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700亿的迪士尼:“血洗”好莱坞,我们是专业的(下)

2018年5月,奈飞市值达到1526亿美元,超过迪士尼的1518亿美元,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今天奈飞市值近1300亿,只是迪士尼的二分之一)

2019年初,奈飞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奈飞投拍的电影《罗马》一举斩获奥斯卡10项提名和最佳导演在内的3项大奖。

500

500

进军原创电影短短三年,2018年奈飞出品的原创电影就能达到80部之多。而迪士尼、华纳这些大片厂现在一年作品也就一二十部。

奈飞似乎从此登堂入室,成为美国影视行业的新贵。

500

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潜伏着“奈飞模式”是否可持续的巨大担忧。

2019年9月,奈飞公司的债务总额突破124亿美金,资产负债率高达80%,2018年全年净利润只有12亿美元。

500

500

2019年,奈飞投入内容制作的预算更高达150亿美金(1050亿人民币)。

近四年来,奈飞的经营性现金流都是负值,本质上是靠“借新债还旧债”生存下来的。

500

像马丁·斯科塞斯这样的大导演,因为新片题材太“硬核”,从好莱坞拿不到钱,却能从奈飞这儿拿到1亿多美金投拍,他当然乐享其成。

但他们从来没考虑过,如果奈飞未来资金链断裂,公司陷入危机,他们该去哪儿?

而与此同时,奈飞还陷入了付费会员增长乏力的困境。

2019年三季度,奈飞在美国的会员人数达到6000万人,几乎已经见顶——因为美国付费电视用户顶峰期也就9500万人。

500

红色为美国本土会员数

所以未来几年,奈飞只能像好莱坞一样,把希望主要寄托在海外市场上。

而它比好莱坞更惨的是,由于我们众所周知的监管等原因,中国这个在线视频付费会员过亿的大国,奈飞又进不来。

如果海外市场也增长乏力,奈飞就只能指望“老会员”的续订、复购。

到2018年底,奈飞的原创内容数量刚刚突破700部。

500

如果在未来,原创影视数目增长太慢,愿意续费的用户就会减少,奈飞就更收不到钱;

可如果原创影视数目要大幅增加,奈飞就必须不断重投入,甚至四处举债来填预算的大坑,动辄一年就是上千亿人民币。

500

在这两年的资本寒冬里,我们已经见证了太多国内外的创业公司,一味地烧钱扩张、跑马圈地,中途资金链断裂,黯然退场。

奈飞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资本的耐心是很有限的,尤其是过冬的时候。

如果它倒了,谁来“接济”那些出走好莱坞的电影人?不知道。

他们会回到已经被迪士尼一手遮天的好莱坞吗?还是在其他规模更小的流媒体网站(亚马逊、Hulu、HBO)中另寻出路呢?

500

2018年,迪士尼共推出13部电影,全球狂揽73亿美元票房,其中北美31亿,海外42亿。

500

所有电影公司都知道,美国票房涨不动了,只能依赖全球市场。

500

蓝色为美国票房

而让各个国家的影迷都买账的电影,势必要使用“通用语言”和“通用模板”,就不能只讲美国人关心、美国人看得懂的故事。

换句话说,好莱坞电影需要取一个全球电影的“最大公约数”。

而迪士尼的成功,给出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

用《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的话说,就是五个字:“成人儿童化”。

500

看漫威电影你就会发现,10岁的小男孩爱看,30多岁的80后也爱看,因为迪士尼一直在年龄段上“向下兼容”。

无论是昨天从弱鸡少年变成团队领袖的《美国队长》,还是今天的非洲黑人首领《黑豹》,还是明天即将登场的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故事模板都是通用的:

500

500

用个人突破自我、勇于成长的励志故事作为主线外壳,辅以善恶分明的正邪对抗;

500

如果是美国白人英雄,那中间一定会经历几次小挫折,让他经历所谓的“灵魂黑夜”,顿时大彻大悟,再由他来拯救世界、恢复秩序;

500

如果是少数裔/外国英雄,就披上“政治正确”的美国价值观外衣,做一个“归化”西方的傀儡。

在这样的电影中,善恶渐渐变成了一个单一选项,所有的英雄最终都会为了自由、富裕、美好、快乐的灯塔国而战斗。

甚至,为了让这个概念更好理解,他们都用“自由世界”和“民主国家”称呼自己,把资本主义的概念淡化掉。

在我们的眼中,这个世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抗,而在好莱坞的解构下,这个世界是集权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对抗,全然忽略希特勒正是所谓“民主国家”选出来的。

“我们就是全世界的正义代表,维护美国就是维护自由世界!”

500

在虚幻的对抗中,好莱坞抽离了真实社会的矛盾冲突,用正义永远压倒邪恶、主人公又一次成长/进步的大团圆结局,给每一个观众带来虚妄的满足和内心秩序的平复。

这不仅是好莱坞的单一化,更是电影艺术精神的矮化。

为什么最近几年,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影星开始拍美剧?

500

500

500


500

 

新晋的奥斯卡影后艾玛·斯通,在奈飞电视剧《疯子》里担任女一号。

500

在HBO投拍的美剧《大小谎言》里,你可以找到两位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和梅丽尔·斯特里普。

500

很多人以为这是美剧的复兴,还挺高兴:看人家美国影视产业交流得多好!

而真相是,在迪士尼等巨头的把持下,好莱坞只有《某某侠》《某某金刚》的12345可以演,只有《狮子王》《小飞象》等着你配音,他们才被逼到去拍美剧。

500

无可否认,影星拍美剧,背后一定有资本的助推,但根本原因是:好莱坞没有给演员的艺术创作留下足够的空间,结果才变成了“搞创作拍美剧,挣快钱回好莱坞”的尴尬局面。

饰演007的丹尼尔·克雷格说,如果他还出演下一部007电影,“那只是因为钱的缘故。”

博纳影业董事长说到:“ 现在的好莱坞各大公司几乎都是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做法就是越来越多拍续集,这样不会犯错误,但好莱坞越来越不敢去冒险。”

500

最后,好莱坞只剩下一种电影:去故事性,去地域性,去民族性,去个体性。

大IP式地炒冷饭,给本就难看的美国票房注射强心剂,还能撑多久?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知道的是:在今天的美国做一个电影人,谈不上是多幸福的一件事。

跪着挣钱的人,留在了好莱坞;

还想站着的,都去了奈飞,而疯狂烧钱的奈飞是不是泥菩萨过河,谁心里都没底。

黄金时代的好莱坞总是能给人带来新鲜感,但现在,这种“新鲜感”却越来越少了。

对比起来,中国电影工业当然还不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但可以看到的是,今天的中国电影人,正处在创造力和想象力蓬勃爆发的时代。

这几年的中国电影,无论是题材还是质量,都给了不少人惊喜,我也希望中国的电影产业,能够一直这样让我们惊喜下去,并时时以好莱坞的现在作为警醒。

我们能拍出像《我不是药神》这样反映医药行业现实的电影。

500

中国人拍科幻,用不着阿汤哥施瓦辛格,也不用动得过雨果奖的《三体》,拿一个两万字的刘慈欣小说,就能改编出完全反好莱坞传统灾难片路子的《流浪地球》。

500


中国人拍动漫,老祖宗留下的经典里,就有一整个封神宇宙的海量故事等着我们去挖掘,构建。

500

中国观众也在用自己的真金白银鼓励电影创作者:你们以站着把钱挣了,别跪。

500

如果这个势头能够保持,也许中国人蓬勃的创造力,可以长时间地保持下去,不用沦落到现在某些好莱坞电影人描绘的创作窘境:

奴颜婢膝地翻着速朽的漫画书,然后困守在《某某侠》、《某战警》、《某某联盟》的2345部里不敢越雷神一步,动不动还得把狮子王叼出来,再把阿拉丁神灯祭出来新瓶装旧酒。

500

与其彰显真实的社会矛盾,不如造一个新的卡通IP给大家乐乐;

与其费劲造个新的IP出来,不如把老IP拿出来再煲一次回锅肉。

别人搞创作是做加法,而今天的好莱坞搞创作是做减法。

不是大道至简的“简”,而是浑身上下的口袋屁兜摸了个遍,看能不能再捡出10个亿的“捡”。

在《奇葩说》的赛场上,辩手陈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旦人生中有了捷径,捷径很快就会变成唯一的路。”

走惯了“迪士尼捷径”的好莱坞,是时候要趟一条新路出来了。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