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盖楼没啥意思,应该还要有拆楼

500

今天是双十一,回顾过去一周,微信群里有三大杀器:拼多多的帮我砍一刀,京东的帮我领红包,以及淘宝的一起盖楼吧。

其中盖楼独占鳌头。史称“山外青山楼外楼,你到底要发到几时休”。

看到已经被轰炸的不要不要的微信群,以及各种赞叹“营销鬼才”的推文,我由衷觉得——

光盖楼不行。如果明年还有类似活动,我强烈建议增加“拆楼”功能。

光“盖楼”不“拆楼”,有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呢?当然有。

第一,是只讲速度不讲质量的建设观。“大家就比谁在一天里造得高、造得多;快者为胜。但搞建筑,不能只看速度。”我的朋友卜镇京教授援引过去十年的数据指出,尽管中国基建的速度在全球赫赫有名,但真正让基建成为国际名片的,还是“基于质量的速度”。

“如果只看快,那就是盲目堆砌,不但出不了精品,还会出一堆废品。”

500

第二,是盲目“以高为美”的规划观。长期以来,高楼林立的场景被视为城市发展的标志,而随着市民观念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追求“最高”“更高”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高楼的消防、安保、能源消耗、光污染等问题也愈发引人关注。“造高楼”已经成为了土包子的发展观,人们早就开始关注更加错落有致的合理规划。

“要不是人实在太多,谁愿意造高楼啊。”

500

“从这两点来说,盖楼PK不利于塑造中国基建的良好形象,也会让人对我们的城市规划能力产生质疑。”卜教授指出。

那该怎么办呢?就是导入“拆楼”模式

直接点说,在明年两队人马在PK时,不仅可以建楼,也可以拆楼。有拆有建,不仅建成的速度会慢,楼的高度也会显著降低。

那么问题就来了:建,可以通过升级自己的喵铺来实现;拆该如何操作呢?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增加一个“拆迁卡”任务:完成一些指定的任务,可以获得锤子、榔头等道具,它无法用于升级自己的楼,但可以减少双方的楼层。

那么,怎样的人能获得拆迁卡呢?我认为有两种:

第一种是给过合理差评的。我们都知道,好评和差评共同组成了商品的评价体系。而现在的营销,太鼓励好评了。又返现又给赠品,让很多不想发言的买家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昧着良心说瞎话。那些有理有据的差评,非但没有任何平台方的鼓励,还有可能遭到卖家的威胁。

500

长此以往,评论区就会充斥大量的水军,出现严重的失衡,给到消费者的参照价值就会越来越小。因此,如果能够给到这部分用户“拆迁卡”,拥有拆楼权,可以正本清源,有力地维护评论区的环境。

第二种,就是我今天的写作目的。就是所有通过微信链接被拉进盖楼队伍的用户,都将获得一张“拆迁卡”。

这张卡不仅能拆对面的楼,也能拆自家的楼。而且拆的时候还是匿名的。

这么一来,在群里刷屏的人就谨慎了。他们就搞不清,来的人到底是帮忙建的还是帮忙拆的,发言就会更小心,拉人就会更有针对性,尤其是一些几百年不联络的,群里陌生人多的,你要擅自刷屏,大家可以齐心协力帮你把楼夷为平地。

这样一来,双十一期间的网络环境就会大为改观,而活动的趣味性也将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发布者也可以借此知道自己的社会评价,到底是真闺蜜多,还是都是塑料姐妹花。

微信里怎么可能都是朋友,当然也有对手。除了朋友可以在盖楼中找到乐趣,对手当然也应该可以。

正如卜教授所说,“拆和建一样,都是中国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只宣传硬币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

思路一变天地宽。与其在那里制定群规,呼吁“不要刷屏”,硬着头皮踢人,不如呼吁天猫开启“拆楼”功能。

相信我,那会更有意思。

一个背景声

“我已经做好拆的准备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