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一团乱麻
外出归来的老同志第一时间给大家聊英国乱局,顺带借英国的乱局谈谈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以便大家迎接15号前后的变化。
总的来说英国首相遭遇的尴尬要一分为二的看,一方面能看出来英国还是贵族的英国,英国的富裕阶层与相当部分的中产阶级都走上了街头进行游行抗议。民众走上街头的区域基本就是各地的经济中心,口里说的是有协议脱欧,心里想的是吃后悔药。从代议制民主的游戏规则来看是打了西方民主一耳光,全民公投都通过的事能拖这么久还不知道路在何方。
但是从民主的本质来看,其实民主的内核就是“都要听大爷我的”,就是比谁能当王八蛋,比谁更不要脸。从这个维度,显然英国留欧派深得民主精髓,和希腊人民可以交流经验。回过头看东方,主流民意也是有人闹,我不反对,但是不能影响我的工作生活,闹崩了我没有参与与我无关,要是闹来了糖吃我也得有一份。
鲍里斯遭遇的内外交困显然是他没有算到的,原本小算盘是前头有两任失败的首相自己弄好了就一战封神,弄不好只要别太差也能有个交代。基于这样的情况,卡梅隆任内极力鼓吹脱欧的鲍里斯居然在脱欧公投结果出来之后,在外交大臣任上辞职而不是顺势向上。等留欧派梅姨黯然收场后,他又跳出来摘桃子。显然,他是个机关算尽的小人,并没有考虑多少英国的利益,当然当今西方政坛普遍都是这种货色。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个人奋斗的好故事。随着这种拉锯的继续,英国将维持一段时间的慢性失血。但是从鲍里斯个人来说,他已经完成了个人实现,一个非贵族出生的学习尖子居然干到了首相,不管干得好不好作为个人来说确实是完成了阶级跃升。
针对“英国”的乱局我想说下自己的想法。(你们懂的)断然措施雷霆手段必然有副作用,这往往也是鸽派反对的原因。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在真空中解固定的数学题,本质上是一拨人对付另一拨人。想在“英国”实现以妥协换取缩小打击面老同志表示从战术的角度来看解决不了多少问题,显然让步后没有达到打五折的效果。显然昨晚角力双方也是在互相试探,在试探的情况下都还有70%足以证明绥靖的不是时候。
战役上如果最终逼得“英女王”和中央政府出手解决问题也不是一个最佳方案。首先如果在8.31到9.1之间解决我们有足够的主动性,到了9.2路透社就放消息了。压到15号也很麻烦,由于大家都知道时间窗口什么时候关闭,所以局面不是我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而是被逼解决。显然,从战术上解决“苏格兰”独立没有了战役突然性,战术上的空间也不大,我相信未来值得反思。
从战略上来说,这种逼得忍无可忍再踉踉跄跄解决问题也有严重的后遗症。站在C1A的立场来看,证明了他们这套办法很管用,所以以后会沿着欧亚大陆带如法炮制,毕竟家门口的事都能恶心到你何况隔了海峡呢?长远看现在的举棋不定会在未来付出相应的代价,现在的芝麻还不一定捡的到,未来的西瓜肯定没戏了。
战略上一定要让外国同行们意识到这套把戏可能在北非中东有用,但是绝不可能在“英国”得逞碰的头破血流才是高明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