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导致的大灭绝,是如何影响美洲大陆的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解释了人为导致的北美大型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大规模灭绝对整个大陆带来的影响。
人类学助理教授Amelia Villaseñor。
一项大型多机构合作的研究,解释了人为导致的北美大型食肉和食草动物大灭绝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美洲大陆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这项研究还表明,在过去几千年里,是人类塑造了物种共存的基本过程。
体型较小的现生动物(如鹿)改变了人类与动物间的生态互作,导致大陆的生态剧变。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这项研究的主要合作者包括来自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Anikó Tóth、美国史密尼森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助理教授Amelia Villaseñor及其同事Tóth,以及其他几名史密尼森陆地生态系统进化项目的研究人员。
论文作者们关注的是大型哺乳动物在更新世(约250万年前至11700年前)和全新世(当下的地质时期)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在同一群落或不同群落中发现成对物种的频率。
为了排除因物种多样性减少或因物种灭绝导致的群落变化,他们只分析了存活下来的物种。在大灭绝之前,共存现象更为普遍;大灭绝之后,隔离更加普遍。
Villaseñor在研究中则关注于人类化石残骸,以此来了解人类祖先在过去350万年里是如何与哺乳动物群落互作的。
Villaseñor说:“我们的研究并没有把人类与‘自然’环境分开来考虑,而是阐明了几千年来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重大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展示了在北美地区,人类导致的物种灭绝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在晚更新世末期,也就是大约11000年前,人类促成了北美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包括猛犸象和剑齿虎。在当今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推动下,近期的研究着眼于理解这一事件的生态和进化遗产。
整个大陆都发生了生态变化——猛犸象草原消失了,植被和火情动态发生了变化,大型食肉动物也消失了。
该项研究对保护现存的大型动物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动物正受到另一场由人类主导的大规模灭绝的威胁。
◎编译 |灯丝
◎审稿 |三水
◎责编 |唐林芳
◎期刊来源 | 《科学》
◎期刊编号:0036-8075
◎原文链接: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9/uoa-act092019.php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