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分期(近古期)最后一期

大家都知道,明朝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民阶层扩大,印刷术普及,市民文化兴起,文学创作商品化,反映市民文化生活和思想的文学处于重要地位。例如《金瓶梅》,虽说有点淫秽,但确确实实写出了生活的细节之处,细致细致再细致。王阳明学和左派出现,强调感性,理学备受冲击。例如汤显祖的《牡丹亭》,所写“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

小说方面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白话文上有吴承恩的《西游记》,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近古期第二段从鸦片战争开始说起,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大量的侵入中国。这时期出现了新的文学代表,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求富国强兵之路。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为代表。文学成为了改良社会的武器。
近古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五四运动是开端,作为一次新文化运动,出现了许多新思潮。五四期间出现的创作者和古代想比是质的改变。
到现在我已全部介绍完了中国文学史长河的三古七段,三古七段作为一种新视角,足够用来概论中国的文学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