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三部曲之三:中国梦
关于如何解决现今中国房价过高的问题,之前几年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向美国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开征房产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
但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之后就会发现,房价高的问题并不在于房地产本身,因此对住房征收房产税只不过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想法罢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遑论,如美国这般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所谓成熟的房地产管理案例,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其在房价上所产生的问题,美国的房价也同样高。而且,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房地产上所存在的金融风险。
而这才是中国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无论是日本的经济泡沫也好,还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也罢,现今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分配上都不可否认的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日本依然是日本,美国依然是美国。
如果说中国80年代的改革开放是因为不如此便只能在沉默中死去,那么这种必须改革的决心在现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个绝对了,这才是中国有识之士所最忧虑的问题。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天下大同。这条路注定是漫长而艰险的,但是只要我们有心去走,路再长再难也终究有会临近终点的那一天。最怕的是,现在我们看到了问题,却不愿意解决,而试图去适应问题,那问题就永远不会有解决的一天了,我们也终究会如同历史上那些王朝一般,逃不掉兴衰的轮回。
前苏联不能,日本也不能,中国则更加不能。
所以,在中国已经处于弱势的情况下,美国自身所存在的弱点,便成为了中国唯一的机会。而要抓住这个机会,那就只能是,美国没有解决的社会分配问题,中国解决了,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中国才有赢的机会。
而回到房价问题本身,无论是开征房产税还是其余的如租买同权等,本质上都不能算是一个好方法,中国政府对于房地产税的征收需求并不高,因为中国住房有一个“70年产权”的概念,这其实就已经起到了跟房产税同等的作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起到了将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剥离的作用。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国与国之间的领土问题是不容侵犯的,那自然也不可能将土地通过市场而真正意义上的出售与个人。如果说美国的房地产税是通过分期付款把土地出租给个人,那么中国的“产权”概念则是一次性付款把土地使用权转让予个人。
当我们把土地所属权与使用权的概念落实之后,“租买同权”甚至“共享产权房”的概念推出,就显得并不稀奇了。土地的所有权终究是归属于国家的,个人所能行使的只是使用权,那么租跟买便没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这些在产权上做的文章,与其说是关于房地产行业的改革,还不如说是中国户籍政策的改革。
因为,中国跟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房地产行业最大的不同,并非来源于房地产本身,而来源于中国的户籍政策。中国在未完成工业化转型之前,是一个成熟的农业型国家,而农业生产的特点便是以土地为核心,土地是无法流动的,故而通过户籍将人口与土地绑定,政府便能对社会得到行之有效的管理。
将户籍与土地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松绑,从而使得房子只需要单纯的行使其居住功能便可,从某种程度确实上也能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但这样的视角依然还是有些局气,既然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房价的问题本质上是因为资源往少数地区集中从而造成拥堵的资本泡沫现象。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促使资本从拥堵的地区流出,才真正意义上的契合了深化改革,优化分配的主旨。
这也正是习总书记“一带一路”的真正含义。
在资源匮乏的大环境下,想要发展就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去争取获得更多的资源使用权,但在资源形成拥堵的情况下,思维方式就应该发生一个转变,改为思考如何能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资源分配不均就好像如今的天气一般,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房价就是晴雨表,直观的反应了各地的资源分配情况,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思考一下,通过“一带一路”,大家相互之间把这雨水给匀匀?
这才是现今中国所急需的思想,从而去做到现今美国也没有解决的事
习总书记狠抓党政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反腐,更是希望从中挑选出更多有能力、有担当、有悟性的同志,共同的参与到深化改革这一决定民族复兴的大事之中。无论是关于房子的表态,还是对于“雄安新区”的规划,亦或是“一带一路”的畅想,其落脚点都是一致的。
“中国梦”,就是要行别人之所不能,从而让中华民族站立在世界民族之巅,独一无二!
转自公众号“蒙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