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萧条最惨的一幕:一个母亲带着七个孩子啃树皮

500

时间:1936年3月

地点:加利福利亚

人物:佛洛伦斯·汤姆森

摄影师多萝西娅·兰格是一个有影响力的美国传记摄影师和摄影作家。19世纪30年代,兰格是联邦农业安全局的一名摄影师。

500

当局委命她去拍摄照片记录联邦政府改善农村社区工程项目的成果,并根据工作需要将她先后派遣到美国境内各地。然而除了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兰格同时也在着手开展个人计划:用影像记录大萧条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真实影响。

在一次自发去往营地过程中,兰格在那些失业工人群里发现了一位看起来饱经摧残的女性,立即感觉一定要为她拍照。“我看到并走近这位饥饿而绝望的母亲,就好像被一块磁铁吸引过去一样,”

在这位母亲的允许下,兰格为她拍了六张照片,其中一张便是成为永恒经典的《移民母亲》。

500

500

500

500

500

这位农场女工人身边依偎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腿上躺着一个熟睡中的婴儿。她的目光朝向远方,一只手轻轻托腮,显然正在沉思之中。愁云密布的神情,破烂不堪的衣衫,以及身旁邋遢的孩子,无不昭示着这个家庭和1930年代千千万万个其他普通家庭一样,正在经济萧条的苦海里挣扎,这张照片也成为了大萧条时代的标志。

在兰格的询问中,这位母亲讲诉了自己当时如何生存下来的:

我叫佛洛伦斯·汤姆森,今年32岁,我们一家都是靠吃周围野地冻坏的蔬菜和孩子们捕捉的野鸟充饥,就在不久前我还卖掉了捡来的汽车轮胎去换钱买食物。

我以前有个丈夫,但是在五年前就病死了,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带着7个孩子生活。我在医院和酒吧打工,我去做厨师,也去农田里干粗活,我几乎什么工作都做过,只为了养活我的孩子们。

500

后来,我们来到了这里,结果却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地里的豌豆都冻住了,所有人都没活可干。

因为豌豆作物被冻坏,在这里干活的农民们难以为继,有人卖掉帐篷来换钱买食物。营地2500名劳动者中绝大多数都在令人绝望的贫困里挣扎。

后来,兰格将这组照片交给了联邦政府,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遗憾的是,这组照片并没有给汤姆森带来任何好处,甚至连照片自己都没有收到。

其实在那个年代,汤姆森的遭遇不过是大时代中最为寻常的一次。1929~1933年的大萧条是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一场噩梦,它给美国人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暴跌40个百分点,许多美国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化为乌有,毫无办法。在之后的两个星期内,美国股市持续下跌,300亿美元人间蒸发,社会陷入一片恐慌。

500

▲ 因股票崩盘而自杀的美国股民

500

▲ 大萧条时期美国GDP明显下滑

突如其来的股市崩盘让美国人措手不及。由于分期付款和信贷消费使得许多美国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不得不抵押住房。另外银行挤兑成风,银行和企业纷纷破产,失业率陡然增高,失业人口长期维持在1300万左右。

胡佛总统上任时许诺给美国人的美好愿景顷刻间化为泡影。失去住所的人们不得不挤在临时搭建的窝棚中度日,甚至在大街和长凳上露宿。失业人口的增加又导致社会治安的不稳定,美国黑帮盛行一时。愤怒的美国人将临时搭建的窝棚称为“胡佛屋”,将乞讨的麻袋称为“胡佛袋”,将畜力车称为“胡佛车”。

由于布料的价格飞涨,正在成长的孩子都需要不断换衣服,家庭主妇们只能用花花绿绿的面粉袋子为孩子缝制衣服。在30年代中前期,穿着“面粉袋衣服”的学生比比皆是。在20年代后期,女孩们喜欢穿短裙和丝袜。到了30年代,则非常流行长裙,因为穿长裙不需要穿丝袜。经济的萧条导致人们必须珍惜自己的每一分钱,出租车行业的生意一落千丈,很多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还不到原来的一半。

500

在大萧条面前,很多父母都被硬生生逼成了多面手。为了节省开支,家人理发基本上都不去理发店,家庭主妇能够为全家人理发。

很多父亲曾经是公司的高管,为了养活家人,不得不脱下西服,加入建筑大军行列。一些懂事的孩子在放学以后,经常在垃圾场寻找玻璃瓶和各种废纸,用这样的方式减轻父母的负担。

500

▲ “我了解三种行业 会说三种语言 已经打拼的三年

有了三个孩子 而且已经失业了三个月 但是我只要一份工作”

对于那些特别贫困的家庭里,为了节省有限的粮食,甚至出现了全家轮流吃饭的惨状。怀孕本来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意味着家庭成员的增加。可是在大萧条时期,父母根本没有能力养活呱呱落地的孩子。因此,避孕药和打胎药的销量一直非常好。名牌服饰是绝对买不起了,很多山寨产品开始出现,满足了一部分人的虚荣心。由于经济萧条,很多人的精神崩溃,部分人患上了各种精神疾病,还有一些人选择了自杀。

另外,大萧条的影响不仅局限在城市,由于没有可替代的工种,第一产业中的经济作物、采矿、伐木等部门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当时农业遭受的打击最为沉重,农产品价格下降约60%。约有101.93万农民破产,沦为佃农、分成制农民和雇农,甚至沦为居无定所的拾荒者。

500

▲ 密西西比州路上被驱逐的佃农

1929-1932年间,美国农业收入降低了60%,三分之一的美国农民失去了土地。另外,南部和西部的大平原农业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之一。

从1930年开始,从得克萨斯向北到南、北达科他的大片地区成为了“干旱尘暴区”,降雨量持续下降,伴随气温上升。旱灾持续了十年,把原本富饶的农场变成了沙漠。

虽然面临着这些灾难,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经济仍然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过低导致种植者们得不到一点利益。结果,许多农民像许多城市失业者一样离开了家园,去寻找工作。

500

▲ 在阿肯色州公路上的十口之家

全国上下,营养不良和无家可归现象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医院里因为饥饿而死的人更是不断增加。许多人在城市边缘用锡铁罐、废木片、破木箱和残砖破瓦搭成窝棚,以此为家。

许多无家可归的美国人到处流浪,睡在铁路货车、城市公园、地铁车站和新建的地下水道里。

经济的萧条还导致了黑恶势力的滋生,在30年代前期,美国各个州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犯罪团伙。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美国不得不加重了对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罗斯福就任总统以后,开始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对金融行业进行整顿,提高银行的信用。为了降低失业率,利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修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当然,新政不可能立刻挽救经济。截止3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仍没有恢复1929年之前的水平。

500

终于,到了40年代前期,美国迎来了二战爆发,各种军事订单接踵而来。美国参战以后,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美国失业率也下降到10%以下,美国庞大的战争开支增加了一倍的经济增长率。不过,截至目前,美国民众提起当年的大萧条时代都心有余悸。

言而总之,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是普通百姓安居乐业的最根本基础。

资料来源

素材来源:中国摄影在线、北京大学出版社、石头说历史

原文链接:

· http://www.cphoto.net/article-179923-1.html

· http://news.hexun.com/2018-12-23/195639636.html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1703293577922792&wfr=spider&for=pc

· https://mp.weixin.qq.com/s/ZJVUaG2RybH7Tl_V-hN1uA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