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谷歌禁用,华为被动引爆中美科技战
国庆假期第三天,中国人民还沉浸在国庆阅兵带给我们的澎湃自豪感中,华为公司却在这天遭受到来自大洋彼岸国家的当头一棒。今天早上,华为用户通过'不正常'方式安装谷歌GMS框架及其服务的方法不再适用于华为mate30系列全部手机,用户会发现在进行框架激活以及关联谷歌帐号时会发生闪退,而在打开谷歌应用商店时会出现无限加载的情形。可以说谷歌使出了终极大招,这瞬间浇灭了海外华为用户继续坚守华为阵营的巨大热情,摆在眼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是放弃华为系统,转而安装源生安卓系统,不谈可行性,无论用户成功与否,这已经违反了华为用户协议,也就不再适用于保修条例,第二种可想而知,也就是放弃华为手机,转而购买毫无此类忧虑的苹果及三星系列产品。
首先,我想来谈谈除中国用户外近乎全球智能机用户生活中都无法脱离的社交软件,也就是Facebook及旗下的whatsapp和Twitter这两大巨头,facebook和whatsapp在中国就之于QQ和短信的概念,推特就是众所周知的微博,(全球化时代大背景下,中国人一定了解外国人是如何被美国软件绑架,想跳出却早已不可能)如果华为想继续寻求这两家公司的产品支持,首先要寄望于美国政府不会继续扩大制裁到不允许在任何没有谷歌框架下的安卓平台使用这两家公司的软件。如果华为采用自研的鸿蒙系统的话,首先要提醒各位这两家公司是实打实的美国公司,即使没有政策约束,他们也不会有理由以及意愿在一家'连软件都没有获准进入的国家的一家公司'的自研系统上提供产品支持的义务。
其二,华为如果选择在后续机型上搭载鸿蒙系统,那么面临的挑战可就不仅仅是社交软件了,华为还将面临到来自微软,Adobe,甲骨文公司等和谷歌有着紧密联系的这类办公软件,固件更新甚至是程序格式,基本语言无法在华为产品上识别的巨大威胁,
其三,谷歌本家的软件全家桶,包括了Gmail,谷歌地图,chrome,以及最重要的Google play,这也是我对华为最担心的一点,如何做出一个比肩谷歌应用市场认可度和规模的生态来,首先就需要所有程序员了解并认可你的平台,并且认为用你的生态之后,你能给出等价利益交换的条件下,种种前提,难以做到。这不是用钱能买得来的东西,单靠时间的沉淀来积累更不是个好选择。
这个事件突如其来却在意料之中,我作为一个华为狂热支持者,不得不说,在我点下mate30系列预购按钮之前,我犹豫了。更不用提那些无辜的海外用户,他们没有作为中国人的支持国货的义务,单纯只是喜爱华为公司却同时被谷歌及其生态所绑架生活的正常人。有人说,华为和中兴底子不一样,可仿佛在面临美国科技霸权的绝对压力下,他们的区别却只是谁支持的更久一些。
后续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华为认输,接受和中兴一样的命运。
中国允许谷歌及fb,推特等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来向美国交换,以挽救华为脆弱的手机业务,也就是国家层面的认输。
华为推出一种不实装谷歌框架却还能运行谷歌应用的虚拟平台。
华为联合国内科技巨头,通过国家层面向美国及海外用户施压,也就是明面上对美宣告科技战争打响。
从此接受'华为的手机只能存活在中国国内'的现实。
不计后果的降价。
或者是充分发挥华为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为华为手机带来革命性的优势,甚至是超脱出手机作为现代信息交流唯一平台的桎梏,也未尝没有可能。
总而言之,华为一家公司正面挑战美国是不明智的,但我希望即使经过这次禁令,中国消费者仍然不要区别对待华为手机,能支持就支持,过渡期,转型期,空窗期这都是可以预见的。
不得不说中国在科技这块的筹码和美国相比确实相形见绌。华为推出鸿蒙系统之后的下一步是什么?安全之余,外国政府如何验证华为技术的可靠性?华为如何满足从最高机关到平民消费者的需求?
甚至有人说在量子计算机时代到来之前中国都没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华为以及中国各行各业没有推翻科技界现有秩序的决心的话,无论有无这个禁令,不单单是华为公司,整个中国巨大经济规模建立在科技快速发展大背景下的增长基础都是非常不牢固的,另起炉灶不代表立刻推翻一切,不抛弃传统思维却不记后果的想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研发,不仅晚,而且傻,考虑如何把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作为跳板去引领人类下一次科技革命才是中国以及中国企业该做的事。如果中国还想'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无人胆敢做出变革的,那么接下来20年,50年,100年,全世界依然被美国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所垄断,对科技发展,对全人类未来都是不小的灾难。
以上就是我对于谷歌选择彻底和华为决裂一事上的态度和头脑发热之想,逻辑不通或是眼界短浅,知识匮乏之处还请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