三倍,和参宿四一样,未来会死于超新星爆发。

除此之外,我们对盾牌座UY知之甚少。连它与地球的距离也有争议,但即便如此,在地球上测得的大视角度恒星里,盾牌座UY无疑也是离地球最远的之一。

500

卢瑟福天文台拍摄的盾牌座UY图像

重量级选手

RMC 136a1,迄今已知的最大质量恒星。

RMC 136a1的质量约为太阳的315倍,是已知最重的恒星。但是,尽管其质量巨大,它的半径却仅为太阳半径的30倍。它是极热而明亮的R136恒星群的一部分。R136恒星群是NGC 2070中心聚集的恒星,位于大麦哲伦云的毒蛛星云中。

500

红矮星,我们的太阳,B型主序星和R136a1的比较

弗拉格斯塔夫洛厄尔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杰拉德·范·贝勒(Gerard
van Belle)表示,“
RMC136a1已经不只是热得发红,而是热得发蓝。它的温度为5万开尔文,处于所谓的‘紫热状态’,其辐射输出在极紫外线光谱中达到峰值。”他还说,它未来很可能会爆发超新星,由于它具有足够的质量,爆发后它将留下一个黑洞而不是一颗中子星。

小家伙

我们现在说的这颗恒星EBLM J0555-57Ab(简称57 Ab)仅比土星大一点,还不及木星。据剑桥大学称,它的质量刚刚能够使氢核聚变合成氦。57Ab距地球约600光年,人们通过凌星法发现其为一个双星系统中较小的一颗恒星。

500

EBLM J0555-57Ab与木星、土星以及著名的小恒星TRAPPIST-1比较

但剑桥大学指出,由于尺寸小、亮度低而难以探测,我们对这些尺寸和质量比太阳小80%的小恒星知之甚少。

跑得快

超高速恒星是以极高的速度在银河系中运行的恒星,由于其速度太快,这些恒星大多最终将脱离银河系。直到最近,科学家们还相信,恒星达到这种速度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双星系统与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相互作用。

500

PG 1610 + 062是一颗快速移动的恒星,可能是从我们银河系的船底座-人马座旋臂中甩出去的

但是去年《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上的一篇论文提出,超高速恒星PG 1610 + 062是一颗慢脉动蓝色恒星,其亮度较高,可进行深入研究。该论文作者说,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们银河系的银盘,它很可能是从我们银河系的船底座-人马座螺旋臂上甩出去的。

论文作者还认为,因为原来的伴星发生了超新星爆炸,PG
1610 +
062才被加速到了如此惊人的速度。或者,这对双星可能是从年轻而密集的恒星团的引力相互作用中获得了速度。当时,两颗恒星彼此锁定在轨道上高速运行,它们与密集星团中其他恒星的相互作用可能将双星系统中质量较轻的恒星以超高速弹射出去。

理论上的恒星

索恩-祖特阔夫天体(TZO)是一种到目前为止仅在理论上才存在的天体,当巨大的弥散氢气层包围着致密中子星时,理论上便能产生这种恒星。2014年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一篇论文的作者提出,尽管超巨星TZO的外观与红超巨星几乎相同,但是其光谱中却存在异常强的重元素和锂的谱线。

TZO是最早由理论物理学家齐普·索恩(Kip Thorne)和安娜·祖特阔夫(Anna Zytkow)于1970年代末期提出的假说。天文学家范·贝勒认为,TZO是由一颗爆发的超新星将其剩余的核(即中子星)“踢”到另一颗恒星里形成的。

范·贝勒提醒,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但并非绝对不可能。因此,TZO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是非常罕见的。天文学家确实有一个候选的TZO,它被称为HV2112,位于南天杜鹃座约20万光年外的小麦哲伦云中。

500

小麦哲伦云中TZO候选天体HV 2112的照片

HV2112 由艾米利·勒维斯科(Emily Levesque)和菲尔·马赛(Phil Massey)及合作者于 2014年发现,但目前还没有被确认为TZO。

范·贝勒表示,TZO模型是较早提出的,很难确定HV2112是TZO还是仅仅是一颗“规规矩矩”演化的恒星。

你熟悉的那颗星

最后,尽管早已被定性为“普通黄矮星”,我们的太阳本身其实也有点奇怪。

为什么太阳也怪怪的?

首先就是太阳的质量很奇怪。范·贝勒表示,恒星质量范围从太阳质量的八分之一到太阳质量的100倍左右不等。虽然太阳的质量属于中等,但仍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恒星比太阳轻。

另外,尽管有半数类日恒星是有伴星的,但显然我们的太阳从来就没有过伴星。如果同其他恒星比较光谱的话,你会发现太阳在光度上非常稳定。这意味着太阳的亮度变化不大,这也许是地球生命进化的关键因素。

最后,范·贝勒强调说,在类日恒星周围,目前尚未发现与太阳系结构类似的行星系统。至于上面的那些极端恒星嘛,理论上很有趣(因吹斯汀),但是就我们目前的认知而言,是不太可能有生命存在。我觉得范·贝勒的意思是,这一切似乎并不简单,Emmm…...

好的,现在是读者互动无奖问答时间,上面有一颗恒星是我们在最近周六茶余星话推送中介绍过的,请问是哪一颗?

『天文时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500

两个星团和一颗彗星

图片来源 : Rolando Ligustri (CARA Project, CAST)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