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超越的是自己!一份来自华为Mate 30的答卷

在华为Mate 30系列发布会上,余承东的“提前交卷”引爆全场。

Mate 30 Pro的DXOMark评分以121分再次屠榜,但是他觉得这个分数还无法体现这款机器的真正实力,因为DXOMark测评的是Mate 30 Pro早期的版本,那时很多的优化还没做好,余承东称,这相当于提前交卷了。

500

如果“正常交卷“,华为Mate 30是什么水平?

今天,我们就谈一谈华为Mate 30交给消费者的这份答卷。

Tips:文章附上提纲,方便大家阅读

01 伟大的是自然,强悍的是人眼

02 照相机的秘密

03 单反向左,手机向右

04 再一次,超越自己

05 重构影像,“电影”新赛道

06 华为影棚,生态初现

01 伟大的是自然,强悍的是眼睛

先来看看基础的光学原理,实际上,相机和人眼基本是一样的:

1) 眼球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

2)晶状体相当于镜片+对焦系统。

3)视网膜相当于感光元件,即胶片,或数码相机的CCD/CMOS。

4)肌肉相当于镜头马达,眼皮相当于镜头盖。

5)而大脑则相当于处理器CPU和图像信号处理器ISP。

500

眼睛的瞳孔+晶体状,是个牛逼的定焦镜头。

光线从瞳孔进入,大脑(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光线的强度,通过收缩瞳孔(光圈)来调节进光量,使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胶片或CCD/CMOS)感光。

眼睛能调节“光圈大小”,暗的地方开大光圈,亮的地方开小光圈。例如,突然到太亮的地方,你会本能的闭眼,因为从暗处带着大“光圈”的眼睛出来,到亮的地方会“过曝”,大脑要保护视网膜,于是条件反射闭眼。

500

视网膜上还有精密的感光系统,包含500万个锥状细胞和1亿多个杆状细胞,分别用来捕捉颜色和细节。

500

眼睛还自带景深,不信你闭上一只,在前方竖起大拇指,“对焦”到清晰,注意一下后面的景物,会发现是虚的。反之,看清后面的景物,则大拇指是虚的。

500

两只眼睛共同作用,还能估算尺寸和距离,跟3D结构光相机的三角测距原理比较类似。

500

当然,人的眼睛还免费赠送“心灵窗户”、 “眉目传情”、“情人眼里出西施”等AI功能……

500

最神奇的是,实现这些功能,不需要升级软件,也不需要安装任何驱动,不需要耗电!

温馨提示:这么高档的设备,大家看片就不要看到天昏地暗,打游戏就不要玩到白昼不分了。

伟大的是自然,强悍的是眼睛!

造物主很神奇,有木有~

不过,人眼也有不足之处。

比如,上下左右能看清楚的角度(视角)和范围(视场)都很小。人为了扩大视野范围,就得转动眼球,左顾右盼,有时候还得转动一下脑袋。

500

另外,人的眼睛还是定焦的,感光能力也有限!为了弥补人眼局限,所以人类发明了各种光学镜

放大镜——帮助人眼看得更近

500

显微镜——帮助人眼看见微观世界

500

望远镜——帮助人眼看见远方

500

夜视仪——暗光也看得清

500

02 照相机的秘密

人类就是一部从物理学,到化学,到生物学,再到历史学的简史。

在这个数十亿年间的演进过程中,大自然创造出人眼这么精密的光学系统,而人类摸爬滚打到两千四五百年前,才发现“小孔成像”

500

15世纪,欧洲画家开始将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发现的小孔成像应用到暗箱绘画。

现代著名的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他将历代西方油画杰作按时间排序,做成了21米的长墙进行研究。

大卫·霍克尼发现:从15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的画家开始借助了暗箱成像进行创作。

500

利用暗箱小孔成像的原理,在箱壁上凿一个小孔,让箱外物体反射的光线穿过小孔投射到暗箱内。暗箱内与水平面夹角45°有用来反射影像的镜面,镜面会将影像投射到暗箱上方的毛玻璃上。接下来,画家就能准确地复制和绘画出现实中的景象。

500

这种记录影像的手段,也算是最早相机的雏形。

500

正是暗箱绘画,成就了欧洲无数经典名画!

比如下面这幅传世之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作上黑色的背景烘托出少女形象的魅力,她闪烁的目光流露殷切之情,一只泪滴形珍珠耳环在少女颈部的阴影里若隐若现,令人直呼:“简直像拍出来的照片!”许多现代学者认为,维米尔能在当时如此精妙地捕捉到光影和色彩,正是因为使用了摄影技术的前身——暗箱技术。

500

摄影和绘画一脉相承,都是描绘自然和世界的艺术,接下来的故事也跟画家有关。

1839年法国画家路易·达盖尔(Louis Daguerre)在研究照相技术时,无意中把一把银匙放在用碘处理过的金属板上,这把银匙的影子居然印到了板上。

于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正式诞生了!

500

达盖尔的发明被公诸于世的1839年也被称为摄影技术的诞生之年。

达盖尔发明的世界第一台照相机,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便可以进行调焦。

500

再后来,无数光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对照相机的相关元器件进行了优化,使照相机走进军事、工业、新闻等行业。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

从此照相机开始走进照相馆,走进大街小巷。

500

1969年,美国科学家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共同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可以用来代替胶卷。

500

1975年,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工程师史蒂芬·沙森,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500

图像传感器和数码相机的发明,进一步促进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大量著名的摄影器材公司,包括徕卡、蔡司、柯达、佳能、尼康、索尼、柯尼卡美能达等,纷纷大展拳脚。

500

单反镜头就像人眼一样,也有局限,受到距离和光线的限制!

比如下图。

500

随着拍摄场景的细分,拍景、拍人、拍微距,到进一步的夜景、追拍、流水、喷泉、烟花、水滴、烟雾、月亮……各种专用镜头井喷。

众多厂商争先恐后推出超广角、广角、鱼眼、反射、移轴、微距等各种镜头。

500

于是,在摄影圈,单反获得了一句光荣的评语:“要想男人破产,就送他一台单反”

500

着各种镜头的诞生,照相机就像长了翅膀的眼睛,让人们记录这世界的美妙,总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正如“照相机之父”达盖尔所言:

达盖尔银版法不只是一件用来描绘自然的工具……它把力量赋予自然,让自然去再创造自己。”

03 单反向左,手机向右

单反是发散的,因为面向各种摄影场景,单反的镜头永远“烧不完”。

而手机是收敛的,因为智能手机本身还是手机,为了普“渡”众生,需要尽可能把各种摄影场景在一个纤薄的机身上“一网打尽“。

厂商说:这么薄的机身,你还想要怎样?

众人说:高品质摄影和全场景我都想要。

500

华为早在2011年就启动了手机双摄的预研工作,并于2014底推出世界上首款双摄手机荣耀6 Plus,突破了手机机身限制,既保留了纤薄设计,又大大提升了成像质量和效果。

500

为了将手机摄影体验提升到世界级水平,华为还找到了摄影产业的顶级品牌之一——徕卡相机

在摄影爱好者心目中,徕卡是一个高山仰止的传奇。徕卡相机拍出的照片,图像锐利色彩饱和大气沉稳,被摄主体和背景有可分离的立体感。因为镜头的解析力高,图像的过渡层次丰富,有一种特殊的油润感

500

经过百年的发展,徕卡形成了其独特的产品文化。徕卡相机从不会让使用者失望,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到极致。徕卡相机是专业技术的象征,是艺术创作的保证,是摄影师敏锐观察力的延伸。当然由于其高昂的价格,徕卡也是奢侈品的代名词

500

2016年,华为在伦敦发布了全球首个搭载徕卡双摄镜头的HUAWEI P9/P9 Plus,把手机拍照提升到了摄影水平,大获消费者喜爱。

500

从此,手机产业开启双摄的新篇章。

华为P9/Mate 9/P10/Mate 10系列,通过双摄不断提升了手机摄影的品质;P20 Pro的徕卡三摄,刷新了手机摄影的高度;而今年的P30系列更是改写了手机摄影规则,让手机具备了“望远镜”、“夜视仪”等功能,新增的TOF摄像头则让手机拍照虚化能力进一步向单反看齐。

500

单反向左,手机向右!

单反在光学上精益求精。

而手机利用光学、芯片和算法,正在将单反的全场景专业摄影体验“集于一身“!

04 再一次,超越自己

P30珠玉在前,很多人都认为P30系列的拍照已经是手机摄影的巅峰。但难以置信的是,凭借Mate 30系列出色的影像能力,华为再一次在拍照上超越了自己!

Mate 30系列不仅继承了P30系列引以为傲的拍照基因,包括:

1)“望远镜”:3倍光学变焦,5倍混合变焦,30倍数字变焦;

2)“夜视仪”:RYYB超感光传感器带来的极限暗光拍照,一点光就可以拍得清清楚楚;

3)ToF镜头:逼近单反的背景虚化能力;

4)AI HDR+:出色的逆光拍照能力

......

这些强大的摄影功能,得益于Mate 30系列继承了P30 Pro的“大底+RYYB”,并全面升级了ISP、色彩调校、底层算法等能力。

大底+RYYB”技术,是华为拍照能力“甩别人一条街”的一个重要武器。P20系列,华为首次启用1/1.7英寸型超大传感器,“底大一级压死人”从此响彻全球。P30系列,又增加了革命性的RYYB滤光阵列,进光量提升40%。

Mate 30的“大底+RYYB”技术,将“超感光”的金字招牌推向顶点,这就是华为“夜视仪”的独家秘密武器。

另外一大更新,是图像处理的大脑——ISP。麒麟990芯片自研ISP5.0的图像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并且首次在手机芯片上实现最新降噪和AI增强技术,将单反级的图像处理能力应用在手机上,暗光场景噪点更少,让手机大片越夜越美丽。

500

此外,Mate 30还带来了基于RYYB的精准色彩调校。色彩调校需要解决“在什么场景下某色如何呈现”的问题。在过去,经过多年的调校,华为在RGGB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标准-徕卡柔和-徕卡鲜艳三种不同风格的色彩体系;而从P30系列到Mate 30系列,华为又对新的RYYB传感器进行了精雕细琢,三个色彩体系已然大成!

500

智能手机时代,摄影不再只是镜头和传感器,还是一系列算法的体现,手机摄影已经进化为计算摄影。比如,华为首创的“手持超级夜景”拍摄,就是算法合成的。在其他厂商还在比拼像素高低的时候,华为手机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图像算法体系。

华为Mate 30 Pro拥有一个完整的算法体系。比如,极限暗光环境下拍摄人像,Mate 30的AI-RAW算法能够将画面的细节和噪点控制在一个几乎完美的平衡,对比其他手机拍摄的照片,优势显著。

500

而在变焦场景下,则有Super-RAW算法能精准捕捉远处细节,清晰呈现毛发、眼睛等,不同焦段下的照片效果同样出色。

500

500

通过HDR+算法,Mate 30能在逆光拍摄的场景下,依旧保持高宽容、高画质的表现,使得拍摄的照片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纯净感。

500

还有多源AI融合算法。在相机多镜头协同工作时,不同镜头所拍摄的图像肯定有所差异,有赖于该算法,手机能够将不同镜头所拍摄的不同图像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个算法在人像虚化场景下大放异彩。正如DxOMark对Mate 30 Pro的评价:“它的深度估计极好,诸如头发等精细细节尤其得到了改善。……整体上还能创造出相当自然的效果,更接近您在数码单反相机上看到的外观,而非您在大多数智能手机上看到的样子。”

500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极其重要而又基础的光学设计。在iPhone 11系列发布后,不少消费者关注到它严重的“炫光与鬼影”问题。有的网友亲自拍摄对比样张,这才揭开华为在光学设计上下的苦功夫。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极其基础而又重要的光学设计。iPhone 11系列发布后,不少消费者关注到它严重的“炫光与鬼影”问题。有的网友亲自拍摄对比样张,这才揭开华为在光学设计上下的苦功夫。

“鬼影”对拍摄效果的负面影响极大,是所有厂商都致力消灭的对象。四年多前,华为开始与徕卡展开合作,目的之一就是改进“鬼影”现象。华为用投影机级别的光源对手机进行“鬼影”测试,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仍然能够有效控制“鬼影”,这比普通厂商的测试标准严格了几十倍。

500

上图iPhone 11 Pro Max自动测光单张拍摄,可见明显的“鬼影”,图源知乎网友@木西AlexanDENG

500

上图华为Mate 30 Pro自动测光单张拍摄,“鬼影”几乎看不到,图源知乎网友@木西AlexanDENG

华为现在最难超越的是自己!在P30系列已经打下无人能敌的摄影口碑下,Mate 30系列再一次突破自我,冲向更高的峰顶!

 

05 重构影像,“电影”新赛道

除了拍照,在5G到来、视频应用进一步井喷之际,华为再一次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赛道——重构手机影像,让手机在大部分场景下也能拍出接近专业摄像机的“电影”水平。

华为Mate 30 Pro拍“电影”有多强?

我们知道,决定数码摄像机画质的往往是传感器尺寸和像素。华为Mate 30 Pro双主摄之一的“电影摄像头”,像素高达4000万,传感器尺寸更是做到了1/1.54英寸型,比另外一颗负责拍照的主摄传感器还要大,要知道那个传感器尺寸已经长期雄踞手机行业第一名。

这是什么概念?我们对比一下当前市场上的专业器材,传感器尺寸相当的售价已经上万。

除了大底之外,华为Mate 30 Pro还具备众多电影硬实力:F1.8超大光圈、麒麟990第五代ISP、超强算法、超强防抖等,这些技术,为我们的日常拍摄不仅带来了超高水准的1080P和4K等视频拍摄能力、超广角视频拍摄能力,还有不少惊艳全球的电影黑科技。

它支持超高清夜摄,最高51200的ISO水平,连徐峥、陆川这样的专业导演见到了都吃惊不已。

500

Mate 30 Pro拥有目前业界最高的HD1920帧/秒超高速摄影硬件能力,能提供64倍的高清慢放,通过运动补偿和插帧算法,最终可以达到7680帧/秒的超高速摄影,相当于把时间放慢256倍。要知道,市面上能够做到这样超高速摄影水平的专业摄像机,价格可是相当高昂。据专业人士介绍,上海一著名高校有一对高速摄影的photron,百万像素大概4000帧/秒的样子,就花了一百多万。

500

 

500

 

Mate 30 Pro还有一个让专业玩家非常喜爱的功能,就是4K延时摄影,更强悍的是它还支持超广角和超暗光的延时摄影。在专业模式下,玩家还可以很方便地调拍摄时长、时间间隔、每一个画面的参数,简直是专业玩家的福音!

500

几十万上百万的专业摄像设备,做到了手机上来,而且更便携、更易操作,这就给手机和电影的未来带来了全新的可能,可以预见到一场影像革命正在来临。

从前,视频拍摄是一个专业的活,需要专业的设备、专业的技术、专业的人。

此后,这个门槛被大大地降低了,普通的消费者也有机会用手机拍摄自己熟悉的领域,去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的每个角度。就像9月27日晚华为Mate 30系列“重构电影想象”直播会上主持人孟非所举的例子,一个厨师,未来也可以用手机拍摄记录自己熟悉的领域。

而对于怀揣电影梦的年轻人而言,华为Mate30系列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入门级的设备,他们可以用华为Mate 30系列手机创作接近电影品质的内容。

正如导演陆川所言:“每次电影史上的每次器材的革命,都会带来一个创作,还有语言的一次革新,而且它严重降低了门槛。”导演徐峥也表示:“手机的自由度、想象力、空间、时间感都会不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拍电影了。”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正式宣布开启“手机电影计划”,把手机摄影带入电影行业。

华为还宣布将和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合作,设置全新竞赛“新影像·手机影片竞赛”。

500

这些都是为了号召更多普通消费者与专业电影人,鼓励使用华为Mate 30系列创作更多的影像作品,引领和推动电影工业进入手机电影全新纪元,把手机电影推向全新的艺术高度。

这正是华为Mate 30 Pro开启手机“电影”新赛道,重构影像的魅力与意义。

06 华为影棚,生态初现

除了自身强大的实力,华为也在主动构建影像生态,一个“华为影棚”的蓝图正在浮现。

在Mate30系列发布会上,余承东在介绍Mate 30系列的拍摄功能时,还请来了两个“帮手”:大疆的云台和保富图Profoto的闪光灯。这些合作伙伴的产品都能够与华为手机协同工作、互助互联,为用户创造更多更好的拍摄玩法和效果。

500

比如华为与大疆的深度合作:华为Mate 30 Pro通过深度定制,只要大疆的灵眸手机云台3靠近手机就能发现并快速连接。华为还开放了自身的CameraKit接口,使用灵眸手机云台3就可以直接控制相机程序,不必另外下载应用。

500

和保富图 Profoto的合作则是闪光灯——通过与华为手机的深度合作,保富图 Profoto C1/C1 Plus闪光灯成为全球第一支“影棚级”手机闪光灯

众所周知,补光一直以来都是手机摄影的痛点。Profoto C1/C1 Plus闪光灯针对有强烈补光需求的拍摄场景,提供了一个专业级的解决方案。

500

这支闪光灯给手机拍摄提供了更多可玩性。比如,可以利用闪光灯高反差的曝光效果,将主体和背景分离开来,从而在照片或者视频中换背景。让传统摄影与计算机视觉进一步结合,这个玩法符合手机拍照从单纯的“拍摄特性”到综合的“摄影体验”的大趋势。

此外,小编偶然间还发现了一个彩蛋:业内著名的FiLMiC Pro摄像应用也针对华为Mate 30系列做了深度优化。例如APP中就能直接调用Mate 30 Pro的精准对焦、多镜头切换、白平衡、帧速率调整等等功能。

影像生态合作伙伴的加持,无疑让摄影这件事更好玩,更简单,更有创造性。

华为影棚的目标,就是让人人都可以当自己的导演!

 

这就是华为Mate 30给消费者交上的答卷!

无论拍照还是拍“电影”,通过不断的自我超越,为你、为我、为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带来全场景、全天候的极致手机影像体验,让人人都能做一个用光和影记录时光的摄影师,做自己生活的导演!

时间的长河里,岁月如神偷,每一种精彩都值得铭记。

智能手机移动影像,捕捉你我时光,永无止境。

 

最后,广告时间:

华为Mate 30系列5G版将于11月1日10:08正式开售!

500

End

菊厂搞机编辑部出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