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决战和持久战

人类斗争的历史很悠久,但具体到军事斗争其实不外乎速决战和持久战。鉴于战争的巨大消耗和杀伤,应该说速决战对于战争双方都是相对有利的。但细考两次世界大战,战争都是由开始的速决战转入了持久战。德国作为两次试图用战争手段挑战世界霸主后发国家都是兴起于速决战而失败于持久战。客观的说,德国为了争霸在科技、教育、军事方面有很多原发性的创举,他们的意志如此猛烈以至于最后希望采用种族主义学说来改进全民在全面战争中的行为与思想。我常想,即便是战国时的秦国大约也不过如此吧。但即便如此,德国还是连着失败了两次;两次都败给持久战。这说明,即便是德国这样科技先进、军队强悍甚至加持了种族主义的国家都不足以在持久战中打败联盟系统。    

 至近代以来,亚洲人中日本人是作为强国最先兴起的。而在日本人中,对战争未来思考最前瞻的大约是石原莞尔。客观的说,虽然他对二战结果的预料与现实不符(至少从最终战争论中看是如此),但他对空军决胜论的肯定说明他的确是当时日本最出色的战略家。虽然他还没有预见到洲际弹道导弹的出现,但他已经提出将来可以环球飞行的飞机将会配备发射一次就能彻底战胜敌人的武器。最终战争“换句话说从现在(1940年)开始三十年内人类将进入最后的决战期,五十年内世界将会统一。”石原就这么自说自话着,日本人有时候的确老实的可爱,“到时候天皇成为世界的天皇、还是美国的总统管理整个世界,人类的命运将由这场战争决定”、“如上,我是这样计算的。”石原最后如是说。   

  为何石原的设想出现了偏差?我觉得他显然没有料到德国会立刻进攻苏联及随后的失败。结合他当初极力反对华北事变扩大化的立场看,石原是个不乏谨慎的人。他认为希特勒在夺取西欧后会巩固一段时间。但他显然做不了希特勒的主。更滑稽的是他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一年不到石原莞尔即被东条英机等人所排挤,被打发进预备役赋闲。石原本打算留给日本三十年休养生息的时间,然后轰轰烈烈光明正大的打一场二十年的尊攘战争(主体是速决战,平天下是持久战)。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硬是没给他这个机会。  

    但客观的说,石原书中的主体策略应该是有借鉴价值的。只是石原拘于篇幅和专业没有提出更为详细的落实方案和办法。此外石原毕竟是上个世纪的人,他对当今世界的最新玩法比如经济战、网络战、舆论战等等更新的手段不可能提及。一般的看,现代战争在大国和小国之间单论军事说是速决战,而大国和大国之间大规模热战已经很难想象,但基于总体战的过程亦可视为持久战的变形。从这个角度看,石原莞尔的确是亚洲人中最早编织相关理论的天才,他的理论对后发国家挑战先进霸权依然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