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不到台湾解放了……”

高玉宝晚年患上了恶性血管肉瘤,这个病让他很痛苦,脑子一时糊涂一时清醒,并且常常失眠。

就在病重恍惚之间,高玉宝有一天突然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被问到为什么哭,老人家一边哭一边说:我看不到台湾解放了,“我完不成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任务了……”

500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019年12月5日,高玉宝老人因病无效逝世,享年92岁。老人家未能完成的心愿,只能交到子孙后代手里了——“家祭无忘告乃翁”。

高玉宝是扫盲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他只上过一个月的学,刚进入军队时是个文盲战士,但是他后来刻苦识字搞文学创作,先后写出了200多万字的作品。

其中《半夜鸡叫》《我要读书》还曾入选我国小学课文。尤其是《半夜鸡叫》中塑造的地主周扒皮形象深入人心。

高玉宝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苦奋斗的励志精神。

“这一下我心里热乎乎的”

高玉宝1927年出生在辽宁瓦房店孙家屯村的一户贫苦人家,小时候上了不到一个月的学,就被顶债去当长工。

高玉宝15岁起做劳工,17七岁学做木匠,20岁时,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加入解放军前,高玉宝看到的军队都是像日本兵、伪满洲国兵那样,班长欺负士兵,没有对普通战士的关心。

但加入解放军后,高玉宝发现这支军队和其它的军队不一样。

一天晚上,已经睡着的高玉宝遇到了指导员查铺。指导员刘存信在查铺过程中,看到高玉宝把被子蹬了,就走过来把被子拉上来,细心地帮他盖好。

回忆起这一幕时,高玉宝热泪盈: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晚上,指导员来给我盖被子,这一下我心里心里热乎乎的。

500

高玉宝说,那时自己有了一种找到家的感觉,坚定了跟着解放军好好干革命的信念。

一封奇特的入党申请书

1948年2月,过正月十五的时候,辽阳鞍山的群众慰问了解放军一些物资,还有一点慰问金。高玉宝见有战士拿着钱去交党费,便也拿着分到的钱跟着去了。

由于部队频繁的行军打仗,年纪轻轻高玉宝没有了解清楚党的规章制度,所以误认为加入了解放军也就是入了党。

因此,在高玉宝拿着慰问金去交党费的时候,与收党费的同志发生了一点小争吵。

看到高玉宝拿着钱来交党费,党小组长愣了一下,问高玉宝:“你是党员吗?”高玉宝疑惑了,说道:我跟着共产党,跟着解放军干革命的,怎么不是党员呢?

听到这里党小组长向高玉宝解释了起来,可没等党小组长解释完,高玉宝就又与党小组长吵了起来。

听到房间里吵吵闹闹,连队指导员便赶来了。听完党小组长的汇报后,指导员笑了,并被高玉宝要求入党的真情打动。

指导员告诉高玉宝,如果要入党,需要先写一份入党申请书。

这时高玉宝犯了难,自己仅仅读过一个月的书,不会写的字那么多,怎么写入党申请书?

高玉宝问其他战士,他们也不会写。憋了一上午的高玉宝实在没有办法了,最后用画的方式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高玉宝的这份入党申请书,内容只有八个字。八个字中,只有“我”和“咬”两个字是汉字,其它全是画。

“从”不会写,他就画了条虫;“心”不会写,就画颗心;“眼”字不会,他画了只眼睛;“里”字,画了只梨代替;“要”字,用了读音相近的“咬”;“入”字不会写,他就画了条鱼。

“党”字的繁体字最难写,高玉宝想起了上学时学校树上挂的钟,上下课时会“铛铛铛”的响,于是用敲钟的“铛铛”声,代替了“党”字。

500

高玉宝把入党申请书高高兴兴地交给指导员后,指导员乐得合不拢嘴,疑惑地问高玉宝这是画的什么。

高玉宝一字一句的向指导员解释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只有八个字:“我从心眼里要入党。”

听完解释指导员笑了,对高玉宝说,你的入党申请书很好,很奇特,画出了你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

1948年6月8日,高玉宝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预备党员57天后,就转正成为正式党员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高玉宝加入解放军以来,一直是一个文盲战士,不会写字不认字。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高玉宝才坚定了要认好字的信念。

高玉宝随部队打完张家口后,回来包围北平。担任通信员的高玉宝被团里安排去送三封信。送完信回来刚躺下,值班的通信员就急忙跑来找高玉宝,说是首长要见他。

高玉宝来到参谋长房间后,参谋长把桌子一拍,对着高玉宝说:三封信,你把一营的送到二营,二营的送到三营,送得乱七八糟!

参谋长又说了一句话,毛主席说得对,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从那以后,高玉宝便坚定了要认好字,学好文化的信念。

正巧,那时白刃刚改编了一本小册子《沉冤记》,高玉宝便留了一本自己看。《沉冤记》是讲了一个诉苦的故事,看完后高玉宝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受过的苦,于是有了自己写一本书的想法。

高玉宝希望将自己所受的苦写出来,在这过程中学写字,识字。高玉宝认为,这样的话,以后自己的工作也就能做得更好。

于是,高玉宝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由“文盲战士”变为“战士作家”

在创作自传体小说《高玉宝》的过程中,高玉宝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不识字,想写的故事很多,会写的字很少。一句话中,10个字有9个字不会写。

不过这并没有难倒高玉宝,他像写入党申请书一样,遇到不会写的字,就用图画或者符号来代替。

因此,在《高玉宝》的手稿里,密密麻麻画满了图画和符号。当时高玉宝要频繁的跟着部队行军打仗,并且还担负着繁重的军邮工作,对于不识字的高玉宝来说,这本小说的创作难度可想而知。

高玉宝不识字,但是学习很刻苦,只要有机会,就向有学问的人请教、认字,期间还发生过很多趣事。

比如有一次部队南下时来到了湖南和江西两省交界的地方,高玉宝遇到了一位穿着干净利落的老者。

这时高玉宝突然喜上心头,决定趁这个机会向老先生请教几个字。可老先生没见过解放军,一看有兵追过来,拔腿就跑。

后来高玉宝追上老先生,老先生吓得跪地求饶。高玉宝向老先生解释清楚后,误会才解开。

在得知高玉宝是想请教字后,老人与高玉宝坐在地上,一字一划地教高玉宝写字。在分别时,老人还称赞了高玉宝一番。

不仅是陌生人,高玉宝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连首长也不放过。

有一次纵队司令员吴克华下部队视察,不认识司令员的高玉宝这时正为几个字发愁,看见远处有人骑着马过来,高玉宝立刻拿起本子跑了过去。

在被警卫员呵阻后,高玉宝才知道这时司令员,低下了自己的头没有再说话。

不过吴克华司令员很高兴的对高玉宝说:“很爱学习很好嘛。”接着,他教了高玉宝几个字,并鼓励他好好学习,写出好的作品。

高玉宝用了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终于写完了这本25万余字“图文并茂”的自传体小说。

因为这部作品,高玉宝还收到了毛主席给他发来的国庆宴会请柬。在宴会上,周总理认出了高玉宝,并把他介绍给了毛主席,称他是“战士作家高玉宝同志”。

从此,“战士作家”的头衔伴随了高玉宝一生。

一桩长达70年的心愿

高玉宝在病重期间,心心念念想着解放军“解放”的任务还没完成,毛主席、朱总司令交给他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说要战胜疾病,争取活着迎接台湾解放。

虽然没能实现看到台湾解放的愿望,但是老人家在生前,终于了了一桩长达70千的心愿。

在1948年的张家口战役中,高玉宝用马枪与三个敌人战斗,一枪打倒一名敌人后,发现子弹没有了,只能用枪把打另外两名敌人。

就在这个时候,28岁的团参谋长李文斌提了一把战刀从背后讲两名敌人砍倒,救了高玉宝一名。

但不幸的是,李文斌在1949年的衡宝战役中牺牲。多年后,高玉宝想找李文斌的墓地,却怎么也找不到。

为了圆高玉宝的心愿,高玉宝的儿子高燕飞在退休后潜心研究李文斌所在的41军军史,以及衡宝战役作战路线图。终于在今年五一期间,寻访到了衡宝战役宝台山战场遗址,并确认了李文斌的牺牲地。

500

当高燕飞高兴地将这一消息告诉父亲高玉宝时,病重中的老人激动地哭了起来,叮嘱儿子一定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之前,代他到墓地去祭奠。

我是一个兵

今年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时,高天宝穿着病号服,坐在轮椅上通过电视屏幕收看了阅兵。

当他看到100面战旗出现的时候,非常兴奋,因为这里面有辽沈战役“塔山英雄团”的战旗,而他参加过这场战役。

500

今年在给塔山阻击战纪念馆捐款时,高玉宝还写道::“忘不了那6天6夜的阵地搏杀和血雨腥风,更忘不了那些在阵地上宁死不退、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战友们……

等到我生命终结之后,我也请求回到塔山,回到我们的‘初心’之地,与塔山阻击战牺牲的英烈战友们相伴到永远!”

12月5日下午,在高玉宝弥留之际,家人们守在他身边握着他的手,不断地拍打着节拍,唱起老人最喜欢的歌曲《我是一个兵》。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高玉宝听到歌声后,流下了最后一行眼泪,伴随着这首歌曲,老人离开了人世……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