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大胆谈性?你太小看它了
作者| 香蕉姐
来源| 影探
最近院线上映的一部电影,有一些大胆的噱头:
“中国大陆影史上第一次出现女性自慰的场景”,
“女性欲望第一次被这么真实、坦荡地呈现在大荧幕上”。
上映3天,豆瓣评分从7.0上升到7.4。
但像大多小众文艺片一样,排片、票房遇冷,上映五天,票房1200多万。
今天,香蕉姐想借着这部电影,讲一些令人振奋的事。
《送我上青云》
Send Me To The Clouds
2019.8.16 大陆上映
香蕉姐挑了一张含蓄蕴藉的预告海报。
海报上有“浮世众生相”。芸芸众生以各自的姿势活着,女主盛男(姚晨饰)步入云端,憧憬着什么。
1.
盛男,你能联想到“胜男”二字。
“胜男”、“亚男”、“若男”,都是中国女孩很常见的名字。
这个名字,是父母希望女儿像男孩一样优秀,或者比男孩更优秀。
潜藏了传统父辈们的某种集体心理:女孩本弱于男。
盛男,像很多原生家庭破碎,又在父母高期望下长大的孩子一样,坚硬、好强、孤独又不善妥协。
高知高学历,从事着理想化的工作——记者。
这是一个有精神洁癖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她身上几乎全中了老一辈儿“嫌弃”的点。
编剧为盛男设置了一个极端处境。
现实里,盛男得了卵巢癌,需要30万手术费。
但父亲破产,朋友没钱,以她现有的能力无法负担高昂的手术费。
生理上,卵巢癌手术后,将失去性快感,再也享受不了性的快乐。
在现实重重夹击下的盛男,无奈接受了一份有损她自尊的工作——给一位脑满肠肥的商人的父亲写传记……
电影《送我上青云》可以说是一部公路片。
即在一段旅程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及性格塑造。
以寻找隐居山林的传主为契机,盛男和母亲梁美枝(第一届百花奖影后吴玉芳饰),这两代女性踏上了寻求自我和解的旅程。
影片中有趣的是“身体”意象的参与。
梁美枝,五十岁,老公出轨年轻女人。
这个时候,她身体发生了一个变化——绝经。
绝经意味着什么?
雌激素分泌枯竭,生殖功能终止。它是女性魅力衰退的信号。
这对其他女人也许不算什么。
但对大半生都在美貌与金钱构筑的虚荣满足里洋洋自得的梁美枝来说,却焦虑异常。
女性身体经验的表达,是女性书写的重要手段。
两代女性,带着各自的身体隐疾,梁美枝要得到外界对自身魅力的肯定;
盛男则想在手术前体验性的快乐,达到身心和谐,找到自我与世界沟通的方式。
电影高明的一点是,没有对两代女性的行为方式做任何评判。
梁美枝或许活在别人的眼光下,却也是她大半生习惯的活法。
盛男做着理想主义的梦,在现实面前一次次失态。
她像现在大多数中青年人,被社会机器撞得头破血流,认清生活真相后,需要与父辈,与世界和解。
2.
《送我上青云》是滕丛丛(1985年生)的导演处女作。
最左边为腾丛丛
进电影院前我担心两点:
一是文艺片,我害怕会比较沉闷,担心自己在电影院坐立难安。
没想到,它可看性比较高。99分钟的片长,剧情轻盈乖张,时有新鲜感,不经意的高级幽默穿插其间。
二是怕姚晨说出“我想和你做爱”那样的台词,以及大胆袒露女性欲望时带来的尴尬。
看后还是超出预期。不尴尬、不突兀,在表达欲望的地方,剧情推进自然合理。
尽管电影现在有7.3的口碑,也不能忽视它的硬伤及争议。
这部电影的评价很奇怪。
一个人喜欢的地方,恰恰是另一人讨厌的地方。
有的人喜欢电影散而不乱的诗意,将生活本来面目呈现出来的异彩纷呈。
有的人认为电影风格杂糅不一,没有核心,没有力度,挥出去的拳头砸在棉花上。
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影片“冒犯男性观众”的争议。
影片中的几个男性集体中了“成功学”的蛊。
暴发户李总滑稽地露富;袁弘饰演的男文青满嘴宇宙仁爱,现实里为五斗米折断了腰身。
片中没有“理想化”的男性角色,除了李老,男性角色多虚伪、懦弱、自私。
这可能会让某些男性观众产生不适。
就像香蕉姐在看一些男性英雄的电影,女性多被塑造为欲望的符号,或者天真单纯的小白兔时那种不信任感。
不过香蕉姐会尊重导演的表达,也不会因此给低分。
世界本不能窥伺全貌,只能从一个侧面去观察,而任何侧面都伴随着偏颇之处。
本片导演的“侧面”是,这个世界给了男性太多世俗成功的压力。
片中男性在这种重压下前赴后继,显得滑稽,却也不失可爱与真情。
这部电影像当年的《无问西东》一样,都出自新人导演之手。
《无问西东》是导演李芳芳的第二部作品,不过依然可称为新人。
她们有不成熟和稚嫩的地方,但不可否认她们都用百分之百的赤诚去做电影这张考卷。
片中有趣的隐喻,台词的黑色幽默,还有荒诞、魔幻的表达,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雾气缭绕的环境。
城市有雾霾,山间有云雾。
云雾缭绕的环境如同梦境,容纳了超现实的表达。
李老的怪诞,带头盔的人说着胡话;
水上漂浮的棺材,象征死亡也代表归属。
影片出现的“生死之门”,形状酷似女性阴部,棺材穿过生死之门,重回母体。
“爱欲是人的生死之门,我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
与“女性生殖隐喻”相互映照的是,电影始终笼罩着母性关怀。
滑稽如李总,幼稚如梁美枝,他们都有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主人公盛男探索生死爱欲,末了,大笑三声,哈,哈,哈。
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有自己转不过的弯。
3.
在《送我上青云》里,你能感受到青年导演身上不安分的革新意识,以及大胆袒露自我的真挚与诚恳。
这是香蕉姐推荐这部电影的初衷。
电影需要传承,市场需要新鲜血液,我们的青年导演需要支持。
青年导演:和以代际划分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不同,年轻一代的导演们难以被命名与归类,于是模糊地统称为“青年导演”(新生代导演、新人导演、新锐导演)。 《我们应该怎样扶持青年导演》,AME影视计划
滕丛丛接受采访时说:
“我刚毕业那几年,市场上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往往有名无实,但这两年基本上,只要你能拿出一个好故事,就不愁找到好的投资。”
是的,市场有一批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上个月影探推送了一篇有关FIRST青年影展的文章:这个地方火了,中国电影就妥了
里面讲到,2013年,徐峥在FIRST创投会上,遇到了一部打动他的短片《Battle》。
三年后宁浩将短片导演推给徐峥,三人决定合拍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
这个短片导演叫文牧野,现在是炙手可热的新人导演。
今年3月上映的《过春天》出自青年女导演白雪之手。
片头放出“CFDG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即“青葱计划”的LOGO。
青葱计划志在挖掘、扶持优秀青年导演,受助者将获得知名导演扶持,并以监制的身份帮助其完成大电影。
《过春天》的监制正是田壮壮,早年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之一。(作品包括《盗马贼》《鼓书艺人》《小城之春》等)
导演之道,薪火相传。
青年导演也不负众望,正在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
文牧野《我不是药神》、郭帆《流浪地球》、饺子《哪吒之魔童降生》、饶晓志《无名之辈》、祁钰坤《爆裂无声》等。
还有势头强劲的女性导演。
除了《送我上青云》的滕从丛,还有李芳芳《无问西东》、苏伦《超时空同居》、白雪《过春天》等。
据猫眼研究院公布的《2018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新生代导演在2018年度票房TOP20影片中贡献了41%的票房。
这些青年导演往往更具创新能力,革新技术和形式,更不容易屈服于市场与权威,更倾向于内心的探索与自我表达,更能与年轻的电影受众产生共鸣。
即使有诸多不成熟,即使行业身在寒冬之下,我们的青年导演俨然似不灭的星星之火。
他们让我感觉到中国电影后继有人。
FIRST闭幕式上,胡歌对青年导演们说:
“中国电影有你们真好,你们就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希望我们未来的电影真的可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参考文章:
1.《我们应该怎样扶持青年导演》,AME影视计划
2.《专访/导演滕丛丛:〈送我上青云〉是一部勇敢的电影》,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