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撞了木星的幕后黑手竟然是它!
原创:牧夫天文
原作:Mike Wall
翻译:李桦
校对:姚顺仪
编排:黄卓尔
后台:库特莉亚芙卡 李子琦
原文链接:https://www.space.com/august-jupiter-impact-stony-iron-asteroid.html
这张木星的照片拍摄于撞击刚发生的时候,在撞击位置出现的闪光被伊森·查佩尔(Ethan Chappel)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Image credit: E. Chappel)
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上个月撞击木星的天体的神秘面纱。
还记得八月七号撞上行星之王的那颗不明天体吗?当时,撞击产生的闪光被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业余天文学家伊森·查佩尔抓拍了下来。而最近,在撞击发生的六个星期后,天文学家们终于拼凑出了这起太空撞车事件肇事者的大致面貌。
据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的拉马纳库马尔·桑卡尔(Ramanakumar Sankar )和萨巴·帕勒泰(Csaba Palotai)分析,这颗天体的宽度可能在12到16米之间,质量在450吨上下。
这张图像由DeTeCt软件生成。这款软件可以识别并且标记撞击闪光的位置。它通过分析查佩尔拍摄的几段视频,纠正了每一帧里由于大气波动造成的位置畸变,从而得到一个更准确的闪光位置。
(Image credit: E. Chappel/R. Hueso/M. Delcroix/DeTeCt)
同时天体的密度很接近石铁陨石,这意味着它是一颗小行星而不是彗星。而有史以来最出名的木星撞击事件由1994年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引发。
肇事小行星在木星云层之上80千米处解体,释放出相当于240000吨TNT爆炸可产生的能量。这大概是2013年2月发生在俄罗斯上空的爆炸所产生的能量的一半。当时,一颗20米宽的流星在车里雅宾斯克上方爆炸,致使1200人受伤。伤者大部分是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所震碎的玻璃划伤的。
来自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的研究员里卡多·休索(Ricardo
Hueso
)通过分析撞击参数也得出了关于该天体尺寸和重量的相似结论。他表示,这起发生在八月的撞击的闪光亮度可能可在自2010年以来观测到的六起撞击事件中排名第二。休索还指出,绝大多数木星撞击事件并没有被观测到。他估计,每一年都有20到60个类似的天体撞上木星。由于木星有着巨大的体积和引力场,类似天体撞击木星的概率是地球的10,000倍。
更进一步的分析是通过一款叫做DeTeCt的开源软件进行的。DeTeCt由休索和法国业余天文学家马克·德尔克鲁瓦(Marc Delcroix)共同开发,专门用于研究发生在木星上的撞击事件。
这一最新结果于上周一在日内瓦召开的欧洲行星科学大会和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部的联合会议上公布。
『天文时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Photo by Jake weirick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