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营销的秘诀,明星人设的成败,关键都在这两个字
蛮久以前,学到一个二次元词汇,叫吹死婊活。
正如其字面意思,它是说,吹捧容易致死,婊贬才能久活。词汇源于日本动漫界,大家觉得作品受人吹捧的销量往往低迷,但被大家贬低的反而热销(解释引自小鸡词典)。
它生动地概括了一个大家朦朦胧胧都意识到的问题。那就是:
贵圈一切评价,其实都关乎期待。
这几年无数案例中,期待二字的作用,已越来越凸显。
1 内容水准
肉眼可见,这几年大爆的项目,十之八九都是黑马。
电视剧如《人民的名义》、《白夜追凶》,播出前鲜有人知,也就无所谓期待,惊喜之下反而能得到口碑的“溢价”。
临时提档的《我的前半生》近似裸播,前几集就轻易得到称赞;同样临时提档的《我的真朋友》,因三位主演的缘故,从开拍起就万众瞩目,结果在吃瓜群众的幸灾乐祸下一垮到底。
电影方面更是如此。2017年暑期大爆的不是《建军伟业》和《三生三世》,而是事前不声不响的《战狼2》。2018年春节大爆的《红海行动》、暑期大爆的《我不是药神》、2019年春节大爆的《流浪地球》,也从来都不是档期内头号种子选手,更别提2019年暑期档最大黑马我们吒儿。
吹死婊活,诚不我欺。
这两年最惨痛案例莫过于《武动乾坤》。
那是起点男频影视改编还没有屡战屡败、IP泡沫最盛的2016年,男频顶级IP+正剧大导张黎的首次跨界下凡+搭上流量巅峰期的杨洋,拍摄期传出的都是围读剧本、顺序拍摄、现场收音等提升预期的通稿,观众胃口被吊得不能再高。
然而播出结果如何,大家也都看到了,连羊毛老师都在努力忘掉自己曾为这部剧吹出的彩虹屁。
有人会说,真金不怕火炼,期待高低虽然会影响一时的评价,但并不会错判整个剧集的水准。
真的吗?
今夏两部令豆瓣评分系统失效的剧集,一部《陈情令》,一部《宸汐缘》,也与期待息息相关。
《陈情令》,耽改剧,在过往是粗制滥造草台班子的代名词,虽然改编自原耽最大IP《魔道祖师》,但从开拍起传出的所有消息,什么女演员加戏加BG线,什么两个男主轧戏轧综艺,以及高糊路透里令人崩溃的蓝忘机造型,无不在削减受众期待,大把书粉甚至在开播前就排队去刷低分。
然后在如此低的期待中,那些无论如何都会去看的观众发现,咦,比想象中好很多呢。
类似地,《宸汐缘》在开播前放出的预告片和页游水准的海报,叠加被张叔平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发际线,砸死了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给还能坚持下来的观众保留了创造惊喜的余地,然后两位电影咖的演技与不太拖后腿的剧情,一点点拉升了分数。
两部剧集的豆瓣分如今都严重超越自身水准。能把分数刷到这个程度,水军的作用不容忽视,但也确实是大把观众感到了“真香”。
这已成为营销常规词汇的“真香”,其本质不就是期待过低而人为拉开了心理落差吗?
想想《延禧攻略》vs《如懿传》,《陈情令》vs《九州缥缈录》,剧集水准与命运的差异会让你发现,观众被预期影响深重,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客观。
真实水准当然是影视剧口碑和成绩的基础。但在这个快餐时代,《知否》与《大江大河》吃亏在哪?一部剧集的命运,就在前两集,一部电影的口碑往往就在前三天,初始评价对成绩的影响不言而喻。
而期待对初始评价的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
2 类型错配
若说吹死婊活是人为操纵用户预期,类型错配就是把东西卖给不适配的用户。
《带着爸爸去留学》打着真实描绘留学生活的旗号,于是前两集被广大留学生diss得惨无人道。剧情如此悬浮,为什么不干脆走狗血家庭剧路线,不少婆婆妈妈确实却边骂边追,津津有味。
《猎场》播前宣传词口口声声“商战”、“职场”,然后就被广大上班族骂出了翔。不吹职场我们还能平心静气,非要碰瓷谁能不暴躁?
剧集水准本就不高,还硬塞给不匹配的用户,成绩不好半点不冤。
看看人家《娘道》,从来就不惦记小年轻的市场,管你豆瓣用户恶评如潮,收视反而一路走高。
用户不匹配,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也包括心理意义上的。我们都不是单一类型影视观众,但我们潜意识里会根据被明示暗示的类型讯息,调整心理预期,变换用户身份。
我们会在职场剧里找职场,在家庭剧里找生活,在推理剧中找逻辑,在正剧里找现实主义思考,在偶像剧里找甜蜜的爱情,剧集如此,电影亦然。
如果找不到,我们就会很愤怒,然后狠狠给出差评。
这不是说你不可以类型杂糅,但起码要满足观众对于本类型的基本期待,再图其他。
《回家的诱惑》天雷滚滚,谁还不看得兴致勃勃呢?
你们一定知道,我要说《上海堡垒》了。
当然,它本身就是个不及格的作品,但什么让观众额外愤怒?
是“国产科幻电影的第二步”这个宣传口径。
从电影院出来的我们,对于它的big胆简直难以置信,那也就只能骂到昏厥了。
同样值得一说的还有三巨头里掉队的《攀登者》。
它煽情太过,剧情有大bug,部分演员演技也很尴尬,但让票房口碑掉队的根源,是一段又一段莫名其妙的恋情时不时冒出来,打扰观众为国流泪。它提供的内容,不太符合观众走进电影院看一部献礼片的心理预期。
水准平平+类型混淆,它不掉队谁掉队?
纵观这几年的国产票房大片,无一不是学到了好莱坞商业类型片的精髓。
余下还没学明白的诸位,起码先做到理智判断不瞎吹吧?
3 人设陷阱
这两年,明星人设讲究个花好月圆、完美无缺。
于是可怜的明星不得不活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努力隐藏身上所有缺点与棱角;可怜的粉丝也不得不四处征战,控评灭火,企图把一切破坏完美人设的言论掐死在源头。
这可能吗?
孩子大了要抽烟,感情破裂了要离婚,进组后轧戏请假必然影响角色塑造,没文化总归会写错字说错话。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设要破灭,拦不住的。
早知如此,当初吹的时候,怎么不悠着点呢?
少吹点乖乖仔,少秀点恩爱,少铺点敬业小戏疯子潜心钻研角色的通稿,少在机场看书摆拍,谁还会对你们有这些不切实际的期待?
普普通通一个青少年,除了唱歌跳舞好一点,对自己的脸狠一点外,无甚出奇,非要吹成青少年楷模道德标兵专业top德艺双馨对粉丝春风般温暖对异性绅士礼貌但半点不动心……
你敢吹,就有人敢信,有人敢信,就是破灭的肇始。
更危险的人设,叫演技派。
周一围,拿了个演员竞演真人秀的冠军,演技派的通稿铺天盖地,演技派的人设深入人心,然后《创业时代》一出,分分钟崩塌。
到了《长安十二时辰》,在“辜负老婆的渣男”人设影响下,大家眼里的他跟猥琐挂上了钩,至于是否角色需要,已不重要。
冤不冤?不冤,演得确实不好。但有那么不好吗?也没有,只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同样的情况还有任素汐。
甚至在《如懿传》里贡献出精湛演技的周迅,都被一棒子打成“伪演技派”、“特型演员”,三金影后都被这样质疑,因为没人能永远满足一波高过一波的期待。
相反的情况,则出现在《动物世界》的李易峰、《一出好戏》的张艺兴和《全职高手》的杨洋身上。对他们的演技,大众预期已低到尘埃里,所以任何明显的进步,都会得到赞许。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讲究“不把话说满”,讲究“有十分讲五分”,是因为深谙“求全责备”是人的天性。
现如今的明星营销,件件桩桩都在挑战这样的天性,只恨十分不能吹到一百分,极致是真的极致了,雷也是埋得遍地都是。
4 预期管理
预期管理从来不是新鲜课题,在职场我们要管理好老板的预期,做生意我们要管理好客户的预期。某栗从第一天上班起就牢牢立起滴酒不沾、喝一口就过敏的人设,果然绝了一切后患,这些职场技能,混过几年大家自然心里有数。
然而大陆娱乐圈的这几年里,观众的期待几乎已重要到可以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了吗?
一是观众情绪越来越强烈。
无论影视还是明星,喜欢就把ta捧上天,憎恶就把ta踩下地。更吊诡的是那些昨天还被捧上天的,今天就因为点小事被踩下地;反之昨天还臭大街的,今天却可能因小细节莫名挽回大众观感。
观众情绪的剧烈,放大了期待的效果。
二是社交平台加持下无孔不入的营销。
资讯不发达时,营销想要为观众建立期待,可能要跨越千山万水。
现如今铺天盖地的通稿、唯恐天下不乱的营销号、明星+粉丝的卖力吆喝,为每一个项目刷足了存在感,观众在走进影院或打开屏幕前,都被灌了一脑袋的标签和先入为主。
客观?平和?就事论事?不存在的。
既然如此,如何利用观众预期管理得到利益最大化,理应成为每个业内的必修课题,为什么我们还是看到大量货不对版、文不对题、驴唇不对马嘴的先期宣传,看到大把胡乱提升观众预期最终跌了大跟头的项目呢?
因为说到底,预期管理,是在做取舍。
正如某栗拒绝了喝酒也就自绝于酒桌社交一样,这种抉择不好做。
克制的宣传能合理管理观众预期,留出口碑上升的余地,却也客观上限制了第一批受众的规模,若口碑上升不能拉动票房/收视,容易得不偿失。
而那些不切实际的吹嘘,却容易骗来大批关注,待口碑砸死时,多半已赚够了本。
虽然《上海堡垒》证明后者成功的几率越来越低,但放心,这样的投机者永不绝迹。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道理谁都懂,贵圈从业者大多只是没文化,并不是没脑子。
但就是舍不得吧。舍不得那可以吸引最多观众的捷径,舍不得那可以带来最大光环的标签,舍不得通稿和营销号里那一片虚假的数据繁荣。
过于贪心的人啊,将永远走在悬崖的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