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为何成为一场狂欢

作为一部上映前就广泛被认为肯定是烂片的电影,《上海堡垒》还是突破了我对它会“如何烂”的想象。

其实,关于《上海堡垒》电影化,笔者2010年就写过一个“剧本”当然还不完整,当时发在了作家江南吧,现在在那个吧的精品区还能看到标题。当然内容已经随着百度贴吧的灾难性数据删除消失了,连我自己也只记得一个大概。

毕竟原作小说我还是有点喜欢的——虽然它就是一个《超时空要塞》的戏仿,但里面还是有很多能让80后同龄人产生共鸣(可能一部分九零后也有)的内容,比如联机《帝国时代》培养的同学情,还有对战争中上海的一些描写,比如港汇广场改为司令部。

500

如果是我的话,江洋出场的第一个镜头是在90年代-21世纪初风格的大学电脑房里和同学们联机打“帝国”

500

80年代的病房,笔者印象中大概是这样吧

我“分镜剧本”中想象的第一个镜头,是以上世纪80年代年代感的一个上海地下的秘密基地里(用镜头穿过土层的手法来表现,开场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街景,然后镜头开始下移,穿过地层,最后进入一个淡油漆刷墙,摆着很多钢架床的地下设施。许多人躺在床上,每个人旁边坐个记录员纪录他们关于阿尔法文明超级科技的“呓语”),一个接受试验的(阿尔法文明信息接收者)志愿者突然睁眼大喊“他们要来了”,然后镜头推进到他的瞳孔,其中映出遥远银河背景中航行的德尔塔舰队。

在看到《流浪地球》开头地球的场景的时候,笔者流泪了,因为这是我当年想象中的画面啊!就这一个镜头,你就很明显感觉到,导演和我们是有着通感的科幻迷,电影迷!

500

看到大银幕上这个画面就已经泪流满面了

当然小说本身很不完善,泡防御系统抵抗外星人没法让影视化着力。

所以当时我就设想,泡防御系统会被外星人的炮火轰出暂时性的缺口,外星地面部队就会趁虚而入,来从地面破坏防护罩发生器——这基本上也是《星球大战》系列和《光环》系列地面战的常见套路。

然后呢,既然你都《上海堡垒》了,那上海起码也得变成“第三新上海市”这种级别的要塞都市,至少地面下面都得有装甲板,大楼全都要可升降,市内各地布满了防空导弹、高射炮,以及应急迎击外星人的地面部队。

500

在上海已经真的有“初号机”的年代里,你居然连个“第三新上海市”的感觉都拍不出来,就太对不起观众了吧!!!!

而相应的,根据江南原作,外星人得是《战锤40K》里泰伦虫族这种纯生物科技种族,各种奇怪恶心的虫子从天而降,和使用“近未来风格”武器装备的人类军队一顿混战。

然后本身上海城市级的防御罩覆盖范围起码也要把浦东机场包在里面,将浦东机场军事化的感觉本身就和《超时空要塞》里战舰里面有城市的感觉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我还认真YY过如何将浦东国际机场改成要塞机场来着……

然后战斗机得是双座垂直起降——当时我的设想是以F-35B+雅克-141的特征混合版,毕竟原作里的AV-8B太糟糕了……

……

算了,我不说啥了,我还记得当年这个帖子的第一个回复就是“楼主清醒些,你这是让好莱坞来拍《上海堡垒》,不是中国电影。我对中国电影界能拍好《上海堡垒》不抱希望,说不定动画片还有希望”……

我想说当年那位朋友你说的太对了。

事实上,列车长此前以为,以导演擅长家庭伦理片的套路,至少应该把爱情线给拍摄好,这样至少能让这部电影能有一点点可取之处。

然而……

事实证明,中国电影产业主流经得起任何最恶意的揣度。

关于各方面的吐槽已经够多了,我就来说说本片最缺乏诚意的部分——口口声声说驾驶无人机,可是影片中那个驾驶无人机的道具,除了有一个转转转的无人机图标,你能告诉我他们是怎么驾驶无人机的嘛?

更不用说最后那架“AV-28”载人战斗机——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设计成一个球型座舱,外面插一对翅膀嘛?

这个东西出来的时候,我就感觉下一个镜头应该是,鹿晗钻进座舱,从兜里掏出一个硬币,塞进投币口,然后这玩意一边晃一边发出“爸爸的爸爸是爷爷”的音效来,然后鹿晗邪魅一笑。

这就是“中国式伪大片”特色的审美标准——特别奇怪。

说起来昨晚在浦东吃了一顿饭,饭后散布的时候,抬头看到在夜空中,上海中心、金茂大厦这几幢大楼的璀璨灯光——突然觉得哪怕你就用这个角度来拍摄,肯定比《上海堡垒》里任何一个上海全景镜头都更有科幻感觉了好吧?但不行,“中国式伪大片”的特色就是要用最拙劣,最糟糕的角度去拍摄哪怕现实中已经很科幻的城市……

说起来,“中国式伪大片”已经这么多年了,时不时还能挤进“亿元俱乐部”——比如上一个引发全民吐槽的《富春山居图》。

再烂的烂片,只要宣发得力,找一票明星——最终都赚钱——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伪大片,大烂片不层出不穷才叫怪了。

笔者在年初吹爆《流浪地球》的时候曾经说过,中国电影界还差一个《埃及艳后》,现在《上海堡垒》就成功撞上了这个枪口。

观众终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了,可喜可贺,正是这种情绪,引爆了网络上的全民狂欢,黑伪大片的,黑小鲜肉的,黑国内影视产业现状的、黑原作者江南的……大家在《上海堡垒》这样一部毫无争议,毫无辩驳余地的烂片面前,都能够充分的各抒己见,把郁积多年的苦闷一股脑儿发泄在这部电影身上。

事实上,让我们回顾回顾中国电影这几年的作品,其实类似《上海堡垒》的烂片,实在是太多了。要说剧情唬烂,远的不说,成龙《机器之血》是不是也差不多?号称中国“蒸汽朋克”第一作的《太极》的宣发是不是也颇有《上海堡垒》的感觉?

在看《哪吒》前,笔者对这个电影有一些负面的看法,当然看过之后我才知道这些看法确实是主观臆想,《哪吒》不愧为一部好片,除了成本不足,不得不用了大量借用自游戏的建模,做的已经相当到位了。

但之所以对《哪吒》不抱希望——那还是因为类似的国产烂片实在是太多太多。

中国游戏界和电影界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恶俗”IP,个个烂片,烂游戏都号称自己要“重新诠释名作”,然而实际结果几乎无一例外……三国、封神、西游——这些东西是最典型的了。

就说三国吧,国内泥沙俱下无数三国游戏,大多粗制滥造一塌糊涂,即使是日本光荣的三国志系列也已经多年没有什么新意,一代一代又一代的炒冷饭,让人兴趣索然。

然而以中国游戏制作室为主制作的《全战三国》第一次通过DLC将三国故事延续到“八王之乱”,今后还可能再延续到“五胡乱华”——而笔者更希望最后能干脆直接续作搞到隋唐演义。这样的制作,已经形成了对各路脑残三国游戏,甚至光荣的“三国人物的日常”系列游戏的“降维打击”。

中国可供开发的IP太多太多了,我们可以讲得故事也太多太多了,为什么这些假装自己有文化,实际上高考成绩不过400分的“文艺界”和“游戏界”的眼光永远局限于最狭窄的“名作”上呢?

说到底还是没文化嘛。

500

……

《上海堡垒》给我们看到了一个希望—但愿今后这种“中国式伪大片”都回归他们该有的下场——赔钱,完蛋!

仅此一点,我要为《上海堡垒》热情的点个赞!!感谢你的作死!

站务

全部专栏