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嫁给孔刘这么帅的好老公,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文 | zz

来源| 她刊

一部电影能引来多大的争议?

相信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可以带给你答案。

500

影片宣传海报

女性网友们觉得,这部影片很有共鸣,非常值得观看。

男性网友们觉得,它是在贬低男性,过度夸大了女性在社会上所遭受的“不公”,是一部宣传“女权”主义的“精神病”作品。

500

500

总之,这部影片上映后的短短几天内,就遭受了极端两极化的评价。

男性:2.59

女性:9.51

500

影片男女满意度示意图

韩国著名女团成员-裴珠泫,仅仅因为推荐这部电影的原著书籍,就被冠上了“女权主义”的称号。

500

恶评,谩骂瞬间像洪水般袭来。

男粉丝们烧毁她的海报,剪掉带有她照片的小卡片,声称对她失望至极。

500

而参演电影的两位主角——郑裕美、孔刘等人,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谩骂、恶评与抵制。

“你可以滚了!”、“这将是你最后的影片”、“神经病”……

500

这样鲜明的两极化反应,也不禁让人好奇,在这部影片的背后到底讲述了怎样的一段故事……它真的很女权吗?真的很激进吗?

看完之后,我承认我失望了。

500

如果说电影可以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我想《82年生的金智英》应该就是当代韩国女性的真实生活写照了。

它不过描述了一位普通女性的普通生活,仅仅如此,竟然都引起了极端男权主义的强烈不满。

影片里的女主叫金智英,在韩国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名字。

与其他“苦大仇深”的韩剧女主不同,金智英可以说是普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有着爱她的丈夫,可爱的女儿,父母也都健在,还经营着一家收入不错的店铺。

一切看似平凡的生活,就在她得了心理疾病开始,被打破了……

500

直到那时,人们才看到原来在平凡的背后,竟隐藏着那么多的不公与压迫。

而这一切,却又显得那么“自然”。

小时候放学回家,被男同学尾随时,父亲会对她说:

“谁让你去那么远的补习班,不要穿这么短的裙子,不要对谁都笑”

500

尽管当时,她穿的是学校规定的校服,也根本不认识那个男同学,甚至都没有见过他。

可在父亲眼里,“没有避开就是错”

500

入职后,尽管表现非常出色,可到头来升职的却是那些能力还不如她的男同事。

而这一切,仅仅因为她是女人。

女职员有可能要结婚,休产假,所以很难长久。

500

尽管不服气,却也无可奈何。

而公司的猜想也很快就得到了灵验。

婚后不久,在长辈和丈夫的催促下,她生了孩子;因为繁重的育儿工作,也确实选择了做全职主妇。

每天从早忙到晚,好不容易挤出点时间想在咖啡厅里休息十分钟,却被人说成是“妈虫”。

500


妈虫:网络流行语,是结合英文“mom”和“虫”的韩文新造单字。

用于贬低无法管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幼童的年轻妈妈;也用来贬低没有收入,专靠老公,在家里带孩子的全职妈妈。

逢年过节到婆婆家时,从进门的一刻开始,基本就没出过厨房。

洗碗刷锅、整理、做家宴……

看着丈夫一家人在客厅吃着她洗好切好的水果,共享天伦之乐时,她就像一个外人,站在边上不停的干活。

500

想重新复职的她,明明是高材生,却发现能做的工作只有面包店的售货员。

好不容易得到了复职的机会,丈夫也表示愿意休一年的“育儿假”来支持她。

本以为皆大欢喜,却遭到了婆婆的强烈反对。

500

在婆婆眼里,儿媳如果实在想工作,可以找附近随便一家小店,上半天的班,用不着非要回到公司。

婆婆无疑是自私的。

只想着儿子的光明未来,却忘记了儿媳也曾努力工作,该学的也都学过,她也曾有着自己的梦想。

500

再三思考下,她放弃了好不容易寻来的复职机会,重新回到了原本繁忙的育儿生活中。

她其实并不反感当一位母亲,或是一位妻子。

500

只是有时候,觉得自己像被囚禁了一般。

恐惧、迷茫、疲惫、错愕、惊吓、混乱与挫折……

“我总觉得越过这面墙壁,应该就能找到出口,可依然还是会碰壁;就算找到其他出口,也依然碰壁。”

500

500

剧中的女性,大多有着和“金智英一样的无奈”。

职场上雷厉风行的女上司,尽管业务能力优秀,却也免不了被男上司讽刺。

“外婆和妈妈不一样,孩子就得待在妈妈身边,要不然最后肯定走歪路,事业有成又如何,孩子毁了什么都完了”

言语中充满着对女性的不屑,将女人的使命定义为“孩子”。

500

女主的姐姐,上学时因为将“暴露狂”抓到警察局,而被老师们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教训的理由不是因为做了太过危险的事情。

而是,“身为女生,不知羞耻”。

500

女主的母亲,明明成绩优异,却为了供弟弟们读书,提前辍学去工作。

家里一切杂七杂八的琐事,都是她一手打理。

在女主要复职时,她甚至要关掉自家店铺过来帮忙带孩子。

500


因为自己的梦想被现实击碎,所以特别希望女儿可以活得自在。

她无疑是一位好母亲、好妻子、好女儿……

可作为一个女人,一辈子她都没有为自己活过。

500

女主的奶奶,生平最骄傲的就是儿子们。

尽管那些儿子,有的甚至都不愿意来看她,可她还是常常将他们挂在嘴边。

家里的一切事物,包括照顾她,明明都是儿媳在做,可她却理所应当的将这些功劳全部归结于儿子。

500

公司的女同事们,因为大楼女厕所里被保安偷偷安装了摄像头,导致一些私密照被传到了网上。

而更让她们生气的是,公司的男同事们在知道实情的前提下,不仅选择了沉默,还在群里共享那些‘照片“。

500

从小到大,我们都听长辈们说过女孩子要保护好自己,出门在外一切都要小心。

可却没人告诉我们,到底要小心到什么程度?

所有人在说话前,都习惯加一句“我是为了你好……”

让你辞职在家育儿,让你生孩子,让你尽早结婚……

有时我们甚至分不清,到底什么是关心,因为从没有人问过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500

在所有人都得知金智英生病以后,各不相同的反应也让人倍感压抑。

已经来到首尔的婆婆,并没有进家门,而是转身离开。

在离开之际,她打了电话,让儿媳好好照顾自己。

500

母亲得知后,第一时间来到了女儿身边,并支持她去做自己想做的。

回到家后更是向重男轻女的父亲大发脾气。

“同样的药,既然要买,为什么只给四肢健全的儿子,而不买女儿的那一份?”

500

弟弟知道后,将姐姐想要10 几年的钢笔送给了她,并承诺下次来会给她带她喜欢的奶油面包。

500

而父亲呢,将原本只送给儿子的补药,多要了一份准备给女儿。

500

作为一名父亲,他对自己的女儿一无所知。

甚至将女儿喜欢的食物记成了儿子的最爱。

500

买礼物时,儿子的永远是最贵的,最好的,女儿的则是不轻不重的。

可是你说他不爱女儿吗?

也并不是,没有几个父母是不爱孩子的。

只是他的“爱”已经习惯了,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也从未想过有什么不妥。

因为大家都是这样,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这样,就好像社会本该是这样。

500


500

影片的结尾,说不上好,但也不坏。

金智英成了一名作家,她的文章也被登在了刊物上。

500

可她依然过着跟以往一样的生活,除了新加的一份可以在家里的工作外,没有任何的改变。

尽管有着支持她的丈夫和爱她的母亲,可她依然没有办法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可否认,如今社会的女性被赋予了太多的枷锁;而这一切,又显得那么“理所当然”。

而当我们终于清醒时,却发现深处于这种环境下,能选择机会又寥寥无几。

500

我并没有觉得这部影片,是韩国男性眼里的那种“女权主义”。

因为,它所展示的一切,都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熟悉。

世界真的改变了很多。但其中一些小规则,承诺和习惯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因此,世界没有改变。

但是在我们的意识和无意识中仍然存在性别歧视。

500

丈夫在婚前就做的工作,婚后却变成了养家。

母亲婚后工作,被说成狠心不管孩子;不工作,又被说成天天只知道享清福。

孩子出生,父亲不过是在等待时间;可母亲却要忍受怀胎的辛苦和生产的危险。

500

同样的家务,丈夫做一次就被各种夸奖,而妻子仿佛就是天经地义。

优秀的工作机会比起女性往往都会优先考虑男性。

……

500

这就是当代女性所承受的。

一个明明不公平却被看似“合理化”的现象。

在当今社会,有着许许多多的“金智英”。

她们每天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她们所遭受的一切都看似那么的普通,普通到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她们渴望挣脱牢笼,却力不从心,哪怕深处不公,也只能选择适应。

500

对她们来说,最残酷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你只配过着这样的生活,还不能叫一句苦,说一句累。

《82年的金智英》是温和的,温和到几乎没有批评和讽刺,而就算这样,都因为其中“女权主义”的内核,被部分极端直男癌谩骂、抵制。

原因很简单“女人是不配替做自己发声的”。

我想这就是影片的意义,将那些埋没已久的声音,放在大众面前,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点。

就像韩国总统文在寅说的:

“希望10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不再让1992年生的金智英陷于绝望”。

5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她刊」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