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须知 || 古琴丝弦的规格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潮音馆
琴的弦是用蚕丝制成,共有七条,今称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弦古称宫、商、角、徵、羽、文、武,七弦。一弦(宫弦)最大,以次至七弦(武弦)最细。古时一、二、三弦除弦心外,另用丝横缠,今则四弦也用缠。且古今传述制弦丝纶数也有不同,据现存文献中可考的,从六朝到南宋,丝纶数虽异,却是一贯用的递减加缠的方法。到了清代就将三分损益求律的方法,附会用到丝纶的数上去了,并且用了三分损益的纶数之后,又另外加缠,不但丧失了优良传统,而且很不科学,就对于所附会的三分损益的说法,即不转弦换调,也在就己经自己破坏了。兹撮要将古今制弦法名録一例于下,以见其概:
北宋《琴书》所记的造弦法
第一弦用一百二十综(五丝为综),分四股打合成,用纱子缠之。(纱子用五综,下同。)
第二弦用一百综,分四股打合成,用纱子缠之。
第三弦用八十综,分四股打合成,用纱子缠之。
第四弦即第一弦不缠。
第五弦即第二弦不缠。
第六弦即第三弦不缠。
第七弦用六十综。
每弦长五尺。
南宋《太古遗音》所记造弦法
【大琴弦】:
宫弦二百四古纶,匀为四条合成,与纱子用药和胶同煮熟。下同。(蚕吐的一茧一丝,以十二丝为纶。)
商弦二百零六纶。
角弦一百七十二纶。
徵与商同。
羽与角同。
文弦一百三十八纶。
武弦一百零五纶。
自宫到羽名次节降三十四纶。宫商角三弦缠过。一法徵弦也缠,用文弦为胎。中琴弦用武弦为胎。
【中琴弦】:
宫弦一百六十纶。
商弦一百四十纶。
角弦一百二十纶。
武弦一百纶。
自宫至武各次节降二十纶。
【小琴弦】:
比中琴弦又次节降二十纶。
【缠纱】:
大琴弦用七纶,中琴弦用六纶,小琴弦用五纶。煮熟。
清初《琴苑心传》所记造弦法
宫弦二百四十二纶。(以蚕吐的一茧一丝,十二丝为纶,打煮缠同《太古遗音》。)
商弦二百一十六纶。
角弦一百九十二纶。
徵弦一百六十二纶。
羽弦一百四十四纶。
文弦一百三十八纶。
武弦一百零二纶。
自宫至羽皆次节降,宫、商、角、徵四弦缠过,余羽、文、武三弦不缠。原注云:“此从黄锤损益之数而三之也。”(即以三乘宫商角征羽原分数)
清末“与古斋”所记制弦法
【中清弦】:
一弦一百零八纶。打煮缠法同《太古遗音》。
二弦九十六纶。
三弦八十一纶。
四弦七十二纶。
五弦六十四纶。
六弦五十四纶。
七弦四十八纶。(以蚕吐一茧一丝十二丝为纶。)
【太古弦】:
每弦加二成。
【加重弦】:
每加五成。
中清弦每副重约三钱五分,太古每副重四钱二分,加重每副重五钱二分。(按此是用三分损益律的本数为纶数)
琴音的美恶,固然是在于琴体制造的工拙,而弦也是直接关系最大的部分,应该如何来解决丝纶单位和频率直径的正确关系,达到制造比较理想的琴弦,还有赖于制弦工人在传统造弦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的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帮助。
《琴学备要》顾梅羹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