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运十飞机的争论,该划上句号了!

今天在网上看到《运十的悲剧》这篇文章,想了很多。这类文章近年来风行网络,说什么的都有,但主基调是为运十当年下马感到可惜,认为运十的下马对中国航空工业产生了无可挽回的影响。

今天正逢国庆放假,有点时间,就这个问题也很想和网友们交流一下意见,说得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及时指出。在我看来,站在今天的角度,当年放弃发展运十确实非常可惜,耽误了几十年的时间,直到本世纪初才重新着手搞大飞机,良好的机遇也错过了。因为在这几十年里,美国波音快速发展、欧洲空客横空出世,几乎将全球航空市场分割占领完毕。今天的欧洲空客已经完全能与美国波音飞机分庭抗礼,而几乎与欧洲空客同时出现的中国运十,却被无端的放弃了,今天能看到的仅仅是一架展示用的飞机,确实令人感到十分可惜。

当年运十首飞上天时,我还刚上初中,那天从学校阅报栏中看到《中国青年报》报道运十首飞成功的新闻,还配发了相当清晰的图片,当时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心想中国终于有大型喷气式客机了。

我从小在军队长大,受父亲熏陶,也算是个军迷。早年随父亲在军队时,最喜欢去的地方是部队的图书阅览室,当时父亲部队有个周六晚才开放的图书室,部队家属也可以去,在那里可以看到很多市面上见不到的书报刊物,包括军事刊物,如《解放军画报》《解放军报》等等,我几乎每个周六都去阅读,感到非常充实。有时部队放映军事训练教学片,只要不是保密的,部队也允许家属观看,我也时不常的去蹭一把。后来随父亲到地方后,在当地一处风景区首次见到了《航空知识》杂志,当时这本杂志价格是两毛钱,粗略一翻,内容都是我非常喜欢看的,我真是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东西。此后我便与《航空知识》以及后来得《舰船知识》《兵器知识》等结了缘分,几乎每期都看,父母每月给的几个零花钱全用在购买这些杂志上了。从这些刊物中,我知道了很多,马马虎虎算得上个“军事通”,直到现在,当年的好友聚到一起,酒酣耳热之际,天南海北的还要谈论一番军事发展。所以,运十出现后,我还是非常关注的。

通过新闻报道,得知运十首飞成功后,又相继进行了很多试飞,包括运送救灾物资到西藏,整体运用也算是成功的。后来看到一篇文章,也是在《航空知识》看到的,说是生产厂家组织了一批人,应该是厂内的员工和亲属,以乘坐运十飞机(当时国人坐过飞机的极少)为名,试验紧急情况下组织乘客快速离机的报道,内容非常有趣,但在这里限于篇幅,不多谈了。此后,关于运十的报道越来越少,人们对运十的关注也似乎越来越低,直到多年以后,才传出了运十下马的确切报道。

在当时情况下,普通人是无法了解到运十下马的内幕,况且当时国家也在进行国有企业(当年叫“国营企业”)改革,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影响下,下马的大项目很多,包括后来陆续披露的直7等军事项目。至于运十,在当时的情况下,似乎也很正常,当时也没感到有多么惋惜,下马就下马吧,也许它不合适中国当时的国情。

再谈到运十时,已经是上世纪末期本世纪初,随着国家发展,发展大飞机的呼声再度兴起,而期间中国与西德(德国)、美国的大飞机合作也相继失败,自行研发也是困难重重,当年运十的命运再次引起国人的关注。此后,国家陆续上马了一系列大飞机项目,包括中小型科技、大型运输机、大型客机和大型水上飞机等,现在这些项目大都已结出硕果,很多项目在前两天的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都有所展示,这都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今天谈到运十,我倒有几点看法,在这里和广大网友讨论一下:

第一,运十是中国设计的第一种大型客机,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运十是真正的我国自行研制的喷气式客机,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而不是什么仿制品,用不着为运十飞机找爹寻爷。在网上,针对运十的出现,确实有很多说法,包括利用巴基斯坦一架在新疆出事的飞机残骸仿制波音707、利用中美关系解冻后购入的波音707仿制等,这些可能也有依据,但充其量将其作为参照机型。外观类似波音707的机型有很多,包括美国的DC8、苏联的伊尔86等,说运十是波音707的仿制品是不正确的。运十试飞后不久,波音公司曾对运十飞机进行过考察,否认了运十是波音707的说法。至于运十的消失,也有很多说法,其中有个说法是“运十是‘四人帮’的产品”,这一说法真是荒诞不经,当年“四人帮”处于中国核心地位,负责的工作多了去了,问说这句话的人:是不是凡是“四人帮”参与负责的工作都必须下马啊?这一说法肯定是不切实际的。运十的消失,很大程度只能说是受制于国家的财力,以及对航空产品研发经验的短缺。

第二,运十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运十成功确实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里程碑成就,但在当时恐怕还没有达到能投入商业运行的地步。近年来我对民航发展比较关注,对民用飞机技术上的复杂性有所了解,尽管仅仅是皮毛,但也感到发展民机需要攻克的难关很多。记得前些年从《舰船知识》上看到一篇回忆文章,是回忆中苏友好时期中国引进21型导弹艇的,文章有句话记得很清,那就是在该艇国产化过程中“导弹艇使用的每一种材料、成品都建立了相应的生产线”。运十飞机肯定比21型导弹艇涉及到的材料、成品要多得多,要全部国产化必定需要巨额的投资。从后来各种渠道披露的情况看,有说法称“只需要人民币5000万元”,运十就能完成,并且在短时间内制造出16架供应中国民航,我对这一说法很难相信的。至于5000万是多是少,说实话,5000万元在今天不算什么,但在当年却是一笔巨资,当时国家经济非常困难,成千上万的待业青年回城、大批国企发不下工资、数不清三线建设遗留问题、市面上飞涨的物价等,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如牛毛,用钱的地方非常多,国家拿不出5000万元也很正常,“家有三件事儿肯定只能先办最当紧的”,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看待过去。况且运十配套的涡扇8发动机、电子设备都尚未成熟,要想批量生产不仅要巨额研发费用,还要建立相应的生产线、熟练的员工队伍、众多相关产品配套厂家等等,区区5000万元肯定是不行的,充其量是只能使试飞工作保持下去。

第三,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今天我们国家发展已经进入正常轨道,还是应该从运十中充分吸取教训,关注中国民机的今后发展。运十的教训确实非常惨重,飞机下马了,队伍解散了,上海飞机制造厂为运十准备的材料,也被作为用来训练员工打铆钉,为中美合作生产麦道飞机做准备,整个运十大型客机研制就此划上了句号,这是我们需要吸取的主要教训,这也说明当年我们对发展航空工业的长期性、复杂性缺乏必要的认识。飞机下马了,但队伍应该保留,至少部分队伍应该保留,继续从事航空产品的开发工作,为大飞机的再度上马做准备;整机虽然下马了,但配套设备如发动机、电子设备的研制应该继续,这些产品都是需要长期投资的,但这些我们没做到或做的不多。从现在披露公开的情况看,我们发展歼10战机用了18年时间,发展歼十战机配套的涡扇10发动机,直到歼10飞机服役还没搞完,当年运十飞机下马后的收尾工作确实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目前,运十的很多情况已经有结论了,各方争论也持续了很多年,确实是到了该划句号的时候了。

转眼工作已经30多年了,当年的运十梦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这三十年来,因为工作原因,出差乘坐过美国波音客机、欧洲空客客机、俄罗斯客机等等,唯独没有乘坐过国产飞机。在乘坐过的非集中,最多的还是波音737,这种飞机在中国已经形成庞大的机群,就个人感受而言,这种飞机确实不错,机身宽敞、坐椅舒适,欧洲空客的飞机水平也与波音差不多。麦道飞机也坐过,记得有一次从海南美兰机场到深圳机场,乘坐的就是麦道飞机,这种飞机离地面很低,是从机尾上飞机的,机身比较狭窄,显得比较拥挤,没有波音飞机舒适。据说这种飞机机轮设计对地面的压强比较大,在上海生产时专门进行了改进。乘飞机多了,见到的各种机型也越来越多,2000年左右,曾到南方出差,飞机在深圳偶停,滑行中意外见到了波音747,这种巨额客机突如其来的闯入了我的眼帘,其巨大的身躯令我震撼,当时身边有人说这是一架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不过目前国内也从美国购入不少。后来在首都机场,见到的波音747更是“多如牛毛”。我出差都是在国内,到周边国家旅游也仅仅是乘坐中小型飞机,没有机会乘坐波音747,当时我对能够乘坐波音747的人是充满了羡慕啊!还有一次令我感到震撼的是见到了俄罗斯伊尔86客机,喜欢航空的我对这种客机并不陌生,在书上、网上已经见过不知多少回了,知道当时中国新疆航空公司从俄罗斯租借了不少,但真正见到实物还是感到震撼,这种飞机也是宽体客机,其巨大的身躯特别引人注目,可惜在苏联解体后,昔日规模可与欧美相提并论的俄罗斯飞机工业在“民主化”浪潮的冲击下,辉煌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一反一正两个典型,说明了两个国家的兴衰历程,更说明了一个道理,也就是我给本文定的主题:少争论,多干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