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魔道祖师》作者墨香铜臭被拘?晋江文学的红与黑

作者|林 余
“晋江文学城”——这五个字从未像过去的一年那样,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这一切或许与一部名为《魔道祖师》的耽美小说有关。8月19日,#晋江否认提供证据致作者被抓#和#墨香铜臭#同时登上微博热搜,晋江文学城官方辟谣了关于网传的晋江为警方提供证据致使旗下作者墨香铜臭被抓。但令人玩味的是,晋江并没有直接辟谣关于墨香铜臭被抓的争议,而仅仅只是甩脱了自身责任。
自今年三月起,关于《魔道祖师》作者墨香铜臭被抓的声音就在知乎、晋江论坛等平台上不绝于耳,直到前日(8月19日),一份疑似与墨香铜臭作者同名的羁押名单在网络中流传开来,再度引发大规模讨论;
不少传言称,墨香铜臭由于创作的另一部作品《人渣反派自救系统》于2017年非法出版个志达到4000册,而在今年5月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负责个志出版的次元tomo。
根据中国扫黄打非官方公布的关于《网络文学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进展》通告,晋江写手袁某某伙同淘宝网店销售人员累计制售淫秽书刊2类4000余册,牟利50余万元。而晋江相关论坛的爆料显示,墨香铜臭的本名为袁依楣。
结合晋江文学城站长iceheart在5月23日发布的微博,和5月23日当天北京市“扫黄打非”部门发布的查处晋江文学城涉嫌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行为,关闭停更相关栏目、频道的通告,则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这场发生在互联网间的大戏让耽美文学在当下的处境显得格外诡谲:耽美原作者由于非法出版和传播淫秽色情疑似入狱,而依据耽美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目却名利双收——#陈情令庆功宴#紧随着墨香铜臭被捕传言登上了热搜,这部由企鹅影视、新湃传媒出品,改编自《魔道祖师》的网络热剧,在这个夏天捧红了肖战、王一博两位男主演,同样让腾讯相关广告及会员业务和音乐OST销售赚的盆满钵满。动画《魔道祖师》也以其精良的制作、古风的画面和侠义风骨的人设,为国产动画树立了2D领域中的标杆。
商业领域的热闹和围绕着耽美文化的监管困境,让晋江的处境越发像一座围城:同性题材、耽美作品的热度让不少嗅到商业的投机者一拥而上,试图从这座金山中分一杯羹;而晋江的创作者们却像是凌空行走在一根剧烈摇晃的钢丝上,为越发狭窄的创作空间和日益严峻地监管环境战战兢兢。
当人们回溯晋江过去十余年的发展史时,就会发现,这个一直默默低调发展,被传统所鄙夷、上不了台面的”耽美圣地“,背后所代表的是女性亚文化圈层崛起。而接下来,她的命运又该如何收场,前往何方?
晋江作者们的罪与罚
耽美圈层中一直流传着一个黑色笑话,大意大抵如此:如果严苛地按照中国现行的法律执行的话,那些我们所熟知的耽美作者,同人写手,甚至于晋江整个管理层都大抵将在监狱中相会,他们将在狱中相互致意:“你好,我是淫秽色情。”“你好,我是非法出版。”
这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段子,而是过去二十余年耽美文学在中国这片大地上野蛮而自由生长的缩影。
在早年,无论是耽美文学或是同人创作尚且处于一个小众群体时,耽美文学的创作尺度远远高于当下,如果按照目前已有的“天一案”中的判例作品《攻占》作为传播“淫秽色情”的参考标尺,中枪者可能不在少数。
而从商业逻辑端的另一侧,粉丝和创作者间“以金钱作为创作奖励“的“礼物交换”逻辑,能够贩售个志、同人本是对作者创作能力和号召力的奖励,甚至于晋江曾经为创作者们单独开创过个志定制服务的板块,在无法通过正当途径出版的前提下,不少知名作者早年间都有售卖个志的经历。
但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第三百六十四条传播淫秽物品罪和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成为了众多耽美作家的隐藏雷区——没有书号、出售个志是非法经营;而在个志中,作者往往会出于购买福利,放上一两个含有“开车”内容的番外,这就成为了贩售淫秽物品牟利的证据。
根据1998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法律》作为量刑标准,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淫秽书刊达2500至5000册以上或获利15万至25万以上,应当认定为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情节特别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类似的案例可以参照去年12月,耽美作者“天一”(刘圆圆)因犯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一审判处十年零六个月。
(“天一案”庭审直播,目前在中国庭审公开网上播放量已经超过200万)
再比如今年由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的一篇特稿《被卷入耽美举报案的武大教授》引发大量讨论的“深海先生案”:耽美作家“深海先生”伙同他人网络制售非法出版物,非法经营数额118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涉案的淘宝店主获刑三年六个月,印刷厂经营者获刑两年六个月。
充满矛盾意味的是,耽美类的影视作品却在市场中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商业价值。
2015年《上瘾》捧红了许魏洲和黄景瑜,2018年的《镇魂》让朱一龙和白宇成为了当年的顶级流量,2019年《陈情令》又让肖战和王一博成为了少女们的心头所爱。普通的影视作品需要通过主演的人气来带观众流量,而耽美作品则恰恰相反,这类影视剧往往可以反哺给演员以巨大人气,也让站在艺人背后的出品方趋之若鹜。
曾经属于小众领域中的耽美文化,经由影视作品的放大,影响力与日俱增。用一个更为直观的数据来证明:从2018年1月至6月底,仅半年的时间,晋江在版权衍生合作上已取得了版权签约金突破两亿的成绩,而在国内最大的网文巨头——阅文集团同期披露的半年报里,上半年度的版权运营业务收入也只有3.17亿元。
据 Vlinkage 2018年8月的一份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有43位耽美作者的93部耽美网文,以9种形式被开发,共售出141次不同类型的版权。
其中有8位耽美大神级作者备受市场欢迎,作品被购买版权次数均在5次以上,占据被改编作品总次数的65%,作品改编形式涵盖了广播剧、影视化、漫画、动漫、游戏等领域。
(图源:Vlinkage :9种IP开发形态,让耽美不再小众)
2019年的暑期档,造价远低于《长安十二时辰》的《陈情令》,最终占据了整个夏天的流量和关注,似乎之前影视圈所追求的制作精巧也好,服化道还原也罢,评分再高都好,最终都敌不过这一场《陈情令》“男男之间”的故事。
商业领域的追捧让小众市场中的耽美文化站在了追光灯下,但背后一连串经不起推敲灰色地带,让多方力量在其中撕扯——腐女圈层希望平权意识、资本圈希望大赚一票、艺人希望借耽美能圈粉走红;而反对者以耽美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为由,希望让耽美彻底消失在网络空间中。
更何况《魔道祖师》本身就站在纷争不断的风口浪尖。自完结的2016年开始,关于《魔道祖师》的营销炒作、抄袭融梗、KY拉踩、在晋江作者、粉丝之间的骂战与道歉从未停止。
- 下一页
关于前面几点的例子——剧集《媚者无疆》的原著还是标准的小黄书呢,若不经批准出版、销售,必然触犯法律,可《媚者无疆》改编合法之后上映的大热,就能为假设的原著的触法做辩护?
关于最后一点的例子——《陈情令》比《长安十二时辰》热?或许局限于女性观众而言是真的,可我这个超爱《魔道祖师》原著和动漫的人,也爱《长安十二时辰》,却根本看不进去《陈情令》。
(声明:我讨厌“同人”圈把男人或者女人之间所有的感情都“升华”看待成LGBT的做法,好像亲密的兄弟情、朋友情都是LGBT似的。亲密地同桌互动、拥抱招呼或者睡在一起过都被认为是LGBT的情节。哪个人没和同性朋友睡过?基本大部分人都有过吧?不说幼小的时候,中学、大学哪怕成年出社会之后也都有过。他们都是LGBT?那远比生活相交的“汉子三铁”——患难相助、同PIAO、两肋插刀——的兄弟友情岂不是生死之恋级别的LG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