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身份和文化认同难以分割的重要组成,中外皆然
看到有个别海外华人抛出“不会中国话,也可以是中国人”的观点,还期望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是非常不认同,而有话要说的。
语言既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作为基础,一个文明的文化内涵就难以融入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当中,从而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语言绝不单单只是沟通的工具而已,因为它承载的文化是可以直入人心的。作为理工人,我不做理论上的证明和阐述,我只谈实例加以佐证。
比如,日本侵略台湾并执行殖民统治,何以要强制推行日语教育,为何不允许各级学校只是把日语当做辅修?我想我没有必要去阐述各种原委,日本殖民者非常清楚在台湾岛的人脑中植入语言的重要性,要不然为什么台湾岛的独派今天怎么会否认自己是中国人,而要把日本当做母国,供奉日本的神庙,敬重为日本献身哪怕是侵略中国而犯下反人类罪的屠夫们,还认为“慰安妇”都是“自愿”的?没有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保障下的强制日语基础教育,我相信这是难以达到的结果。
当然,日本应该不是第一个认识到语言巨大威力的国家,正如日本也不是第一个进行海外殖民的国家一样。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为什么强行把以汉字和喃字(一种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来书写的越南语文字)书写的越南语写文字,改成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书写形式?你能想象每天阅读着以汉字为基础书写的越南语文字,说着与汉语古音同源的越南语,长期受着重视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华文化影响的越南人爆发大规模的排华事件吗?为什么大规模的排华事件只出现在受西方殖民之后,文字被彻底斩断其历史连贯性的越南?我不去长篇大旁征博引来阐述其联系,但从简单的逻辑推理我就可知当今的越南人都无法阅读他们的祖宗如何记述自己的历史,他们是如何思考的,他们只能接受西方殖民者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出发给他们灌输的观念和讲述的历史。超过350年文字书写断代造成的巨大的与自身文化和历史隔离,其影响,岂能简单估量?
西方殖民者进行殖民统治,对当地语言进行革命是必备的手段。非洲大地又何尝不是如此?且不说很多人都知道的在非洲国家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法语,南非的官方语言所谓的“非洲语”——afrikkans,其实不过是荷兰语的一种方言罢了。今天国际地位首屈一指的英语的地位,又何尝不是曾经殖民全球的“日不落帝国”的遗产呢?为何西方人现在要集中火力攻击孔子学院,却为自己国家的语言国际化推广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用什么语言来交流都无所谓吗?
作为人类,我们进行教授概念、传递思想(三观的传递、科学知识的传递,对自身的认识)、记录和解读历史,都离不开文字这个载体。没有汉字,还会有中国人这个概念吗?为什么说着不能通话的各地语音,大家还自认是中国人?没有独立于语音的汉字书写系统,这种文化的凝聚力,从哪里来?靠长得像吗?中国历史上分久必合的现象,为何未在西方出现?
不会说中文,不识汉字,说着英语的长着东亚面孔的华人后裔也算中国人吗?这样的华人后裔自己都不会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凭什么让中国人认同他/她是中国人?我迄今为止,还未见过任何一个国家会认不会本国语言和文字的人为同胞。你会都不一定认同呢,何况起码会的门槛都没有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