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大兴机场!再见,百年南苑机场!
作者:童夏Summer 来源:财经早餐(Femorning)
沿着天安门中轴线往南46公里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终于在9月25日正式投运。
2014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建设新机场项目,3个月后基本定型设计方案,8个月初步方案完成,从2015年9月正式动工到2019年9月25日,仅仅用了4年,耗资800亿,大兴国际机场就已尘埃落定。
大兴机场五年建成曾经被国际航空专家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2016年被英国《卫报》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
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TED演讲中称,美国从讨论到修复剑桥的桥先后用了近20年才竣工,中国修复行车道是安德森桥两倍的三元桥仅仅用了43小时,来感叹中国基建的速度。
而这次,大兴机场再次证明了什么是中国速度!
大兴机场到底厉害在哪?
首先就是大!
建筑面积大约140万平方米的大兴机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航站楼,主航站楼相当于2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体量相当于首都机场1号、2号、3号航站楼的总和。
是不是这样描述还是比较模糊?换种方式来说,小的航站楼只有1个星巴克,一般机场有2-3个星巴克,旅客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二的首都机场也只有4个星巴克,而据网友曝光,大兴机场已经确定商铺地址的星巴克就有7个。
为什么要这么大?
位于顺义的首都机场,始建于1958年,几十年来扩建了多次,不到50秒就有一架航班起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2017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约9580万人次,2018年更是达到了1.098亿人次,起降架次达到61.4万架次,平均每天起降架次达到1682架,其旅客吞吐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亚特兰大机场。但其设计容量却仅有7600万人次,运营处于严重饱和状态。上海虹桥和浦东国际机场合起来的吞吐量只有1.17亿人。
即使如此,每天大约还有300个飞行架次无法安排,每年近1000万人次的潜在需求被“拒之门外”。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曾在研报中表示,中国还有10亿人口没有做过飞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兴机场应运而生。
目前,南航、东航、首都航空等7家国内航司,以及英国航空、波兰航空、芬兰航空、马来西亚航空等8家国外航司,确定于2019年冬春航季(10月27日)后入驻大兴机场,其中南航、东航、国航还将开启“两场同时运营”状态。此外,共有66家航空公司意向入驻大兴机场,各航空公司航班时刻正在陆续获批。
2019年冬春航季开始后,大兴机场预计开通116条航线,其中国内航线101条、国际航线15条;覆盖全球112个航点,包括国内航点97个、国际航点15个。
到2025年,新机场预计将运送7200万人次,到2040年将多达一亿人次。
为了应对如此大的旅客压力,大兴机场的设计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高科技属性的设计
经过大浪淘沙,当时参加机场设计的竞标者只有来自中、美、英、法等国的7家设计机构。这7家设计机构都是全球重量级设计团队,有很多能拿得出手的大作。为达到最优结果,设计方案由“百家争鸣”变成了“博采众长”。经过反复雕琢,最终“凤凰展翅”的建筑方案亮相!
整个设计除了满满的科技感,最重要的是讲究“快”!
相比于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一”字型设计,大兴机场“五指廊”设计缩短了乘客步行时间。从出发层到最远的登机口只有600m,仅需步行8分钟,进一步加快人员流动速度,来保证更多的旅客吞吐量。
另外,为了承载更多的旅客数量,大兴机场采用双层高架桥设计的机场,这也是全球首次采用双层出发设计。双层桥分别对应航站楼的第三层和第四层,国际出发走上层,也就是第四层,国内出发上下两层均可。
在出发的值机环节,大兴机场实现了全流程自助无纸化。大兴机场协同航空公司配备了400余台自助值机和自助托运设备,只要下载所乘航空公司的APP,可以实时查询行李的状况。
在入境环节,海关设置了30多台国内一流的智能检疫查验设备,只需几秒钟,不用接触就可以实现采集旅客多项信息,该通道的总长度是3.5米,旅客通关时间大概是3-4秒。
海关和安检部门是共享查验,旅客只需要将行李交给安检,就可以完成海关和安检的检查过程了,由此旅客的等候时间缩短了50%。
更神奇的是,从购票到登机,可以一张脸走遍机场。据央视财经报道,在大兴机场,乘坐东航航班的旅客无需再像以往那样出示身份证、二维码。旅客只需要通过人脸识别,就可以完成从购票、值机、托运、安检、登机等各个出行流程。
另外,为了节能环保,航站楼内色调主要以白色为主,为了让阳光洒满整个机场,航站楼一共使用了12800块玻璃,白天室内几乎不需要照明灯光。屋顶使用了8000块玻璃,形成一个巨大的六边形天窗便于吸收光源,且每个玻璃的形状都不一样。
机场室内最富创意的就是造型独特的C形柱,整个屋顶仅用8根C形柱来支撑。C形柱上端开阔,直径23米,随着高度下降而不断收缩,底部的直径只有3米,将很多跃动的线条一路引导到地面,连通了跨度近50米的屋顶和地面。
为此,中国台湾也对这一建筑赞叹不已。
“新世界七大奇迹!全世界超强硬件!4年就盖好超神速!可以承受17级风,灯光自动调节,机器人帮你停车,下雪天能自动融雪,人脸识别,行李机器人帮你拿……”
平时赶飞机,最保险也要提前两个小时到达机场,路上还要规划一个小时。但是大兴机场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除了上述“快捷”以外,去大兴机场的路程也更加方便。
如果开车,有今年7月1日刚通车的大兴机场高速公路和大兴机场北线高速公路(中段);乘地铁从草桥站到大兴机场站最快仅需19分钟;同时,还规划有一条城际铁路联络线连接大兴机场与首都机场等等。
大兴机场的建成,标志着中国交运跨越更大一步。而位于北京南中轴线和南四环路间的一个夹角的南苑机场,因为航线与大兴机场航线重合,宣布于9月29日停运,结束它109年的使命,南苑机场的所有航线将规划于大兴机场的航线中。
再见!南苑机场
因为简陋狭小,航班较少,可能很少有人听说过南苑机场,但这不能淹没南苑机场在中国航空史上的贡献。
南苑原先叫“南海子”,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苑囿,苑内有永定河故道穿过,形成大片湖泊沼泽,草木繁茂,禽兽、麋鹿聚集,成为皇家的狩猎场。
1910年,南苑机场正式成立,是中国的第一座机场,也是第一座军用机场。当时,世界最早的军用机场修筑于1909年的美国,日本的首座机场于1911年建成,可见,南苑机场的历史多么悠久。
1920年南苑机场改为军民两用的航空机场,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民用航空机场。
1949年10 月 1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上,受阅飞机从南苑机场起飞,飞往正北方向13公里远的天安门,以编队形式完成了新中国空军的首次受阅。当时,参阅飞机只有17架飞机,周总理说,没那么多飞机就飞两遍。其中,南苑机场功不可没。
而现在,参阅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
9 月 29 日,随着南苑机场最后一架飞机的航班降落,标志着古老的中国皇家狩猎场与最新科技对伟大使命的最终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