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全球的中国制造业巨头!

有人说,中国只有个华为。。。

宁南山:除华为,还有这些中国公司在争霸全球

中国除了华为,还有哪些优秀的制造业霸主?

说起中国的优秀高科技企业,可能大家脑海里面第一个浮现的就是华为,没错,华为是中国为数不多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的制造业企业,也是中国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也是中国净利润最高的民营制造企业。

在本行业占据最大的世界市场份额,最多的净利润和最高的研发投入,同时掌握技术话语权。

很多人印象中,似乎中国优秀的制造业只有华为一家,其实不是这样,中国现在就工业产值而言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2017年工业产值等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和,绝对不是华为一家就能够撑起来的。

一,中国营收千亿美元大公司;

全球范围内,有9个国家垄断了53家千亿美元级的公司,中国占13家,美国却拿下22家。中美之间的角逐,未来就看这四大领域:能源,汽车,ICT以及基建。这四大行业不仅决定了中国能否超车成为世界第一,也给你提供了未来的财富风向标。

一家公司,如果能够达到营业收入1000亿美元,这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千亿美元公司,在全球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能够影响整个行业的巨头公司,基本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具备影响力的公司。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9个国家拥有千亿美元公司,全部在欧美和东亚,首先是经济实力全球六强的美中日,德英法,然后是瑞士荷兰韩国。

看下美中日德四强。

德国有4家千亿美元公司,1家安联保险,其他3家都是汽车公司,大众,戴姆勒,宝马。没错,宝马是千亿美元公司,德国人牢牢占据汽车工业的顶端。

日本有5家千亿美元公司,1家日本邮政,1家电信NTT,其他3家都是汽车公司,丰田,本田,日产。

汽车产业现在是日本的绝对支柱,汽车产业的兴衰关系着日本的国运,其实德国也是一样,汽车产业现在是国民经济的最大支柱产业。

日德两国这样的经济结构,是一定要完蛋的。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高速物流,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基本都是中美在领跑,日德大大落后了。曾经两国世界领先的电子科技企业,都没有千亿美元公司了。

中美两个巨无霸。

美国有22家千亿美元公司,不愧是超级大国。但是仔细一看,又觉得为美国感到有些担心。首先是22家千亿美元公司里面,竟然有6家是医疗相关的,也是千亿美元公司数最多的行业。

快捷药方控股控股,是做医药销售,处方管理,医疗保险和事故认定的。CVS health:零售商和医疗保健商。联合健康公司,也是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相关公司,康德乐公司,美源伯根公司,麦克森公司三家,都是做药品批发,分销之类的。

美国的医疗体系极其昂贵,每年消耗了大量美国人的收入,我们也知道,中国人去美国,都必须买医疗保险,否则一旦生病,或者意外受伤,急诊和住院治疗费用都是天价。

无怪乎每次美国总统大选,以及新总统上台,医疗体系改革都是施政和竞选的重中之重,光是上面6家美国企业,每家收入都是上千亿美元,就可以看出美国国民有多少收入流向这个产业。

像上面最大的两家,联合健康公司收入1848.4亿美元,排世界五百强第13位;CVS health营收1775亿美元,排世界第14位。

另外的千亿级公司有:

金融和银行业2家:摩根大通银行,房利美。

保险业1家: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2050亿美元,同时也做很多投资。

石油化工业2家:爱克森美孚和雪佛龙。

零售业有4家:克罗格集团,沃博联,好市多,沃尔玛。其中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公司,2016年收入高达4858.7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二的公司是中国国家电网,营收3152亿美元,只有沃尔玛的60%左右。

电信企业2家:Verizon,AT&T

科技行业5家:通用电气,亚马逊,福特汽车,通用汽车,苹果公司。

如果光看美国的千亿美元企业的话,可以看出最有技术含量,算得上美国立国支柱的,还是ICT产业,汽车产业和能源行业,总共8家公司。

其中ICT产业公司4家,亚马逊,苹果,Verizon,AT&T;汽车2家;能源3家:爱克森美孚,雪佛龙和通用电气。通用电气其实是一家综合工业集团,比方说他还做医疗设备,通用电气制造大量能源设备,包括发电机,石油生产设备等等。

盘点中国的超级公司。

全球总共53家千亿美元公司,美国22家,日本5家,德国4家,法国3家,英国和荷兰2家,瑞士,韩国各1家,总共40家。全部是发达国家。

其余13家千亿美元公司,都来自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

要认识到中国的特殊性,那就是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全球唯一一个事实上各个产业都在与发达国家竞争,并且在挤压其份额和利润的强国。

看完国外的企业,就可以认识到一个道理,除掉银行,保险,金融,零售,医疗保健这些科技含量比较低的产业,同时电信行业业除开。

发达国家的最大的三根支柱:

1、汽车业:日本有3家,德国有2家,美国有2家,荷兰有1家

2、ICT:韩国有1家,三星;美国2家,亚马逊,苹果

3、能源业:美国3家,英国1家,荷兰1家,法国1家

发现一个规律没,美国是唯一一个三大支柱产业(汽车,ICT,能源)都有千亿美元企业的公司,而且每个产业都有2家以上,什么是超级大国,这就是底气。

盘点下中国的13家千亿美元超级公司,我们也能很容易的发现一个规律,中国和美国一样,也是一个在三大支柱产业上都有千亿美元级别公司的强国。

这13家公司里面,首先是7家,主要是银行,保险和电信公司。

4家银行:四大行:工行,农行,建设银行,中行

2家保险:平安保险,中国人寿

1家电信:中国移动

那么剩下的6家呢?

对应西方三大支柱产业,我们有4家。

能源行业3家:国家电网(世界五百强第2),中石化(世界第3),中石油(世界第4);

汽车1家:上海汽车集团(世界第41位)

另外还有1家是什么?是我国作为基建狂魔独有的属性,也即是中国建筑公司,2016年收入1445亿美元,排名第世界24位。

要想彻底在竞争中战胜西方,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在这四个领域取得优势。

这四大产业目前是什么样。

(1) 能源行业

国家电网在特高压输变电和智能电网,以及电网可靠性方面都是世界超一流水平。国家电网不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电网,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电网。

事实上,国家电网现在不仅仅是中国的电网,也在逐渐成为世界的电网,而且对外投资全部盈利,简直是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典范。

国家电网欧洲有三张电网的大量股份,分别是希腊国家电网的24% 葡萄牙国家电网--国家能源公司25%的股份,意大利电力公司的35%的股权。

国家电网在巴西的子公司,先后收购了12家巴西输电企业,是除了巴西国家电力公司之外最大的电力输送和配电企业,也是最大的新能源企业,中国只派出了30人的管理团队,其他全部本地员工,管理了全巴西电力的14%,体现了极高的管理水平。

国家电网拥有菲律宾电网公司40%的股权,另外在发达国家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利亚”州,国家电网拥有南澳输电网公司41.11%股权,是第一大股东,看下图中“南澳大利亚”的位置。

除国家电网,中国还有2016年营收712.4亿美元,排名世界第100位的南方电网公司。

南方电网公司2016年售电量就高达8297亿度电,这已经超过了德国,法国,英国的发电量,是日本电网的83%。

南方电网还是越南的电力供应商,从2004年开始到几年,累计送电已经差不多400亿度。中国企业在越南最大的投资项目,就是南方电网投资建设的越南永新燃煤电厂,建成后将极大的缓解越南南部的缺电状况。

目前,在电网方面,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我国在电动汽车时代实现大赶超创造了基础条件。

中石油和中石化。油气资源开采是高科技行业,是白人霸权工业,这两家是欧美以外仅有的拥有全产业链的高科技公司,下面有大量的石油装备制造,炼油和化工制造公司。

中国还有两家巨头公司在从事石油天然气开发,一家是2016年营业收入658.9亿美元,排名世界115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另外还有一家是国人意想不到的,就是中化集团。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化集团的石油上游业务已经成为一个具备较强自主发展能力的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目前,公司已经在哥伦比亚、巴西、美国、中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5个油气合同区块,权益内剩余可采储量超过10亿桶(油当量)。

四大石油公司除了到处找海外油田,以及开通中哈,中俄陆上石油管道以外,2017年中石油旗下的海洋工程公司还和中集集团合作进行了可燃冰开采实验,获得圆满成功,实现连续31天稳定产气,总产气量达到21万立方米。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可燃冰安全可控开采。中集集团提供了用于开采的蓝鲸一号平台,这是目前世界上作业水深和钻井深度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从电网和可燃冰开采,我们要敢于自信的说,中国在很多方面是领先全世界的最先进国家。

(2)汽车行业

我们看到上海汽车公司2016年销售收入1138.6亿美元,排名世界第41位,另外中国第二大的东风汽车公司861.9亿美元。

汽车产业,主要还是要看自主品牌,上汽,东风的自主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轿车,比例还很低。

但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越来越好,越来越贵,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多的人会放弃丰田,本田,福特,通用,也一定会有人会像放弃苹果手机一样放弃宝马,奥迪,奔驰而转向以后的高端国产汽车。

实际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已经从2014年的626.49万辆提高到了2016年的1052.9万辆,销量比2014年增长了68%,占中国市场份额从33.9%上升到了43.2%。

在汽车产业里面,上汽,吉利,广汽,长安的自主品牌正在逐渐脱颖而出,发展速度惊人。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技术上有优势,但是粗放管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电动汽车将是中国实现大超越的机遇,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成本结构完全不同,发达国家占据优势的关键零部件成本比例,在电动汽车里面要低很多。

实际上2017年电动车的全球销量排行榜上,前十名竟然有三家中国公司,预计上汽很快也会进入世界前十,请注意,这些电动汽车全部是自主品牌。

四家中国汽车公司进入全球前十,这在燃油车排行榜上简直不可想象。

(3)ICT行业

首先是华为,2016年华为销售收入达到818亿美元,增长了32%。可以说,华为成为千亿美元企业,就是2018年或者2019年的事情,到时候,在电子行业,华为将是继苹果和三星之后,第三家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的电子公司。

中国除了华为,还会不会有千亿美元ICT科技公司诞生呢,不算中国移动的话,也有1家,就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2016—2017财年的营业收入为1582.73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大约240亿美元。这么一看,阿里巴巴离千亿美元还远啊,事实上,我们如果看下增速,该财年阿里的营收为增速56%,这个恐怖的速度意味着,阿里四年不到,2020年就可以跻身千亿美元俱乐部行列。

阿里在代表人类未来的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在中国都处于领先地位,阿里利用自身平台,杭州的自然环境,以及有钱的优势,到处挖业界顶级科学家。

另外一个是大众忽略的量子通信,我们都知道中科大的潘建伟团队在不断推进量子通信技术和量子计算机研制,那么在企业界有没有公司在搞量子通信呢,有,就是阿里巴巴。

阿里在2013年开始涉足量子通信技术研究,是中国第一家投资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公司,阿里巴巴首席通信科学家谢崇进就是在2014年加入阿里,开始量子通信的研究,谢崇进博士来自美国贝尔实验室,那就是那个出了很多诺贝尔奖的部门。

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长距离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开通,首批使用该干线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司就有阿里巴巴,另外两家是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

在ICT领域,阿里和华为是未来中国千亿美元公司的绝对主力,当然腾讯也有可能加入。

其他公司,在规模上都比较小,或者科技色彩不浓厚。例如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游戏公司网易,中国仅次于华为海思的第二大芯片设计商紫光展锐,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百度,技术都还可以,但是营收离1000亿人民币都还差得远,更不要说千亿美元了。

联想,OPPO,VIVO营收倒是大约2000亿人民币级别,其中OV增长也很快,然而科技色彩不高。当然了,还有京东,2016年营收2602亿人民币,但是其大部分收入来自产品自营,更像是一家零售公司,科技色彩需要加强。

小米正在逐渐成为高科技公司,但是2017年的营收目标也只是1000亿人民币而已,这个营收只有阿里和腾讯去年的70%不到。类似的还有高科技公司中兴。

所以在未来五年, ICT领域千亿美元公司还是要看华为,阿里,腾讯三家,另外京东预计也会突破千亿美元

我们就不算京东,有三家千亿美元ICT公司,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美国的千亿美元ICT公司也就是亚马逊和苹果两家。

但是,美国还有微软,谷歌,IBM三家接近千亿美元的ICT公司,2016年,谷歌收入为901亿美元, 微软收入为857亿美元,IBM收入为778亿美元。这其中微软和IBM增长潜力不大了,事实上2016年这两家收入都是负增长。谷歌还保持着快速增长,2016年增长了12%左右。

另外我们熟知的FACEBOOK,2016年营收276.38亿美元,和同样做社交的腾讯1519.38亿人民币收入规模差不多,而且增速为56%,竟然也和腾讯2016年48%的增速差不多。预计FACEBOOK未来也会成为千亿美元公司。

英特尔公司2016年收入为593.9亿美元,增长7.3%,但是净利润高达103.16亿美元。还有个甲骨文,这家软件公司已经停滞多年了,2016年营收为370.47亿美元,下降3.1%,但是净利润竟然高达89.01亿美元,虽然下降了10.4%,可以仍然是看做美国ICT产业的支柱。

所以对未来五年做个总结。

中国千亿美元级别ICT公司四家:华为,阿里,腾讯,京东,其中,华为和阿里将会在技术方面脱颖而出;

美国千亿美元级别ICT公司有五家: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Facebook。

在营收的第二梯队,中国的百度,网易,紫光展锐,小米;美国还有英特尔,甲骨文,IBM,高通,惠普。 中国方面只有百度,紫光展锐,浪潮算得上技术型公司,小米和网易在研发方面还需要加强科技色彩,目前来看差距还是很大。

事实上,美国还有NVIDIA, AMD,博通,德州仪器等等,另外半导体生产设备美国也是绝对优势,比如应用材料公司。美国在ICT技术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是自二战以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打下的深厚根基,我们能做到紧跟已属不易,当然我们也要有信心,在上述公司之外,我国还有中芯国际,中微半导体,长电科技,寒武纪等公司。

(4)基建产业

全球基建行业唯一家千亿美元公司:中国建筑,2016年销售收入1445亿美元,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公司,基建狂魔绝非浪得虚名。在西方三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中国还多了一根,就是搞建设。这个地球上修桥,修公路,修高铁,修机场,修高楼,修轨道交通谁最强,毫无疑问是中国。

二,中国争战全球的制造业霸主。

那么中国那么高的工业产值,究竟来自哪里呢?

中国的制造业可以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国人的注意力往往聚焦在地方军身上,例如华为等民营企业和地方国企,而由中国政府主导的中央制造集团组成的中央军,非常容易被国人忽略。事实上,中国的核心制造能力并不在地方军手中,而是主要来自中国的几十个中央制造集团,他们都是名字以中国开头的大型制造集团。

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航天,航空,高铁,地铁,电网,核电站,核潜艇,航空母舰,超级工程建设等等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这些中央制造集团手中,他们才是中国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看一个排名就知道了,2016年中国制造业500强,按照研发费用排名,前五名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一说中央制造集团,可能国人最熟悉的就是造高铁和地铁车厢的轨道交通巨头中车集团。

没错,中车现在已经是世界最大的轨道交通企业,并且技术和世界市场份额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优势还在不断扩大,2016年中车营业收入2297亿人民币,差不多332亿美元营收,净利润16.4亿美元。最大亮点是国际业务签约额约81亿美元,同比增长40%,到2020年国际业务还要翻一倍。

以2016年8月的高铁市场份额为例,中国中车占全球高铁市场69%,日本川崎+日立两家加起来9%,阿尔斯通8%,西门子3%。

即使算上普通列车,地铁车辆,就拿庞巴迪和西门子为例,2016年西门子列车业务收入78亿欧元,庞巴迪列车业务收入76亿美元,两家欧洲和北美的代表性企业加起来收入也只有中车集团的50%左右。

然而中车只是中国庞大的中央制造集团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中国的几个中央制造集团有多强大?

8家中军企进入世界军企22强。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数据,世界第一大军火公司,是美帝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年营业收入364.4亿美元,第二大军火公司是波音公司,年营业收入279.6亿美元,美国第三,世界第四大军火公司是美国雷神公司,年营业收入217.8亿美元。也就是200-400亿美元级别,够强大了吧。

而中国的航天科工集团,2015年营收为278.67亿美元,净利润14.7亿美元,航天科工是中国搞天宫空间站,嫦娥工程,以及导弹研发的单位,然而航天和国防军事工业只占航天科工三分之一的营收,其他三分之二来自装备制造等民用工业品。

根据航天科工的规划,其2017年用于军民融合的产品,也就是军事技术用于民用工业品制造销售的收入,要达到1470亿人民币,也就是213亿美元。1470亿人民币的民用工业收入,如果他是一家民营企业,比格力规模还要大。

中国还有个比航天科工集团规模更大的航天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15年营业收入305亿美元,净利润18.54亿美元,旗下8家A股上市公司,大量涉及民用工业品制造。

大量涉及民用工业品制造”这句话的具体概念是啥呢,举个例子,2016年12月,陕西地方媒体报道航天科技集团下属陕西的一个60人规模的小工厂,航天科技四院西安航天动力机械厂下属的铜箔装备分厂,将航天科技中使用的高端焊接技术和旋压技术转化到民用产业,其研制的用于铜箔生产的关键设备——2.7米阴极辊打破了日本产品对国内市场形成的垄断。从2016年10月初到12月初,2个月就获得了2亿人民币的订单,形成了良好的进口替代。

“记者在铜箔装备分厂看到,巨大的订单带来了火辣辣的干劲和沉甸甸的压力,一线工人在全力生产。而在厂门口,一套配有2.7米阴极辊的铜箔生产设备正在装车发货,即将运往广东。厂长吉毅松告诉记者,上半年,企业的订单还不到3000万元,而4季度一下接到2亿元的订单,共有100多台设备,企业生产任务排到了2018年。”

“中日双方设备在同一车间投产使用,生产出的铜箔接受同一台仪器检测。一项项数据显示,西安航天动力机械厂铜箔装备分厂制造的阴极辊所产出的铜箔,从质量到外观丝毫不逊于外国设备加工的产品,而且依托航天旋压技术旋出的无缝钛筒阴极辊更优于日本的焊接有缝产品。用户随即决策批量使用该厂设备。”

另外就是中航工业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602亿美元,净利润8.82亿美元,和航天科工一样,军事工业只是中航工业营收的一部分,还有来自电子控制系统,民用航空飞机例如新舟60,ARJ21,无人机的营收,中航工业还是波音飞机的供应商,例如供应波音客机的方向舵。

​以中核工业集团为例,这是典型高技术高利润工业,2015年集团利润就超过百亿人民币,2016年集团利润更进一步增长了32.4%。

另外中核集团不仅完成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燃料机组国产化,2017年1月14日,中核三门核电有限公司与中核包头核燃料元件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AP1000核电站首批国产化燃料组件采购供应合同,这是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及其燃料组件国产化的重大里程碑,标志着中核集团_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中核集团已经成功实现了AP1000燃料组件国产化的国家战略。

而且更进一步,中核集团自主开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进展顺利。

另外多说一句,今年把东芝搞的巨额亏损,要把核心业务存储器卖掉自救的项目,就是旗下西屋核电在美国的两个AP1000核电站项目,因为工期一再延期而巨额亏损,相反,中国作为AP1000的学生,却有望在2017年建造世界第一个AP1000技术核电站。可见美国去工业化,丧失了大批熟练工程师和工人的严重后果,这也反应出,我国维持一支强大的中央制造军团,对保持中国的制造能力的意义是多么重大。

另外我在“有哪些东西中国能造,国外不能造”里面回答的国家电网公司,更是超级巨无霸,年营收超过2万亿人民币,位居世界所有公司第二位,净利润高达102亿美元,更掌握着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技术的国际标准制定权,除了其电网业务外,其本身也是电力装备和新能源技术供应商。

还有公众不太熟悉的中国化工集团,2016年430亿美元收购国际化工巨头先正达公司,跃居世界第一大农药公司

中国化工旗下还有轮胎业务,例如2015年70亿欧元的收购的意大利倍耐力轮胎公司,2016年倍耐力营收为大约63.8亿美元,来自高端消费型轮胎的比例在64%以上。除了消费型轮胎,中国化工还是世界第四大商用车轮胎制造商,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

还有拥有大量材料企业的中国建材集团,还有电子行业营收高达315亿美元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我在之前液晶面板产业链中写过,中国做液晶玻璃基板的公司就两家,一家东旭光电,一家彩虹股份,彩虹股份就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企业。

另外还有把中国送入基建狂魔行业的中国工程,中国铁建等工程企业,他们也有大量制造业,2015年中国铁路工程营收为994亿美元,中国铁建营收为956.6亿美元。他们研发了大量工程建设用的装备,例如我国工程建设用的盾构机,就是中国铁建研发制造。

连中国相对弱小的医药业也有中国医药集团,2015年营收443亿美元,净利4.43亿美元。

其他还有很多,比如大量造驱逐舰,航空母舰,LNG船只的中船重工和中船工业集团,这两家营收都是2000亿人民币级别。就不一一列举。

除中国的几十个中央制造集团组成的中央军,还要聚焦普通企业组成的地方军,普通企业也就是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

除开中国这些中央制造集团,2016年在地方军企业里面,除了华为以外,中国净利润超过10亿美元的制造业企业还有:

海尔,美的,格力,OPPO,VIVO,海信集团,上海汽车,长安集团,长城汽车,东风汽车集团,万向集团,魏桥集团,万洲国际,海螺集团,贵州茅台,海康威视,总共17家企业(按照6.9的汇率计算)。

万洲国际是做食品(旗下有双汇集团),海螺集团是做水泥的,魏桥集团是做纺织,铝业,电力的综合集团,海康威视是做安防设备。

上海电气集团(注意是集团,不只是上市公司),天津百利机械集团,2015年净利润超过50亿人民币,2016年的数据我没查到,估计也接近10亿美元。另外还有世界最大的汽车内饰公司延锋内饰,2016年营收超过1000亿人民币,增长30%,可惜没有查到净利润数据,不知道是否达到10亿美元。如果把这3家算上,总共有20家。

其他在门口的还有五粮液,2016年净利润67亿人民币,差不多接近10亿美元。

广汽集团,2016年净利润62.88亿人民币,也接近10亿美元,

比亚迪,2016年净利润50.44亿人民币;吉利汽车,2016年净利润51亿人民币。

由于汽车行业自主品牌在井喷期,以上三家汽车制造商预计2017年都能跨入10亿美元净利润俱乐部,或者至少达到10亿美元净利润这个级别。另外显示面板的龙头企业京东方,进入2017年以后净利润暴涨,今年一季度预计净利润20-25亿人民币,全年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超过10亿美元可能性很大。

所以今年会有五家中国制造业企业新跨入10亿美元净利润俱乐部。

看这份榜单就知道,我国的电子行业品牌发展的比汽车行业要好,2016年超过10亿美元有8家(算上海康威视),今年还会增加小米和京东方变成10家;

而2016年汽车行业只有4家,加上汽车配件万向集团5家。要知道消费电子行业的市场空间可是不如汽车市场那么大的。

不过中国自主品牌的春天已经来了,预计2017年广汽集团,比亚迪和吉利的净利润都能跨入10亿美元大关,所以汽车行业今年会变成8家(6个品牌+1个零部件厂家),这样汽车比电子两大行业变成8比10.

为啥以10亿美元作为门槛,大家不要觉得10亿美元净利润不多,看2016年发布的财富世界五百强榜单就知道,2015年世界五百强里面只有310家企业净利润超过10亿美元。如果把一堆保险,银行,互联网,资本公司,运输,证券,能源,电力,零售批发等公司从这310家企业中去掉,单把制造业拿出来,能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数量可能要少一半,所以净利润超过10亿美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我今天讲的也不是讲地方军中这些电子公司和汽车公司,我讲的是在中国的众多地方军制造业企业里面,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企业,他们不仅占据了本行业的全球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而且还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同时还掌握着全球本行业的技术话语权。

几个标准,地方军,份额领先,利润率高,有技术话语权,而且还不为人知。

所以首先中字头的央企就不能上榜了,

大疆创新虽然份额高,又非常赚钱,我也去掉了,因为太有名了。

另外像振华重工这样占据了全球港机绝对份额的企业,营收148亿元,但由于净利润率惨兮兮,我也去掉了。

不过振华其实还在赚钱,2016年净利润2.12亿人民币,不容易。

同样的还有占据了全球集装箱最大份额,全球登机廊桥最大份额的中集集团,即是央企,同时也不怎么赚钱,我也去掉了。

下面这些企业,他们不仅处于世界市场份额最高行列,而且净利润率也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并且掌握了行业技术话语权。

1:重庆昌元化工

高锰酸钾是一种主要用于轻工、化工、冶金工业,环保、农业、石油、军工、养殖业,也适用于防腐剂、消毒剂及制药工业的氧化剂等,如糖素、维生素、异烟肼等产品的氧化剂;淀粉、织物、脂肪的脱色剂;毒气吸收剂;水的净化剂;医药上作消毒、防腐剂。

2014年3月,甘肃兰州数十万市民发现家中水龙头流出来的水竟然有股臭味,这起“兰州水臭”事件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后,一时成为全国重大环保事故。

兰州自来水一直用的是黄河水,水处理工艺并没有改变,水质为何突然变差?兰州市自来水管理部门邀请了一家重庆公司做调查,他们发现,兰州市的取水点,从此前的黄河河道切换为刘家峡水库,而后者库底积压的腐烂物,让传统的水处理方法无能为力。

这家重庆公司将高锰酸钾和不同品类的复合盐进行混合,经过数十次“烧杯试验”,终于找到两者的最佳配比、最佳的投放时间和投放节奏。当年4月,经新工艺处理后的洁净自来水,终于再次回到兰州市民家中。事实上,和所有水库水源一样,刘家峡水库的水质会随着气候、库容的变化而变化,对应的处理剂的配比、投放节奏也会有所不同。重庆公司为兰州方面建立了水质监控系统,可在重庆进行远程管理,指挥当地调制处理剂,及时进行水处理。此后,兰州再也没有出现“水臭”事故。

这家重庆公司就是昌元化工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高锰酸钾生产商,年产量约4万吨,占据国内90%和国际55%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2016年这家公司净利润率高达11%,在全球同行业处于最高行列,其原因是掌握了全球领先的气动流化塔式生产工艺,不仅将国内所有竞争对手打垮,而且在国际上,仅有美国卡洛斯能勉强与昌元化工抗衡。全球7万吨高锰酸钾的产量,昌元4万吨,卡洛斯1.5万吨,其他公司合计1.5万吨。

但是卡洛斯不仅产量仅有昌元化工的三分之一,而且技术上卡洛斯使用的是“液相氧化法”工艺,和昌元化工的气动流化塔式工艺相比,生产高锰酸钾的效率更低,成本更高,污染更大。

昌元化工公司不仅掌握世界高锰酸钾国际标准制定权,而且掌握绝对定价权。   

基于高锰酸钾生产的成功经验,重庆昌元又将目光瞄准了铬盐市场。

铬盐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八种资源性原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电镀、鞣革、印染、医药、饲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但一直为欧美企业主宰。但即使是欧美企业的技术工艺,仍然存在污染大、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由于高锰酸钾与铬盐都具强氧化性,且铬与锰在元素周期表位置相近。昌元化工从2009年开始研发把高锰酸钾生产技术“移植”到铬盐生产中。

2016年,昌元公司在甘肃白银的10万吨/年重铬酸钠及配套清洁生产项目开始建设,

白银昌元采用的气动流化塔法工艺技术和湿法氧化铁粉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使间歇性生产升级为连续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小了工人劳动强度;有组织排放代替随机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生产1吨铬盐,采用传统工艺要产生两吨废渣,而采用我们的工艺,只有五六百公斤废渣,是传统工艺产渣量的1/5左右。并且,我们的渣为无毒的一般工业固废,解决了一直困扰世界的铬渣污染问题。”陈朝军说。

白银昌元的“10万吨/年重铬酸钠及配套清洁生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世界市场份额为12.5%,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铬盐生产基地。

2:青岛科海生物公司

衣康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品,和不同的化学品混合,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可以用于油漆添加剂,混凝土和金属涂料,食品包装材料,牙科粘结剂等

青岛科海生物有限公司从1997年开始研发衣康酸及其衍生物,2005年3月18日,凭借年产一万吨精制衣康酸项目顺利达产,使科海生物的衣康酸年产量占到了全国年产总量的50%,占到了世界年产总量的18%,

到2013年,衣康酸产量达到8.07万吨,占全世界62%,销售收入13.8亿元,到2015年,衣康酸产量更提升到10.39万吨,销售收入16.2亿元,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到66.0%。

科海生物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衣康酸研发生产商,而且垄断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排名第二的美国供应商份额在不断萎缩。目前全世界均需要依赖中国和美国进口。

3:万华化学公司

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继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ABS后世界第六大塑料(现已经超越ABS成为第五大塑料)。

由于投资金额大,技术难度高,具有相当高的门槛,MDI行业呈现垄断格局,万华化学、德国科思创(原拜耳科技)、德国巴斯夫、美国亨斯迈、美国陶氏,三个国家五家企业合计占据全球85%以上产能份额,当然也可以加上第六名的日本NPU,六家企业合计占全球90%。

2016年,全球MDI产能为858万吨,中国MDI产能达309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36%。其中万华化学MDI总产能达到180万吨/年,世界第二德国巴斯夫56万吨/年,世界第三德国科思创50万吨/年。

万华化学不仅掌握世界市场定价权,而且领先优势在不断扩大,2016年,万华实现销售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129%,净利润率高达12.3%。

2017年4月,中国化工圈里最热的新闻之一,“万华化学将斥资9.54亿美元在美国新建40万吨/年MDI装置项目”,该项目预计将在2020年建成。

4:光纤光缆

在世界光纤光缆领域,武汉长飞公司是新晋的世界第一,

2014年,长飞总收入达56.7亿元,为全球最大的光纤预制棒供应商,光纤及光缆规模双居全球第二;2015年,长飞总收入达到67.3亿元,光纤、预制棒双双位居全球第一,光缆居全球第二;

2016年,长飞总营收达81亿元,同比增长20.4%,净利润7亿元。至此,长飞光纤、光缆及光纤预制棒三大主营业务销量,全面问鼎世界第一。

另外国内光纤光缆领域还有一家公司,江苏亨通光电,也是世界光纤光缆三强,目前亨通占据国内光纤通信市场份额25%、全球市场份额的15%。

亨通光电2016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34.5亿元,同比增长38.3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90亿元,同比增长169.65%。

亨通的营收和净利比武汉长飞高,是因为亨通还拥有光通信模块等业务,从长远来看,亨通在光纤光缆领域很有超越长飞成为该领域世界第一。

同时亨通在海底光缆领域也是国内实力最强的企业,其海缆营收在高速增长。另外,亨通公司在技术实力上有数个全球领先

1)2014年成功研发世界最大尺寸的光纤预制棒并且全面投产,单棒拉丝长度15000km,刷新了“全球之最”;

2)完成全球首个电信级“大有效面积光纤”陆地光缆(G.654E)工程。

3)成功研发400G大容量超低损耗光纤通信技术,亨通是全世界第一次将此技术应用于陆地骨干网传输的公司(2016年6月验收的中国联通陆地干线项目), 并且在2016年8月中标国家工业强基工程的配套光通信骨干网项目,项目计划于?2018?年?5?月前完成?90%建设进度,项目建成后年产超低损耗光棒100?吨或超低损耗光纤?350?万芯公里。

值得一提,亨通光电公司的光纤生产设备近乎100%自主研发生产,

累计自主开发生产装备近92套,其中生产设备80台套、试验设备7台套,检测设备5台套、包括世界最大尺寸6米超长光纤预制棒延伸设备2台套,始终保持行业装备竞争领先优势

预计到十三五末期,亨通光电集团将会冲击千亿营收。

目前在光纤光缆领域,中国在海底光缆部分还比较弱势,但是随着亨通公司等中国龙头大举进入,中国在世界海缆市场份额持续上升,由于技术上逐渐实现突破,2016年亨通来自国外海缆的营收就在大幅上涨。

另外再说一句,仅仅在2010年,光纤光缆的核心材料光纤预制棒生产技术,还只是掌握在美国和日本少数几家企业手里,2010年中国突破这一关键技术后,到2016年,中国在份额上已经成了世界第一,而且看长飞公司和亨通2016年的高速增长,世界份额优势还在不断扩大。

5: 宁波海天注塑机

注塑机是生产塑料产品和部件的关键设备,海天注塑机是中国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厂家,

2016年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从之前的60%上升到了70%,在全球中低端注塑机领域市场占有率高达60%。2016年年报,该年度营业收入82.0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64%。全年盈利15.5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76%。其中净利润率达19.6%,创公司历史新高。

和前面的公司相比,海天在全球市场的优势主要是在中低端注塑机市场,高端市场还需要突破德国企业的垄断,但是一家中国机械公司,能够接近苹果公司20.6%的净利润率,这绝对是个奇迹,所以我必须要列在这里。

6:隆基硅材

光伏行业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在这个行业中国诞生了很多世界领先科技企业,比如我在“中国为什么不受发达国家待见”的回答里面写过,

光伏组件用的EVA膜,既需要很好的透光性,保证阳光能够透过EVA到达光伏电池片表面产生发电效应,又需要很好的粘性,而且要能在野外环境阳光照射下保持这种性能数十年,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杭州福斯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EVA膜生产企业,2016年,福斯特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57%;净利润7.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60%,世界市场占有率超过40%,净利润率高达19.6%,同样接近苹果公司的水平。

不过今天我要说的是,全球光伏行业全产业链被德国PHOTO杂志一直评为全行业财务状况健康度第一的企业,西安隆基股份。

2016年,隆基股份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全年增长100%左右,净利润达到14~16亿元,净利润率高达14-16%,成为全球光伏行业经营状况最好的企业之一。

第三方数据显示,2016其单晶硅片出货量继续位列全球单晶硅片首位,是世界最大的单晶硅片生产企业。

隆基股份的技术水平也在行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2016年,隆基股份的子公司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乐叶光伏”)发布了首款高效、低衰减的Hi-MO1产品。目前为止,Hi-MO1产品代表了目前P型晶硅电池、组件的最高水平,Hi-MO1单晶电池片平均效率21%以上,量产60型Hi-MO1组件功率已经全面达到295瓦以上。

日前,经过TUV莱茵检测,乐叶光伏60型高效Hi-MO1组件功率达到316.6瓦,处于业内最高水平。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