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退役”的A-10,不止是因为那杆炮

在美国空军冷战时期装备的各种战术飞机中间,有关A-10的故事可能是最纠结缠绵而且“不痛快”的了。波音公司最近就获得了美国空军一个价值2.4亿美元的合同,为现役的A-10“疣猪”攻击机生产27套机翼组件,如果波音公司能够拿下后续合同的话,这一机翼生产计划将价值9.99亿美元,包括112套机翼总成和15套机翼零件。

500

▲ 翻新A-10这件事情一直没有中断,这也许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考虑到美军现役只有109架A-10攻击机还需要更换机翼,这一数量已经足够这批老家伙完成翻新了。而经过这轮翻新的A-10攻击机的寿命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延长——美军计划至少打算将现有的这一批A-10和过去7年里完成机翼更换作业的173架A-10一起,坚持用到2030年代才正式退役。

500

▲ 不出意外的话,到施佬孩子上学的时候,这批翻新的A-10还没退役作为要被F-35战机“一揽子”替换掉的美国海空军一种战机之一,A-10的命运要比那些正儿八经的三代战斗机要诡异的多。无论是空军的F-16系列还是海军航空兵以及陆战队的F/A-18A/B/C/D等型号,美军在替换它们的时候都没有任何犹豫,甚至一度打算给现役841架F-16“续命”的加装AESA雷达的F-16V计划最后也沦为了专门外贸的型号。唯独A-10这么一款纯粹的近距支援战斗机历经多年,到现在还在接受各类延寿工作,反而看起来地位还比较稳固的样子。

500

▲ F-16V项目最后因为失去了美国空军的支持,成了纯粹的外贸型号这其中的理由之一,自然是美军的F-35系列战机的生产交付速度因为先期研制工作的拖沓在目前无法达到美军当初预期的水平,以至于目前服役的F-35A优先服役的单位仍然主要以争夺制空权为其主要作战目标。对地攻击任务,特别是近距支援这样的脏活累活一时半会儿还轮不到目前还算宝贵的五代机来干。

500

 ▲ 比起丢炸弹,假想敌五代机的压力迫使F-35也要优先准备空战

另一方面,则是随着精确制导对地攻击弹药的普及和广泛之后,美国空军在对地支援领域的一些思辨中,对于A-10这样的武器的存在价值和必要性的反复调整与改变。毕竟A-10攻击机是一种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的武器,服役至今也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无论是战争的形态,美军面对的假想敌还是对地支援作战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00

▲ 毕竟A-10作为一个第三次世界大战用飞机,如今都在干治安战了在冷战时期的欧洲战场,由于北约在装甲部队的规模甚至质量上长期处于劣势,近距离对地支援任务飞机因此显得尤为重要。但在A-10诞生的上世纪70年代初,能够让攻击机使用的精确制导反坦克武器类型数量极为有限:早期的空地导弹诸如“小斗犬”之类的精度很低,无法满足攻击坦克这样精确点目标的需要;当时大行其道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则需要发射后拖着长长的导线,并由瞄准人员始终对准坦克,对于高速飞行的固定翼飞机来说无法实现;无指导铁炸弹精度太差,激光制导炸弹需要专门的照射机,且对于活动的装甲目标也缺少准头……

500

▲ 冷战时期的A-10主要的投掷弹药就是MK82航空炸弹所以在70年代的A-10使用的反装甲武器中,“小牛”空地导弹可以算是A-10唯一的精确对地打击武器了。尽管用这样的空地弹来反坦克从价格上来说有点不划算,但除此之外,A-10如果需要对单辆坦克装甲车辆实施精确打击,就只能用威力巨大的GAU-8型30毫米加特林机炮和飞行员精湛的飞行操纵技巧了。也正是如此,能够满足穿甲需求的GAU-8成了整架A-10的核心,而为了满足飞行员在战场上临空使用该型火炮的需求,厚重的装甲、特殊的发动机布局都成了保护飞机安全归来的专门设计。

500

▲ 这样的设计保证了A-10的火力,也让A-10的性能严重受到了掣肘这样的设计表明了美军在设计该机时的几个对战场环境的基本想定:1.北约联军能够基本控制战场上空的制空权,保证这类笨拙的低速攻击机不会遇到除了地面防空火力以外其他的拦截力量;2.由于“小牛”导弹的数量有限,冒着敌方火力进行扫射和临空投弹会成为最主要的作战方式。

500

▲ 在北约眼里,苏东国家的前线航空兵是不算什么的即使到了现在,美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仍然可以在全球多数环境下维持A-10运用的这种比较安全的环境。但是在精确制导武器全面普及的今天,一款对地攻击机是否还需要如此强大的装甲和重型的加特林航炮却值得怀疑。也正是因此,不仅美军在冷战后就做出了用F-35(当年还叫JSF)替代A-10的决策,其他许多国家也逐渐淘汰了专门的近距支援强击机,转而使用多用途战斗机、战斗轰炸机来取代强击机,或者将强击机的职责交给武装直升机乃至无人攻击机。

500

▲ 反正保留只能对地攻击的A-10,在这个样样多用途的新时代是格格不入但在美军这边,这件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美军从冷战期间就在对地支援领域攻击机、战斗轰炸机、武装直升机一样不落,而其中的攻击机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被看做美国空军对美国陆军的一种承诺。作为一支独立军种,美国空军自建军之日起,就对空军执行独立战役和高技术范儿的先进战斗机以及高性能轰炸机感兴趣,对执行“扔泥巴”工作的战术攻击机乃至近距离支援任务一直兴致索然。美国上世纪60年代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飞机要么是F-4“鬼怪”这样的战斗机“兼职”,要么是F-105、F-111这样设计时用于执行核攻击任务的战机“改行”,除了A-10之外,当代美军的各种对地攻击任务也多由F-16或F-15E这样的多用途战斗机代劳。

500

 ▲ 在当代的环境下,少了A-10似乎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尽管如此,A-10的存在对于空军却不可或缺,因为正是A-10这样专业攻击机的存在,美国空军才能压制住陆军各种获得武装直升机以外其他对地攻击航空兵器的冲动。无论是冷战时期对固定翼攻击机的向往,还是当代对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追求(美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最后也归了美国空军),在A-10所代表的“美国空军愿为陆军装备专用攻击机”的承诺之下,相关的任务需求和经费分配都毫无疑问归到了空军的名下。

500

▲ 虽然G.91的故事远在A-10之前,但美国陆军对固定翼攻击机的渴望,时不时就会体现一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空军确实也想过研制更加廉价的战机来取代A-10,用来更加有效地利用这部分军费。但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所谓廉价的“轻型攻击机”计划,最终都无法像A-10一样完全让陆军放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升级延寿A-10,某种程度上就成了美国空军最简单甚至也“最省钱”的应对方法。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