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里的大反派竟然使出了这一招……

文章来源丨人民法院报

大型古装历史剧《鹤唳华亭》已在网络热播过半,追剧的小伙伴们在为剧中的烧脑权谋、高能反转大呼过瘾的同时,也不禁会发出疑问:

500

剧中的大反派中书令李柏舟怎么那么难打?需要皇帝太子父子二人联手才能对付!

封驳是一种什么操作?李柏舟竟然能用来对抗皇帝圣旨!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封驳”制度。

剧情回顾

《鹤唳华亭》第12集,皇帝调心腹重臣长州刺史李明安进京面圣,君臣二人推心置腹,秉烛夜谈。

皇帝分析朝中局势,认为中书令李柏舟的尾巴翘得太高,尾大不掉,要上天,快摁不住了。

而李柏舟之所以能如此张扬跋扈,就在于手上握有兵权,尤其是其嫡系部队天长卫,兵强马壮,装备精良,让皇帝如鲠在喉。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带刀安睡!

500

皇帝决定拔除李柏舟的獠牙,要下旨让李明安把天长卫带到长州。

这样一可剪除李柏舟的羽翼,二可让李明安到长州牵制住手握二十万重兵的顾思林。

可谓一石二鸟。

500

皇帝的算盘打得很精明,可李明安提醒皇帝:李柏舟作为中书令,根据法律规定,有封驳圣旨的权力。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也就是第13集的射柳大赛上,皇帝刚提出将天长卫调防到长州。李柏舟马上就balabala提出一大堆理由反对。

500

500

皇帝说反对无效,朕不是和你商量,是向你传达朕的决定。圣旨已经写好,圣意已决,你李柏舟奉旨办事就行。

李柏舟见皇帝态度如此坚决,当即表示要对圣旨进行封驳,立马把皇帝那点意思弄得不好意思。

皇帝一看李柏舟要封驳圣旨,一时也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500

历史课本上说好的皇帝专制集权呢?

李柏舟身为中书令,一个臣子,面对皇帝的圣旨,怎么敢拒绝执行?

是谁给了李柏舟抗旨的勇气?梁静茹吗?

非也非也。

让李柏舟有底气抗旨怼皇帝的,不是人,而是法。

这就是中国古代行政法律体系核心基石的封驳制度。

“封驳”二字何德何能,竟能镇住皇帝?

封驳,就是大臣对皇帝的圣旨进行审查,如发现有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就提出修改意见,甚至可以打回去要求重拟。

是为封还诏书、驳正违失。

这一制度专治皇帝各种违法乱纪,而且疗效相当神奇。


两汉萌芽起源

大臣封驳皇帝圣旨现象,最早出现在西汉末年。

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哀帝刘欣为哄宠臣董贤开心,下诏给他增加两千户的封邑。

圣旨下发后,丞相王嘉立马“封还诏书”,给打了回去,告诉皇帝有权不能任性,不能用国库的钱、慷国家的慨去疼宠臣。

此事在《汉书》《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宋末元初的史学家胡三省在给《资治通鉴》做注时,在此处重重敲了敲黑板,“后世给、舍封驳本此”,认为从王嘉开始,封驳制度开始了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

东汉明帝时,也有大臣钟离意等“敢谏争,数封还诏书”的故事。但此时并没有专门的官职和机构负责封驳事务,公卿百官都可以针对具体事件进行封驳。

魏晋南北朝发展

到了汉末献帝的时候,设立了侍中省,主要任务是伺候皇帝吃喝拉撒。三国魏蜀吴都沿袭了侍中省的机构设置,但工作职能发生变化,从管后勤转向管政务,开始参与机要事务,帮助皇帝处理军国重事,可以在皇帝决策时提出不同意见。

西晋建立后,侍中省发展成门下省。东晋时期,出现门下省与中书省、尚书台共掌国事的局面。

根据网上剧情介绍,《鹤唳华亭》剧情设定是南齐时代,南齐所处的历史方位是中国古代的南北朝时期。南齐和之前的刘宋,之后的南梁、南陈并称南朝。

正是在南朝时期,门下省职权扩大,正式拥有了封驳之权。

所以,《鹤唳华亭》让李柏舟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的身份去封驳皇帝圣旨,明显是个bug。真正能行使封驳权力的,是门下省长官侍中。

隋唐宋大放异彩

到了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封驳制度走向完善,发展为一项专门的行政法规,门下省的封驳权力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和制度上的认可。长官侍中(正三品)、副长官黄门侍郎(正四品上)和第三等官员给事中(正五品上)均有封驳之权。

在这套政务运转机制下,皇帝诏书必须经门下省审查通过并签字副署同意后,才能生效。如果门下省不同意,那皇帝什么事都做不成。

当然,这是以政治生态的健康为前提的。

靠着封驳制度在手,大唐臣子们那是怼天怼地怼皇帝,战斗精神爆棚。

唐太宗即位之初,面临着东突厥的巨大国防压力,遂派遣使臣到各地督促征兵事务,努力建设一支敢打能胜的大唐军队。

按照唐代征兵制度,朝廷只能征发年满十八岁的成年男子当兵。但唐太宗认为有些十六七岁的中男比较早熟,已经发育得像大人一样,体格健壮,身材高大,就在征兵诏书中将“躯干壮大”的中男也纳入征兵范围。

诏敕下到门下省后,时任给事中的魏徵立马给顶了回去,认为将中男纳入服兵役范围的做法,违法了兵役法和其他法律制度的规定,坚决不肯在诏书上签字,并把诏书打回去,要求唐太宗重新考虑此事,再拟诏书。

唐太宗当然不肯,朕已经定下来的事,你一个小小的给事中还不同意,真把自己当根葱了。就这样,唐太宗下发一次,魏徵打回去一次,循环往复,前后达四次之多。

在魏徵的坚持下,唐太宗最终屈服,不再征发中男为兵,并赐给他一个金甕以示鼓励:以后朕的诏书再有违反法律的地方,爱卿你一定要继续封还驳正,朕不怕改。

到了唐朝中后期的唐宪宗元和时期,封驳制度又增加了一种操作方式,这就是“涂归”,即直接批阅皇帝诏书,并在上面写上具体修改意见。

大约在元和四年(809)的时候,李藩出任门下省给事中,发现诏敕有不符合法规不便于民的地方,直接在诏敕所用的黄纸末端写上修改意见,要求皇帝照此重新令人起草。

旁边的小吏看到后,连忙对李藩说万万不可,您不能直接在诏敕黄纸上写字,要再用一张白纸写上意见,附到诏敕黄纸后面,以示对皇帝圣旨的尊重。

李藩不为所动,回答道:我若是用白纸写上意见奏上去,那是给皇帝写折子,哪里是批阅诏书封驳圣旨呢?给事中干的是批圣旨的活,不是橡皮图章。

宪宗朝名相裴垍听说此事后,觉得李藩够胆够劲能用,遂“荐籓有宰相器”。唐宪宗二话没说,就将李藩提升为黄门侍郎,并出任宰相。

拜相后,李藩仍以黄门侍郎的身份领导封驳事务。元和五年(810)十一月左右,节度使王锷花了几千万打点唐宪宗身边人和朝廷重臣,想回朝担任宰相。

重臣和身边人一吹风,唐宪宗觉得这个事可以办,当天下午就下密旨给宰相:王锷这个人我看行,会办事,可以担任宰相,你们赶紧把封驳审核通过、副署画圈同意这套流程走完。

当时李藩和另一名宰相权德舆正在宰相办公场所政事堂值班。李藩看罢二话不说,这次也不在诏敕文末写修改意见了,毫不客气的涂抹起来,直接把“宰相”等几个字都抹除,然后在旁边写上“不可”二字,随后直接把密旨给退了回去。

权德舆见此大惊失色,对李藩说:就算你不同意这个任命,也要写个折子呈上去,至少像以前那样在文末写上意见,请求皇帝收回成命,怎么能直接就在上面涂抹修改呢?

李藩回答:情势危急,管不了那么多了。要是今天不能把王锷那厮挡住,明天我们就要和他一起办公了。而且天已经晚了,哪有时间再写折子。

最后王锷拜相之事不了了之,估计是唐宪宗看到李藩涂成大花脸的圣旨,脸都绿了。既然门下省审核不通过,圣旨只能作废。

宋朝初期,门下省被排除出中枢决策机构,成为虚设,失去封驳权力。朝廷新成立门下封驳司,但该司只是摆设而已,正如名臣包拯所言“未尝见封一敕、驳一事,但有封驳之名,而无封驳之实”。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朝廷进行机构改革,撤销门下封驳司,成立以给事中为长官的门下后省,专门负责封驳事务,这就恢复了唐朝的封驳制度。

元明清转型式微

元朝建立后,废除门下省,虽然保留给事中一职,但不再掌封驳之事,工作职责竟然转变成给皇帝修起居注,每天记录皇帝都干了什么,身体是否康健,有没有头疼发热之类。

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宰相,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朱元璋担心六部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就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又赐予其封驳权力,表面上是将唐代门下省的封驳权一分为六。

但相比于唐宋时期,明朝给事中封驳的对象完全发生了变化,从怼皇帝转向怼六部,从封驳圣旨转向驳正六部奏章即工作报告,从制约皇权转向监察百官,完全不能与唐宋同日而语。

清朝则更进一步,将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成了监察官员,完全丧失了封驳职责和对皇权的制约。

下面进入划重点时间。

封驳制度起源于两汉,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演进,在隋唐宋大放异彩,尤其是唐朝成为封驳制度最完备、执行最得力的时期。元明清时代,封驳逐步走向式微。

由此可见,封驳制度的存废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兴衰有着强烈的正相关关系。

所以,也只有在元朝之前的南齐时期,《鹤唳华亭》中的李柏舟才能靠着法律的撑腰,去和皇帝掰腕子。

尽管剧中的李柏舟是大反派,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封驳制度的正面作用。

中国古代政治,近代以来一直被批评为专制统治暗黑无边,认为皇帝唯我独尊说一不二,其实此说大谬。尽管封驳制度的实际成效受时代环境和皇帝昏明的影响很大,但至少在元朝之前,依靠这一制度加持,包括宰相在内的百官对皇权有着相当大的制约作用,足见封驳制度在加强权力监督、抑制皇权膨胀上的重要意义。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