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传承之文明传承的载体

人类文明是通过什么载体传承的?

文明传承的载体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渐进演化的。

 语言

人最早是通过声音进行交流和协作,经过积累形成了语言,因为聚居地的不同,各个地方传承下来的语言各异。人类使用的语言是随着居于文明强势地位的主体而变化的,在周朝,倘若没有雅音,想游走列国,恐怕需要专门准备一大笔通译费;安史之乱之后仅仅百年,唐朝诗人的作品《河湟有感》就感怀“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到了民国,别说入了关的满族,关外的满族也逐步都说东北话了。随着历史大河奔腾向前,为了提高沟通效率、交流方便,人类的语言未来必会融合一统。

 文字

语言在传递过程中的不可记录和不能准确复制,影响了文明传承的准确和效率,为了更好的记录分发经验,文字走上了历史舞台,即使不是面对面,人类也可以准确的进行交流,这位人类从群居迈进社会奠定了基础。这点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发生在黄帝时期可以得到映证。

文字的出现打破了空间对文明的束缚,统治者通过书面文字可以把自己的意志施加到千里之外,大的帝国从此诞生。

 

文字需要有载体记录下来,在载体的选择上古人做了诸多探索,最后得到的最优解是“纸”,很难想象为了记录一个人高达百万字的研究成果,把一个城邦的羊全部杀掉也无法满足,即便是刻到竹子木头上,集体创作的《吕氏春秋》也才凑了二十几万字。所以纸的出现,才让文字的表述变得丰富起来,并且变得易于留存和分发,自从有了纸之后,文明的丢失越来越少。因为便于编辑装订,很快知识以书籍的形式不断向社会的下一维度传播,从此知识的普及就有了可能。

正因为中国发明了造纸(充分条件),才有了汉唐宋,一直到明,连续一千多年,中华文明领先世界的辉煌时代。

 印刷

文字需要落到纸上方能呈现。复制文字是影响知识传播的主要成本,因此为了降低成本,从雕板到活字,中国进行了很多尝试,不过从宋到明,始终没有找到最优解,这和中文文字多,排版校对需要识字水平高,对于印刷从业人员门槛很高,而印刷结果又不如雕版精美,造成活字中文印刷在降低成本上没有取得普及性应用有很多关系。也因为知识传播的成本降低不能有质的突破,中华文明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逐渐慢下来了。

而西欧在学习掌握了造纸和印刷之后,通过知识低成本的复制分发,很快打破了神权的思想束缚,进入文艺复兴时代,通过300年的创新积累和大航海殖民的财富积累,在中国进入清朝的同期,西欧跃升到了工业文明的萌芽,随着法国大革命打破了旧格局,整个欧洲大陆逐步跟随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启了现代科学的新纪元。

 电报/无线电

电报/无线电报/无线电广播是现代科学应用的产物,电报的出现标志着当时的中华文明全面彻底落后于西方工业文明,因为电报第一次打破了时间对文明的束缚,使得信息传递变得高效便捷,现代科学成果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电报技术出现后,工业文明国家与农业文明国家的技术差距,越拉越大,形成了代差。

在这一波文明演化中,受益最大的是远离欧洲大陆的美国,能够始终保持不被欧洲的技术创新甩开,这其中电报在信息同步上,给了美国最大的保障。最后美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用了不到一百年,就实现了对欧洲这个现代科学发源地的反超。

 电话/手机

使用简单,终端便宜,实时性好,使得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最终在手机时代,基本上全世界人民人手一个。这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现在这个时代,失联是个偶发事件,可以被当做新闻引发社会关注,人和人的联系更紧密了,文明演化不再是少数人推动的了,从此社会上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其中。

 电影/电视

电影的出现,文明的记录、传播不再仅限于语言文字,可以通过影音直观形象的呈现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传递给他人,虽然我们更多的采用这样的方式娱乐。到了今天,通过手机直播,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告诉全世界现在正在发生什么。

 互联网

虽然电话解决了点到点的沟通问题,但是毕竟只能通过语言,传递的信息有限,而且必须要双方完成握手建立通讯才能沟通。而互联网做为一个为了解决协调工作而创造出来的产品,为全球协作奠定了基础,时间上同步或者异步,都可以开展自己的工作。

互联网最具最革命性的是:信息共享。理论上,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21世纪以后,人类已经越来越习惯,人在家中坐,能知天下事。原来需要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的人,现在需要了解什么,在家上网就可以把结果拉回来。

 云计算/物联网

互联网技术,不是人类文明载体的终极,云计算也不是,但是云计算是最新的,更好的载体。通过云端的AI技术,在你查询问题的同时,会将你感兴趣知识点的相关热点编辑后推送给你,节省了自己海量筛选的时间精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物联网将人与智能终端联系在了一起,从此人类操作工具不用一定要在现场,等于放大了人类的操控能力,通过物联网,人类第一次可以将空间和时间完美的结合起来,这必将提高文明演化的能力。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像硬盘、光盘这样存储信息的产品会不断推陈出新,也必然会演化出新的像互联网、云计算这样与文明进化相匹配的文明载体。

 继承和发扬

从上面我梳理的脉络可以看出,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方面,中华文明、西方文明各领风骚,对应未来的发展,我更看好中华文明,只要我们需要解决好中华文明的整体升级问题。

曾经欧洲在得到印刷术后,借助掌握26个(几十个)字母就可以完成印刷的低门槛,使得西方知识低成本的分发,进而提高了学习研究知识的人口数量,打下了近现代科学的基础。

现在凭借文字表意的优势,在云计算为传播平台的时代,知识大爆炸和知识获取的低门槛,使得自学成本成了研发创新的制胜关键,因此未来人类的语言文字属于中文。

我们现在继承的是,神州大地几千年适应农耕生产方式,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不能抱怨老祖宗不争气,你不能要求2000年前的人对今天负责不是。历史证明,居于文明领先地位的国家不会追求剧烈的变革,追赶者才求变,需要解决痛点的组织才会求变。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落后,就否定过去的传承。罗马的毁灭、西方文明从中世纪跃进到工业文明,证明了落后和传承并不互为因果。如何发扬中华文明的传承,做到再次领先,首要的是将农耕文明整体升级到适应工业方式方法的中华文明2.0,我们要先创新我们的思想。

举一个例子,医学作为一门实践科学,居于人类文明发展领域最优先发展的一极(另外一极是如何杀人——军事),中医和西医的研究思想是从显微镜的发明开始分化的,这是一个观察思考方式的不同,而治疗的差距大抵上是在青霉素发明之后拉开的,这是研究方法不同造成的。西医逐步采用现代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归纳总结分析实验,很多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被引入了现代西医(X光机,化学实验、生产方法等等),最终量变积累从成了质变;而中医长时间的还在和巫医、迷信做斗争,一直到现在。但是看现在抗生素领域的发展,逐步陷入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尴尬境地,新的抗生素研发投入越来越多,抗药时间越来越短;如果试试从道法自然、相生相克的中医理念上,去寻找新的解决之道,再借助现代科学的思想方法,会得到比抗生素更好的产品。屠呦呦院士在使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寻找中医古方疗效这方面做了最好的示范。西医现在居于主导地位,是因为正好赶上一个文明发展此起彼伏的时代,国家主体被打残了,旧社会的上层人士,得了软骨病的多,否定自己的语言文字的都有,抹黑否定中医的也不稀奇,自己都缺少信心,还能指望出现奇迹?而且这几百年来在中医领域,始终缺少一个具有现在科学思想的中医大家,一位划时代的领军人物。

中医也好、诸子百家思想也好、周易八卦也罢,拥抱现代科学、哲学、思维、方法,兼容并蓄自我升级,李俚变法强魏在前,最终一统六国的却是商鞅变法后历用各国人杰为相的大秦。谁的进化最合文明的演化,谁就会登上时代的巅峰。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