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进船坞维修保养时,舰上官兵都做什么?

作者|  科罗廖夫

来源|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不久前,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完成了在大连船厂的一次大规模升级改造。自打辽宁舰服役后,每航行几个月后,就会返回港口进行深层次的维修保养。那么,航母在进船坞维修保养时,舰上数千名舰员会干什么呢?能趁此机会下船悠闲的度假么?

500

这是一个比较少见但却又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鉴于美国海军是全球拥有航母数量最多、使用经验最丰富的海军,所以下面就以美国海军为例,看看航母维修保养时,它的舰员都在干什么呢?

目前美海军的每一艘航母在完成一次作战部署任务后,都会按计划进行一次例行修理保养,时长约4~12个月,以确保航母完成高强度的作战部署任务后仍拥有良好舰况。而每过约3年时间,每艘航母就会进行一次“中修”,时长往往为12-18个月。在“中修”中,航母可以进行一些较大动作的维修、改造工程,清除一些航母长期以来的“隐疾”。

最后最复杂的就是在航母服役中期,也就是航母服役约22年后展开的“大修”,每艘航母只有一次“大修”,此时航母将会进行包括更换核燃料在内的全面、彻底升级改造工作,以确保这些航母能够紧跟潮流,还能继续再服役20余年时间。从以上介绍不难看出,航母虽然号称“海上霸主”,但这个“霸主”却是比较脆弱的,“舰生”中在维修、改造的时间并不短。

500

而在以上这几种级别的维修、改造工作中,航母的舰员都会参与其中,很多时候还是维修、改造的主力人员。即使航母是返回造船厂干船坞进行大规模保养修理时,很多舰员都还是要参与其中。要知道,每次进厂修理不仅是船厂的事,而且也还需要全舰动员。

在这个期间,往往会有上千名舰员和造船厂的工程师、普通工人们一起工作,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之所以要舰员也参加航母的维修改造工作,是因为航母这种装备比较特殊,它是一国海军最大的作战舰艇,每次维修改造量都非常巨大,单单依靠造船厂人力物力,很难保质保量保速完成工作。

而舰员人力物力充足、他们在航母上的服役时间很长,比造船厂工人更加得心应手,更加熟悉航母的某一部分设备系统,舰员的加入使得维修改造工作能够更高效的完成。加上舰员也是航母上的“用户”,可以在航母维修改造中随时提出改进意见。所以,在航母维修保养时,它的舰员并不能高枕无忧,很多舰员都需要参加到这个维修保养工作内中去。

又以法国海军为例,在2017年它唯一一艘航母——“戴高乐”号航母进行为期18个月的寿命中期改装时,它的舰员就承担起整个维修改造工作中25%的工作量,贡献还是非常大的。

500

当然了,一艘航母的舰员多达数千人,并不需要每一个舰员都参加维修改造工作,有些舰员可以轮换放个长假、有些舰员会趁机会进入军校、相关机构、单位学习深造,有些舰员则会退役、升职、调任……每次航母完成维修重新返回战斗岗位时,它的舰员往往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